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解读《虹》中黑暗与光明的撞击

作者:徐敬珍




  关键词:黑暗 光明 撞击 创新
  摘 要:小说《虹》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虹、马、月亮等意象之外,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意象:黑暗(dark/darkness)和光明(light),它们贯穿于整部小说的文本之中。劳伦斯在使用这两个意象的过程中,既有对文学传统的承袭,又有他自己独到的创新。因此对这部小说的正确理解离不开对这两个意象的正确解读。本文将从黑暗和光明的撞击入手,解读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长篇小说《虹》像一首气势磅礴的史诗,又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描述了人类追求幸福、寻找精神伊甸园的艰难历程。在对人类奋斗轨迹描绘的过程中,作者劳伦斯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家庭、社会及人生独到的见解,而且展示了自己高超的写作技巧。正如司图亚特在《 戴· 赫·劳伦斯至关重要的艺术:想象和表达》一书中所说的:“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样,劳伦斯借助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英国的陆地风景绘画艺术、法国的印象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全部体现在表达他自己观点的文本中。” 本文作者认为,《虹》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体现了另外一种更重要的写作特色,这就是象征主义。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劳伦斯对大量意象的使用上。这部小说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虹、马、月亮等意象之外,还有两个更加抽象、更为重要的意象:黑暗(dark/darkness)和光明(light)。它们频繁地出现在文本中,可谓贯穿于整部小说。因此对这部小说的正确理解绝对离不开对这两个意象的正确解读。本文将从黑暗和光明的撞击入手,解读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虹》中的黑暗和光明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不仅丰富,而且独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劳伦斯沿用文学中的传统,用黑暗来象征消极畏缩、阴暗贪婪的品性,以及使人失去自我的消极的性爱,用光明来象征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品质;第二,劳伦斯在沿用传统观念的同时又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创新:用黑夜来象征神秘而且神圣的生命力,用日光来象征腐朽和死亡。第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安娜和威尔二人在现实与灵性之间的冲突,以及厄秀拉对其男友和社会逐步了解、洞悉的过程之中;第二方面主要体现在丽迪亚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以及厄秀拉月夜精神上的圆满。
  
