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酒神精神与人的艺术的救赎
作者:吴金涛
由此推论,生命力的充盈是美的,而生命力的衰竭则是丑的;生命力衰竭的人绝无美感可言,也与艺术无缘,大艺术家都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人。大艺术家的强力意志能够与大千世界的生命现象互相融通,并将其强力意志灌注给它们。这样的艺术家具有显著的主体意志和对生命的自觉意识,他的生命意识使得生命本身具有超强的能力,它照耀着生命自身形态不断地自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羸弱不足向强盛充盈进化。伟大艺术家一方面具备了强旺的生命力,同时,他们更敏感地体验和关注生命的进程;另一方面,这种先天条件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又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们往往在其性格、情欲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强悍和超人的特征,因而他们有条件创造伟大的文化与艺术奇观。恩格斯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⑩古希腊的哲人们也十分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德谟克利特在谈到艺术家的主观条件时说:“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可能成为大诗人。”[11]柏拉图认为,只有进入迷狂状态,诗人才能写出优秀的诗篇,就连诵诗也是这样[12]。
上述观点虽然角度有所差异,但他们都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艺术家、特别是伟大艺术家无不像尼采所说的那样具有典型的酒神人格和酒神精神。正是在这一点上,艺术家向人们昭示了巨大的人格魅力,而当他们将这种人格灌注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时候,其中跃动的必将是鲜活的生命和热情洋溢的酒神精神。悲剧艺术家无疑都具有这个特点。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不光是活跃在悲剧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他们还是活跃在政治舞台、甚至军事领域的强人;莎士比亚更是被人称为“嚣张的公马”;歌德和席勒也都具有“狂飙”般的性情……
然而,人生毕竟是痛苦的,现实毕竟是丑恶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显得非常矛盾,生存为人们展示了它极不公平的和残酷性的本相,它既合理又乖谬,尤其当人体验到生存竞争的残酷性时,他就增长了对生存的陌生感和恐怖感。人在多种意义上是分裂的、矛盾的、二重的,如事物普遍的短暂性跟我们追求稳定性的意愿、自然的力量跟我们意志的独立性、事物的本质跟我们超越一切限制的能力等等。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采取各种方式来反抗生存的不合理性,用近似麻醉剂的意识形态来抚慰自己的心灵,靠无休止地追逐快乐或拼命劳作来逃避内心的不安,甚至打算放弃自由,把自己变成某种外在于权威的工具,进而泯灭了自我,但他仍然无法摆脱苦恼、焦虑和不安。在这种生存境遇中,人的唯一出路就是正视现实,认识到没有任何外在于人自身的力量能解决人自己的问题。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使自己的生存有意义[13]。人只有最大限度地释放强力意志,才能在为摆脱人的生存法则的局限、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为了生存必然会表现出无限的激情和强烈奋求的精神,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在通常的意义上,正常顺应或顺应良好的人,意思是不断成功地抵制了许多深蕴的人性……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顺应,意味着人的割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14]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奋斗常常表现为对现实的过分执著,因为迷人的、充满诱惑力的花花世界让人误以为拥有了它就拥有了自我,这正是尼采艺术救赎的出发点。如果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和评价人生,就一定会感到人生充满不公平、不合理、虚伪、欺诈和非正义性,从而得出人生悖谬的结论,从这条路走下去,人不可能得到救赎。相反,如果用艺术的、审美的眼光去看人生,它就会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光怪陆离、美丽崇高的画卷,从而审美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艺术地获得救赎。尼采说:“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世的生存才有充足的理由。”[15]“真实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就不至于毁于真理。”[16]在他看来,艺术是用审美的态度肯定人生,是生存意志的表现。他承认艺术是谎言,是对现实的逃避,但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艺术比真理、真实更有价值。他认为艺术家比哲学家更正确,其原因是艺术家热爱尘世事物、热爱生命。
人生诚然是一场悲剧,可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抗争、失败,再抗争、再失败,哪怕是死亡也不足以摧垮人的生存意志,这正是悲剧艺术为我们展示的人性魅力。人敢于承受超过生命限度的灾难,这正是酒神精神的最大释放。具有酒神精神的人热爱生命,可并不畏惧死亡。在生命形态的消散中,人通过自我否定而肯定了生命的本质,这是生命的胜利。从这里,人一下子步入了自由的天堂。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吴金涛(1961-),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①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48.
②③④⑦⑨紡{1}紣{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6.15.61.70-71.350.275.366.
⑤ 宋耀良.艺术家生命向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85-86.
⑥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⑧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3.
⑩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45.
[1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6.
[12] [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
[13] [德]弗洛姆.人的境遇.(载)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08.
[14] [美]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载)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