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别有新声在异邦

作者:陈涵平 吴奕锜




  三是主人公拥有了一个较为平等的职场环境。此前的北美华文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表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平等态势。新时期较早的留学生文学,如苏炜的《远行人》、查建英的《留美故事》等,多痛心于传统文化的衰落,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则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仰慕,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严歌苓的《扶桑》、张翎的《交错的彼岸》等作品,虽然流露出对文化平等的渴求,然而凸现的还是现实的文化不平等这一前提。在上述作品中,表现文化内涵的差异与文化地位的高低总是成为主要的题旨,甚至累积成为二十世纪海外华文作品的一种充满悲情色彩的叙事模式。然而,在《华尔街职场》中这种情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遍览全书,你几乎找不到关于国别、人种和文化差异的描写。在书中可以见到的只是陆乔和同事们融洽的工作关系,是“老华尔街”威廉对陆乔推心置腹的提携,是陆乔和上司赛布丽娜极为默契的同盟,是老板莎莉对陆乔适时提拔的知遇之举,是陆乔被升为副总裁后傲视群雄的境遇,更是陆乔跳槽到瑞士银行后在商界奇才刘易斯手下的如虎添翼。可以说,整部小说已经完全摆脱了国籍、种族以及文化问题的牵制与纠缠,人际关系变得简明而单纯,竞争的环境也变得平等而公正。人物也正是因为少了这种种羁绊,因而能够专心致志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进取,从而也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正因为有这样的氛围,陆乔从不敏感于自己的中国身份,他有这样一句口头禅:“不要提醒我是中国人,我只不过比美国人晚到这里二百年而已!”试想,如果没有小说所描写的宽松平等的职场环境,没有这种环境所促成他的成功,陆乔怎么会有这种自信而又自豪的身份确认呢?
  在一个简明平等的职场环境里,中国留学生陆乔用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迎接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最终在精英荟萃的华尔街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华尔街职场》告诉我们的故事。作为北美华文文学中的首部财经小说,作者的本意在于,“以文学的形式记录资本主义的心脏——华尔街的经济和金融的运作方式和相关情况,以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一些借鉴。”②这样的写作目的应该说达到了。然而让我们关注更多的则是,陆乔在华尔街的奋斗过程,事实上是一种新的文化形象逐步显现、逐步成熟的过程:陆乔真正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身份定位,改变了北美华人移民素来只能呆在餐馆、洗衣房等地的劳苦形象;陆乔在持守传统文化美德的基础上对异质文化的接纳,表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所具有的开阔视野和宽阔胸怀;陆乔能在异域开拓出相对平等的职场环境和获得骄人的业绩,则表现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的充足自信和不让于人的强大能力。总之,在华尔街这一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前沿地带,陆乔们发现新的自我,发现自己所代表的新移民的真正价值,自觉抛弃身上的若干文化旧质,拥抱和接纳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文化新质,从而更新自己、改变自己,也改变着新华人的形象。他们的改变意味着,世纪之交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完全能够在西方社会的诸多层面展示自己的文化适应性、包容性和创造性,意味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人将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构建自己世界公民的崭新形象。上述这些,应该说就是《华尔街职场》所展现的崭新文化意蕴。
  (责任编辑:吕晓东)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批准号:06BZW06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全球化语境下的新移民文学研究”(批准号:05J-03)。
  
  作者简介:陈涵平,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吴奕钅奇 ,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外华文文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① 何文西:《文学与金融的联姻》,《当代文坛》,2003(4)。但笔者认为何文的观点有误,因为早在1998年8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由美籍华人谢舒创作的长篇小说《华尔街石漂》,该小说同样描写了华尔街的商战风云和职场政治。
  ② 裔锦声:《华尔街职场·前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