  一、威尔与安娜之间,厄秀拉与安东之间:黑暗与光明的撞击
  
  安娜与威尔的冲突是现实与灵性之间的冲突。安娜代表着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而威尔则代表着抽象神秘的灵性世界。他们的婚姻自始至终充斥着不协调。矛盾的根源主要在于两方面。第一是他们对婚姻的看法不同。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天,矛盾就暴露出来了。这时的威尔还完全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认为他与安娜的婚姻就像挪亚的方舟一样能给他安全感,保护他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似乎除了他们的婚姻之外世界上的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安娜却不同。虽然她很爱威尔,对他们之间的性生活也非常满足,但是她认为生活就是生活,婚姻或者性生活不是生活的全部,威尔还得出去工作,她自己还要举行茶话会。对此威尔感到恐惧、愤怒、难过,认为安娜还要那个随着他们的结合而死去的世界,“他害怕自己会失去刚刚得到的一切,就像童话中的年轻人,一年之中只有一天做国王,其余时间都是被鞭笞的畜生,或者说像盛宴上的灰姑娘。他感到非常沮丧。……(因此)他憎恨她肤浅的期望和快乐”。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安娜是比较现实的,威尔则比较注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对基督教的不同看法。威尔“他热爱教堂,把它作为一种象征。他照料教堂为了它要代表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确所代表的东西”。但是,教堂里的说教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那些只不过是一些声音,根本不能触动他。他不在乎自己的越轨,也不在乎邻居的越轨。“在教堂里他所要的是一种黑色的、不可名状的情感,一种包含所有神秘激情的情感。”可见威尔根本不注重现实生活,他只想把自己埋藏在虚幻的黑暗的灵性世界。虽然安娜也去教堂做礼拜,但是她非常厌恶教堂里形式化的东西,尤其是教堂窗户上象征耶稣的举着旗帜的羔羊。她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不是纯灵性的东西。
  劳伦斯是用光明来描述安娜,用黑暗来描述威尔的。安娜喜欢生儿育女,每当她身怀六甲时她就觉得非常满足非常幸福,仿佛“阳光一天接一天地从天堂之门照射过来,她一天接一天地沐浴在这光明之中。肚子里的孩子也在发光,直到她自己也变成了一道光束”。 “她要幸福,要像阳光和忙碌的白昼一样自然。但是她在灵魂的深处感觉到威尔想让她变得黑暗,变得不自然。有时,当他像黑暗一样遮蔽覆盖她时,她近乎恐惧地向他反抗、进攻。”可见,劳伦斯把安娜描绘成了阳光的化身,而威尔则是阳光的相对面——阴影或阴暗。所以他们两个构成了阴阳,构成了一对矛盾。怀特认为,“安娜更加实际的女性气质抗拒着(威尔的)这种灵性化和对神秘的庆祝”。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虽然他们之间相互对立,矛盾不能化解,但是最终他们从不协调中找到了一种平衡,因为小说中提到“日出和日落构成了跨越白天的彩虹的两只脚,因此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承诺”。本人认为这里的日出和日落分别代表着安娜和威尔,他们之间的平衡就是希望的彩虹,通过这道彩虹他们可以走进幸福的伊甸园。事实上,也正因为这种平衡,他们的婚姻生活才得以延续,他们的子女才得以快乐的成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娜和威尔都不能被称为恶人,因为虽然他们的思想观点不同,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伤及过别人。而他们之间的冲突被比拟成黑暗与光明的撞击,这一点足以说明劳伦斯对他们的态度是有取舍的:对安娜多是褒扬,而对威尔多是贬斥。透过这一现象还可以看出劳伦斯自己的婚姻观和他对基督教的不满。
  除了安娜和威尔之外,劳伦斯还用黑暗和光明来比喻另外一对男女:厄秀拉和其男友安东。正如蒋家国所说的那样,劳伦斯在这部作品中“让人物在直觉状态下,在一种宏伟的宇宙论背景下,以一种生命本能自然律动的节奏,从容展开,直接袒露人物意识表层之下的原型自我”。因此小说向读着展示的不仅是人物内心深处的而且是灵魂深处的东西。随着交往的加深,厄秀拉对安东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他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从被他英俊帅郎的外表所吸引,渐渐地转变成对他深深的憎恶,以至于最后与他分手。在揭示厄秀拉和安东之间矛盾发展的过程中,劳伦斯多次采用了黑暗这一意象,来揭示他们灵魂深处对彼此的感应和他们思想上的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劳伦斯没有把黑暗专门用于某一个人,相反,他们俩人互为黑暗,即厄秀拉眼中的安东代表黑暗,安东眼中的厄秀拉也是一团黑暗,只是这两个黑暗的含义是不同的。
  小说中提到“安东是一位很棒的骑手,因此他身上有一种骑马人的肯定和做决定时习惯性的果断,以及骑马人身上动物的某些黑暗”。安东的这种黑暗是他的性,是强烈吸引着厄秀拉而她却拼命挣扎想摆脱、想战胜的性。他们世界观完全不同,但是他的性却强烈地吸引着厄秀拉。安东的黑暗如此强大,“他不再被看作个体,而是一种‘来自黑暗的声音’,或者是‘黑色的、强有力的颤动’”。这种黑暗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它妨碍了厄秀拉寻找自己人生的圆满,用厄秀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是一块发亮的金属,上面压着黑色的、不纯洁的磁铁”。这块黑色的障碍就是安东。“他好像一个活的黑暗压在她的身上,她被这种强大的黑暗包围着。他环抱着她,柔柔地,不可言状的柔。……他一直控制着她,轻柔地、没完没了地,就像一团黑暗紧紧地包围着她,又像黑夜一样无处不在。”安东的黑暗使她感到压抑,感到窒息,感到无法摆脱。但是对于安东来说,厄秀拉同样是一种黑暗。他们分手后,安东一直很活跃,很快乐,“只是他害怕自己卧室里的黑暗和寂静,这里的黑暗挑战他自己的灵魂。他不能忍受这种黑暗,就像他不能忍受思考厄秀拉。他没有灵魂,没有背景。他从来不想厄秀拉,一次也没有。他不给她任何信息。她是黑暗,是挑战,是恐怖”。为了躲避这种黑暗,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挑战,他迅速地结了婚。由此可见,对于安东来说,厄秀拉代表的黑暗是他畏惧而不能战胜的挑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