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陈维崧词多样化的风格特点
作者:张世斌 徐文武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㧟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词中,“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句,表现梅花的壮美景象,气势飞动而意境广阔,不让苏词;“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㧟贵戚,玉佩公卿”句,充满对误国的王公贵胄的愤怒谴责,声可裂竹,豪霸直追稼轩;而“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句,则令人遥思千载、百感交集而回味无穷,将周美成之清隽、姜夔之醇雅熔为一炉。故陈廷焯赞其“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前文提过的陈维崧关心民瘼的写实词,则完全跳出以往词家规模套路,直承《诗经》和乐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别开词坛天地,意义深远。
“三千粉黛,掩周柳之香柔;丈八琵琶,驾辛苏之感激”[18],这是陈维崧在《徐竹逸词序》中对阳羡词人徐喈凤词的赞语。在《贺新郎·又早春接山阴陆密庵先生札兼惠我月湄词赋此奉酬》一词中,陈维崧又颂扬友人陆求可词:“周柳纤柔、辛苏感激,材尽出君下。”从中也可见陈维崧对于融汇百家、博取众长的重视。而陈维崧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更一直努力追求创新、不甘守前人圭臬。正如其在《词选序》中所言:“天之生才不尽,文章之体格亦不尽。”在《送邵子湘之登州并寄潭舟石太守》一诗中陈维崧自称:“我生大言好志怪,耻逐众口争呕哑。”在《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中道:
满酌凉州醢。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浑。万马齐喑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算蝶拍、莺簧休混。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黾。
“多少词场谈文藻”,“吾大笑,比蛙黾”。陈维崧毫不留情地嘲笑那些“向豪苏、腻柳寻蓝本”的墨守成规词人,实际也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此盖其年自道其词,而特借珂雪一发之也。”在《胡二斋拟古乐府序》中陈维崧指出创作要力求独创,认为早期乐府如《企喻》《读曲》各不相袭,更无定制,后来者如果去模仿前人之作,只能是“幡绰只效颦之技,郭郎为借面之妆”,他主张“别裁伪体,直举天怀;纬昔事以今情,传新声于古意;绝无依傍,略少抚摹”。
阳羡派词人蒋景祁的父亲蒋永修早年与陈维崧同为宜兴“秋水社”社友,相交颇深。蒋景祁在《迦陵先生外传》中曾言道:“先生为吾乡名宿,景祁获侍先生于里中十有余载,及客燕台,往还尤密,文酒过从之暇,先生则从容为道平生。”蒋景祁少维崧二十余岁,对陈维崧极为仰慕,长期追随左右,二人可谓忘年之交。蒋景祁在《陈检讨词钞序》评陈维崧词曰:“故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盖具什伯众人之才,而又笃志好古。取材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趋,触绪纷起,而要旨含咀酝酿而后出,以故履其阈,赏心洞目,接应不暇;探其奥,乃不觉晦明风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 向使先生于词,墨守专家,沈雄荡激,则目为伧父,柔声曼节,或鄙为妇人。即极力为幽情妙绪,昔人已有至之者,其能开疆辟远,旷古绝今,一至此也耶。”在对迦陵词风格特点的评论中,这一概括应该是最全面精当的了。
(责任编辑:古卫红)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世斌,文学博士,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词;徐文武,文学博士,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词曲学。
①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 语出《宋史·辛弃疾传》:“僧义端者,善谈兵,一夕窃印以逃。弃疾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折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③ 王煜《清十一家词钞》,正中书局,1947年版。
④ 陈乃乾《清名家词》第十卷,上海书店,1982年版。
⑤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五册。
⑥ 陈匪石《宋词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⑦ 朱孝臧《彊村语业笺注》,白敦仁笺注,巴蜀书社,2002年版。
⑧ 陈宗石《湖海楼词集序》,陈乃乾《清名家词》第二卷,上海书店,1982年版。
⑨ 陈维崧《陈迦陵文集》卷二,四部丛刊本。
⑩ 邹祗谟、王士祯《倚声初集》卷四,大冶堂刊本。
[11] 邹祗谟、王士祯《倚声初集》卷六,大冶堂刊本。
[12] 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陈乃乾《清名家词》第二卷。
[13] 引自尤振中、尤以丁《清词纪事会评》,黄山书社,1995年版。
[14]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
[15] 高佑祀《湖海楼词集序》,陈乃乾《清名家词》第二卷。
[16] 陈廷焯《大雅集》卷五,影明洪武刊。
[17] 注:康熙十年(1671)徐渭文去南京,陈维崧有赠序,嘱咐他一访“畸人而隐于绘事者",也即心怀兴亡之痛的隐逸之流。徐自南京归,成《钟山梅花图》,阳羡词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词调题咏殆遍,形成一次相当独特的凭吊故国的联吟酬唱格局。
[18] 《陈迦陵俪体文集》卷七,陈维崧《湖海楼全集》,乾隆六十年刻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