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艺术

作者:张发祥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探索与实验 时空界限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批评家。她摈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形式与结构,发掘和使用“意识流”创作技巧,先后写出了《雅各布的房间》《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 等意识流杰作。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探索和总结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二十世纪早期和中期现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贡献。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也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她受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理论的影响,致力于小说的改革与艺术的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
  
  一、 创作生涯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八八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和《康希尔杂志》的编者,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哲学家、传记作家和学者,交往的都是文学界、学术界名流。伍尔夫由于自幼体弱多病,未曾上过任何正规学校,但她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熟悉当时生活优裕又富有文化教养的名流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深深影响了她的精神世界,成为后来她所撰写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以及后期曾在伦敦的帝王学院学习历史和语言的缘故,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熟悉希腊文、拉丁文,而且广泛涉猎柏拉图、斯宾诺莎、休谟及莎士比亚的著作,她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她曾在十多岁时与兄妹们一起创办了名为《海德公园门新闻周刊》的家庭刊物,并发表大量的短文。这份长达四年多的家庭周刊为其习作练笔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是她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从青年时代起,她就开始参加主要由男性组织的文化聚会和社交活动。以后形成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在这个对英国现代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文化团体中,伍尔夫被称为“高雅之士的王后"。伍尔夫从一九零五年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评论文章,一九一二年与作家费边社员、社会政治评论家伦纳德•伍尔夫结婚,一九一五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远航》 ( The Voyage Out ),一九一七年夫妻同创霍加斯出版社。伍尔夫十三岁时,由于母亲病逝,深受刺激,引起她首次精神失常。一九四零年,她父亲因患癌症去世,再次使她的精神受到打击,一度产生自杀念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经常感到忧郁、紧张、情绪不安,甚至一度精神失常。一九四一年在完成《幕与幕之间》后,她已是心力交瘁,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了英国,她在伦敦的住宅与霍加斯出版社毁于一旦,精神上更是压抑,终于在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在离家不远的乌斯河投水自尽。
  伍尔夫一生创作颇丰,她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及文学评论。她著有长篇小说《远航》(The Voyage Out, 1915)、《夜与日》(Night and Day, 1919)、《雅各布的房间》(Jacob's Room, 1922)、《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1925)、《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奥尔兰多》(Orlando, 1928)、《海浪》(The Waves, 1931)、《岁月》(The Years, 1938)、《幕与幕之间》(Between the Acts, 1941)。她还写有短篇小说评论,著名的有《普通读者》、《普通读者续集》、《花岩与彩虹》以及表现女权思想的讲演集《一间自己的房间》( A Room of One's Own )等。她还写作传记、日记、书信、散文,涉及哲学、历史、经济、绘画、音乐等各种领域。
  
  二、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及其创作艺术
  
  伍尔夫是一位锲而不舍的小说实验家。她一生呕心沥血,从未放弃对文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在对现代小说的探索与实验过程中发展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意识流技巧。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七年是她创作的高峰期,《雅各布的房间》(Jacob's Room, 1922)、《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1925)、《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三部意识流杰作相继问世。《雅各布的房间》是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作品。主人公雅各布是战前英国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性情随和,喜欢沉思。他在剑桥大学完成学业后来到希腊,在寓所里对着旧房客留下的纸片杂物展开联想。小说展示雅各布从童年时代起的种种活动经历,他的成长过程,他与各类人物的交往以及各种深刻生动的印象。作者正是通过雅各布的精神活动,表现了对个性的本质、生活的本质,以及它们与时间与死亡的关系等主题的探讨。作为初次尝试,这部小说成功地捕捉到了表现在人物身上和周围环境中那种难以捉摸的生活精神。
  一九二五年,伍尔夫发表了她的意识流杰作《达罗卫夫人》。《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的成名作,也是本世纪英美意识流小说中的上乘之作。同《尤利西斯》一样,这部小说以一日内发生的事情为框架,详细描述了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太太和一位精神病患者在十几个小时中的感性生活。小说的女主人公克莱丽莎•达罗卫夫人是位多愁善感的中年妇女。男主人公赛普梯默斯•史密斯则是位精神错乱的退伍青年。小说主要环绕这两个人物以及与他们有关的人物在一九一九年一个夏日的心理活动展开。小说的主线以克莱丽莎去花店买花开始,她漫步伦敦街头,想到少女时代的乡村生活,自己与昔日的恋人彼得•沃尔代的相爱和最后的分手以及彼得对她的责备,对自己过去拒绝彼得,选择理查•达罗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当想到女儿的家庭教师与自己的对立情绪和女儿与自己的日益疏远,更加感到疑虑、恐惧和孤独。此时,彼得从印度归来,向克莱丽莎诉说自己的遭遇。他们的相互对白和内心独白形成了一条参差交错的线索。傍晚,在克莱丽莎举办的宴会上,她听说了青年史密斯自杀的消息,尽管她与史密斯素不相识,但他的死讯仍使她震动不已,独自陷入生与死的沉思。小说描写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之下人们共同的恐惧心理和对爱情、生命、死亡的探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破灭后无所适从的焦虑、死亡对人的控制以及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小说以客观时间为纽带,以主观时间为线索,串联人物事件构成立体框架,塑造了多层次、多侧面的人物形象。
  对时间与空间的巧妙处理是伍尔夫在《达罗卫夫人》中获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她起初将这部小说的书名定为《时光》,足以证明她对小说时间问题的关注。她比乔伊斯更强调时间的经验对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性。从结构上看,这部小说似乎仍具有传统的时间顺序,即以伦敦大本钟为标志的物理时间贯穿了整部作品。但是,伍尔夫成功地采用了意识流技巧,跨越了时空界限,用物理时间上的一天表现了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使达罗卫夫人和史密斯两人迥然不同的漫长生活经历涌进同一条意识长河之中。伍尔夫不仅巧妙地将钟表时间和心理时间交织一体,而且还使心理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不同的时刻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充分展示了意识流小说在结构布局上巨大的凝聚力和无限的扩展性,从而把人们对小说时间概念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达罗卫夫人》的问世在英国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确定了伍尔夫作为一名重要意识流小说家的文学地位。
  一九二七年,伍尔夫发表了她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在这部小说中,她不遗余力地描述人物离奇复杂纷乱多变的意识活动,从而使她成为本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和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到灯塔去》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窗户”是一个下午和晚上发生的生活琐事。哲学家拉姆齐先生和太太带着儿女和朋友一起在苏格兰西北部海边别墅度假,在他们的朋友中有一位敏感的画家布丽斯科小姐。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明天天好,我们就到灯塔去”,那是拉姆齐夫人依窗而坐时对儿子詹姆斯说的话,但终因天气不好而未能成行。第二部分“岁月的流逝”描写了十年的黑暗岁月,包括战争爆发、拉姆齐夫人突然去世、大儿子安德鲁被炸死、女儿普洛死于难产、朋友们各奔东西以及只剩下的一片悲凉与空虚。第三部分“灯塔”写一个上午所发生的事情。拉姆齐先生、小儿子詹姆斯与画家布丽斯科小姐等人又回到了别墅,父子二人终于在十年后划船到达了灯塔,精神上也达到了和谐统一。与此同时,布丽斯科小姐也终于完成了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一幅画。作品的主旨是在现代社会混乱无序的气氛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意识流技巧和多重象征手法,反复出现的灯塔是全篇象征的中心。灯塔的明暗变化暗示了人生悲与欢、生与死的交替。另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大海,它被作为一个永恒的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变幻。但小说因主观情绪色彩浓重,从而使主题显得神秘隐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