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的原因
作者:张清法
摘 要:辛弃疾词风刚健豪放,苍凉悲壮,豪气冲天,后人评说辛词为英雄之词。辛词词风的形成与他富有传奇般的经历,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非凡的才干有着重要的关系,这是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的主要原因。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杰出的抗金将领。一生写作了大量的诗词文章,现存诗文较少,词有六百二十九篇,以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诗文钞存》最为完备。他的门生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说:“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宋人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评价辛弃疾说:“公有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由此可知,辛弃疾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文人、词人,完全可以说,他是一位志在建功立业的英雄;他是一位杰出的抗金将领;他是一位忠心报国的志士。辛词刚健豪放,慷慨激昂,苍凉悲壮,豪气冲天,读来使人振奋,给人鼓舞,后人评说,辛词有英雄之气,为英雄之词。辛弃疾英雄之词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与他传奇般的经历,坚定的志向,非凡的才干,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辛弃疾词风形成的原因。
一、 文武双全,富有英雄传奇色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一四〇年,时中原已被金兵占领十三年,辛家世代为官,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屈身仕金,任亳州谯县县令。辛弃疾父亲早亡,幼年即随祖父在谯县任所读书。宋史说他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蔡门生众多,其中辛弃疾与党怀英最优。后党怀英在金显贵,辛弃疾则走上了抗金道路,这与他从小接受的爱国教育有着重要关系。辛弃疾祖父辛赞虽屈身事金,但不忘家国,每逢闲暇,即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讲述“靖康之耻”,要他学文习武,伺机报国。因此,辛弃疾从小苦练武艺,剑法过人。他曾两次利用赴燕京应考之机,实地考察山河地势。
绍兴三十一年(1161)夏秋间,金主完颜亮大举侵宋,北方人民纷纷起义。时辛弃疾二十二岁,祖父已死,辛弃疾聚众两千,投奔山东义军首领耿京,深得耿京赏识,拜为掌书记,掌管义军印信。义军中有一位小头目僧人义端,喜谈兵法,曾与辛弃疾交游。但义端起义目的不纯,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一次,义端趁辛弃疾不在军中,偷走义军印信,耿京要杀辛弃疾,辛请求耿京给三天期限,若追不回印信再杀不迟,耿京准许。辛弃疾手提利剑,单骑追贼两日,杀死义端,割下人头,夺走印信,第三日赶到军中,义军上下皆惊,对这位书生十分敬重。
为收复失地,击退金兵,壮大义军队伍,辛弃疾力说耿京归附南宋,并受命远行数千里,前往都城临安接洽归附事宜。当他完成任务,于返回途中获知义军首领被叛徒张安国杀害时,立即联络王世隆等人,亲率义军五十骑,袭入五万金军营中,生擒叛将张安国,杀退追兵,号召耿京旧部反正,率义军万余人马,南渡归宋,押解张安国至建康斩首。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南宋最高统治者大为惊异,委任江阴签判。从辛弃疾追印信、斩义端、生擒叛将张安国来看,辛弃疾确实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智勇双全的抗金将领。这些壮举,多次在他的诗中出现:“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衤詹突骑渡江初。燕兵夜癭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二、志在报国,曲折坎坷
按理,辛弃疾押解叛将张安国至建康正法后,对这样一位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英雄,南宋朝廷应该委以重任,以图收复失地,重振国威。但南宋朝廷对这样一位爱国将领却并不信任,四十多年间对他是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多年间,又有三十七次频繁调动,使得这位立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志士的人生道路曲折坎坷,多灾多难。尽管如此,辛弃疾总是忘不了恢复中原,积极抗金,他总是为社稷、为苍生献计献策,尽心尽职,表现了自己非凡的才能。
南归之初十年,辛弃疾对于恢复事业充满信心与希望,他不顾官职低微,不断上书进献谋略。乾道元年(1165),奏进《美芹十论》(即《御戎十论》)。前三篇论女真虚弱不足畏,具有“离合之衅”可乘,形势有利于我,不利于敌。后七篇提出自治强国的一系列具体规划和措施。乾道六年,作《九议》上宰相虞允文,论用人、论长期作战、论敌我长短、论攻守、论阴谋、论虚张声势、论富国强兵、论迁都、论团结,进一步阐发《十论》思想。《十论》与《九议》充分显示出辛弃疾经纶济世的非凡才能。南归之初,辛弃疾斗志高昂,豪气干云,曾歌唱:“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但是,他的意见得不到采纳,他的恢复计谋也得不到同情与支持。十年间,他只是在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以及司农主簿上干些不关轻重的职务。
乾道八年,辛弃疾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开始了南归后第二个十年的仕途生涯。十年期间,辛弃疾仍未被派往抗金前线,相反,却被委派去平定内乱。辛弃疾内心充满矛盾。他既不满意朝廷偃武修文,又竭力为之效忠。既视民为寇,在他历任江西提点刑狱及湖北、湖南、江西各地安抚使时,对茶民、农民暴动进行坚决镇压,又曾奏进《论盗贼答刂 子》,指出民之为盗,乃郡县官吏豪富盗贼为害所致,对于“田野之民”的苦痛寄予深切的同情。既希望“金印明年如斗大”(《满江红》“笳鼓归来”),有朝一日,转赴抗金前线;又早有“更乞鉴湖东”(《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的思想准备。不过在这第二个十年中,辛弃疾还是尽职尽忠,政绩卓著。乾道八年,在滁州办荒政,半年大见成效:“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①淳熙二年(1175)在江西督捕茶商军,整日从事于兵车羽檄之间,略无少暇,迅速讨平茶民暴动。淳熙七年在湖南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②。辛弃疾希望国富兵强,再图恢复大计。但南宋统治集团昏庸腐败,他的改革与整顿,“不为众人所容”,终于于淳熙八年受革职处分而退隐。
淳熙九年以后,除了绍熙三年(1192年)至五年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一直过着闲居生活。他本来是志在功名,以身许国的,但是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得把满腔悲愤发泄笔端,像屈原那样叩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之山,他临江水,登危楼,把栏杆拍遍,只能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因此,可以说,辛弃疾的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用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的哭诉,一次一次的表白,总也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身影。
三、报国无门,寄情于词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正当壮年,就被罢官,经天纬地之才不被重用,补天之志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得回到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瓢泉,长期过隐居生活,直到六十四岁时,才被重新起用,但对他仍不重视。他把满腔爱国激情以及南渡以来的无限感慨和义愤,全部寄寓歌词。正是这些传奇般的英雄经历,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坚韧不拔的建功立业意志,壮志难酬的无奈,铸成了辛弃疾词的主要内容与风格基调,清人王士祯评说辛弃疾词作是“英雄之词”③,《白雨斋词话》卷一亦说“稼轩词仿佛魏武诗,自是有大本领大作用人语”,我以为这些评说十分恰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