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人性的枷锁》中的体现
作者:段建军
摘 要: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利用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详细、深入地阐述了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杰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在成长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阐释了毛姆作品的含义,分析了人格结构理论在毛姆的杰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体现,是新批评理论在实践中所做的新的尝试。
引 言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著名的心理学家,但是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他沟通了文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在一九二三年出版的《自我和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三部分构成:伊德(id又译为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德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伊德和超我总是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
这种人格结构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作品中人物关系特别是人物自身心理活动的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本身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理想的工具,它有助于我们更加细致地把握人物心理活动中压抑与冲突的复杂关系。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杰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在成长过程当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内心充满了冲突。从人格结构的理论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内心与经历中的各种冲突实际上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撞击。主人公菲利普幼年失去双亲,脚有残疾,这造成了他压抑的本我,人生经历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通过自我的调整得以解决和发展,最后实现了超我的最终胜利。菲利普的心理和行为体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一、压抑的本我
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中把本我指定为本能的冲动,它是人类自然天性的流露,不受道德、社会和法律的制约,按照快乐原则活动,不考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由于文化的差异、法律的不同,压抑本我的外部影响差别很大,相同的是多数人都会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和法律规范。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会过分地压抑本我,他总可以找到调节的方式正常生活。但是《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在本我的压抑上比常人更加突出。由于自己幼年失去双亲,脚有残疾,双重的不幸使他在心理上与正常孩子不同,他敏感、自卑、压抑。在作品中他的“本我”就表现在渴望得到母爱、友谊和爱情。小说以主人公菲利普的妈妈去世开始,那时他年仅九岁。从此他就被剥夺了世界上最纯真最伟大的母爱,对于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大的不幸。此前他的父亲已去世,他成了一个孤儿。母爱和家庭温暖的缺失对菲利普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当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他时常回忆起自己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那种幸福的感受:
此时他感受到了生活道路上的凄风苦雨。他忽然想起那个寒冷的早晨,埃玛怎么将他抱到妈妈的床边。此刻他似乎又感受到依偎在母亲怀里的那股暖意……
从这段描述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在妈妈的怀抱里曾是多么的幸福、舒适和满足,以至于这种美好的记忆会经常在脑海里浮现。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母亲的爱抚和疼爱,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这就是他儿时的本我。母亲去世后,他被送到伯父家里和伯父伯母一起生活。他的伯父是一个牧师,自私、爱慕虚荣、吝啬小气,根本不懂得理解和疼爱他的侄子。伯母虽然心眼好,但由于她自己从未生养过孩子,也不知道如何疼爱、关心菲利普。日常生活中在父母看来最正常不过的孩子的玩耍也经常会招致伯父的责骂:
“我敢肯定你那位好妈妈决不会允许你干这种坏事的。你这个孩子真淘气,想想你那天国里的可怜妈妈,你现在使她多伤心。”
幼年寄宿在伯父家菲利普也没有得到过真正母爱般的情感,伯父的挑剔和责骂使幼小的菲利普生活在自卑、压抑的环境中,孩提的天真烂漫和快乐也被剥夺殆尽。每当此时他内心无比羡慕那些和亲生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对母爱的渴盼和冰冷寂寞的寄宿生活常常使他非常伤心和痛苦,在失去母亲的辛酸和悲伤中度日。特殊的生长使童年的菲利普不得不压抑着自己渴求得到母亲爱抚、关心和疼爱的愿望。
同时由于他的左脚有残疾,这让他也不得不压抑着自己和同龄人一块儿玩耍、一起去享受生活乐趣的欲望。在上学前他的残疾只是使他在人前有些不自然、敏感,他时时刻刻都在留神别人是否牵扯到自己的跛足。在被送到坎特伯雷公学上学后他的同学们因此经常嘲笑、欺负他。其他孩子玩的游戏他没法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也没有他的份儿,只能在一边做一个看客。他感到在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把他隔在了正常人的生活之外:
只要能不跑他就尽量避免奔跑,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奔跑就越发瘸的厉害。即使平时走路,也扭捏作态,步履奇特。在人前,他尽可能地伫立不动,把跛足藏到另一只脚的后边,以免惹人注目。他每时每刻都在留神别人是否在牵扯到自己的跛足。其他孩子玩的游戏,他无法参加,所以对于他们的生活他始终很生疏。他们的各种活动也没有他的份,他只能自个儿站在一边观看。
对于一个幼年失去双亲的小孩来说,和同龄人的友谊也可以排遣寂寞,温暖心灵。但现实恰恰相反,他无法和其他的伙伴融到一个集体中去,无法和他们交流,由于身体残疾只能压抑他和其他孩子正常交流的愿望,在孤单寂寞中度日,只有通过读书来逃避生活中的忧患苦难。渴望理解、渴望友情的本我也被压抑。
右脚残疾的现实是他压抑本我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这也同样影响了他和其他几个女人的交往。尤其是和米尔德利德的交往,更是如此。米尔德利德是一家点心店的年轻女招待,他竭尽自己所能来讨好她,但她对他一直很冷淡。他也认为他和米尔德利德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但他对她却陷入了强烈的情欲而不能自拔:
只有使米尔德利德成为自己的情妇,才能摆脱卑劣情欲的折磨。他的痛苦乃在于肉欲得不到满足。
菲利普对本我的压抑从米尔德利德与格里菲斯的关系也可以得到证实。格里菲斯是菲利普的好朋友,他在照顾菲利普生病期间认识了米尔德利德。米尔德利德被格里菲斯的英俊外表所迷惑,于是她请求菲利普同意她和格里菲斯去牛津度一周假。虽然他从内心深处不愿意他们同去,但考虑到自己和格里菲斯相比没有一点儿优势,为了不失去米尔德利德,最后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压抑本我,同意了他们的外出。他甚至给他们资助经费,在米尔德利德离去的那段时间里他每时每刻都在想念她,在压抑自我的煎熬中度日,他的自我也扮演着一个可怜的角色。
二、可怜的自我
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中曾经这样来阐述自我和本我的关系:自我(ego),按照现实原则活动,既要对付现实世界的需要,又要努力协调本我(伊德),的冲动和超我的需要。自我企图用外部世界的影响对本我和它的趋向施加压力,努力用现实原则来替代在本我中自由地占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着可以称作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们与含有感情的本我形成鲜明的对比。自我在与本我的关系中,它就像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它必须牵制着马的优势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牵制,而自我则借用外部的力量,所谓的外部的力量就是超我。
菲利普在被送到学校上学之后不久,学校里就掀起一股信仰宗教的热潮,由于好奇心菲利普入了教。有一天晚上他在诵读圣经的时候看到基督耶稣的这样一段话:“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祈祷,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21章22节)他在请教了大伯之后以为只要心诚,那么他的跛脚就可以得以治愈。他认为只有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做祷告,才能博得上帝的欢心,他常常脱光了衣服在寒冷的卧室里祷告。这样的行为在成人看来非常愚蠢,但是对于一个身有残疾又父母双亡的孩子来说,幼小心灵所经历的无助不禁让人泪盈双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