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雷电的巨响 人民的心声
作者:郜成有
深刻揭露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是这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为了强调这种反动统治的残暴性与反动性,茅盾对象征反动统治的“灰色的幔”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在这篇一千五百字左右的文章里,“幔”这个词,先后出现了十七次之多,其中“灰色的幔”出现了十次。“幔”和“灰色的幔”的重复出现,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使细心的读者一眼看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作者又通过“灰色的幔”隔绝幔外面的“太阳”和“风”,“灰色的幔”在外力冲击下,两次裂了一条缝,然后“又合拢”,“幔”反而比以前加倍厚,更加“密不通风”的描写,进一步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顽固性与垂死挣扎的疯狂性。但是,就是这张“密不通风”的、貌似铁板一块的“灰色的幔”,在幔外边巨人的冲击下,最后“一下子”被“扯得粉碎了”,终于逃不脱分崩离析,顷刻瓦解的命运。
茅盾对“人”在反动派黑暗统治下的感受与期望的描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在“灰色的幔”下憋闷得出不来气;一是写“人”的等待和期望“灰色的幔”的粉碎。他们“等着”“风”的降临,“等着”那挑破灰色的幔的刀光的来到;但是,这种“等着”,并不是消极的,他们“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苍蝇、蚊子的进攻。一旦等到刀光长舞,雷声隆隆时,他们终于发出了“再急些!再响些吧!”的呼声。在茅盾的笔下,“人”的形象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既有他的真实性的一面,又有理想性的一面,“人”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晶。
这种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完美结合,更充分地表现在茅盾对象征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力量的“巨人”的描写上。它是现实的写照,希望的象征。“巨人”是茅盾在《雷雨前》里主要描写的对象之一。它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六次。它的出现形式,与“灰色的幔”不同,是先由远及近,由无声到有声。它对“灰色的幔”的进攻,也是由少到多,由慢到紧。而且,这种进攻,越是当“灰色的幔”加倍厚,进行垂死挣扎的时候,巨人的咆哮怒吼则“越来越紧”,巨人的刀光愈来愈明亮,“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在茅盾的笔下,“巨人”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具体的、感人的。作者把他写得活灵活现,气态非凡,你听:“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你看:“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最后,作者发出饱含深情的呼唤:“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这是作者对于革命风暴的期盼,也是对革命必将胜利的预言。这画龙点睛之笔遒劲、洒脱,似闪电、如雷鸣!喊出了读者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读者通过自己的听觉、视觉,完全能感受到一个气壮山河、震撼大地的“巨人”的艺术形象屹立在眼前;同时,读者也完全能猜想到一个“干净清凉的世界”,不久必然会出现在人间!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郜成有,河南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① 鲁 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卷,第224页。
② 茅 盾:《从牯岭到东京》(发表于1928年10月10日的《小说月报》[J]19卷10期)。
③ 茅 盾:《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58年出版,第43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