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幻想对现实的消解与重构

作者:沈 雁




  关键词:幻想 现实 消解 重构
  摘 要:《气球》是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巴塞尔姆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家通过不羁的想象营造出一个幻想空间,以其开放性和非理性挑战读者的日常经验和逻辑,消解现实空间;同时,作家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以戏仿、自我指涉和碎片性等丰富的手段重构并讽刺了荒谬无序的现实世界。
  
  一、引言
  
  唐纳德·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 1931-1989)活跃于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美国文坛,和约翰·巴思、威廉·加斯、托马斯·品钦、库尔特·冯尼格特等构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多姿多彩的文学景观。巴塞尔姆较有影响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白雪公主》《死父亲》等。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著有《城市生活》《业余爱好者》等小说集。巴塞尔姆被认为是“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①,他屡获殊荣,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近年来,有关巴塞尔姆的译介逐渐增多,国内学界也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学者们往往将巴塞尔姆置于后现代主义的框架中讨论他的创作思想和语言风格,对他的作品研究则多集中于《白雪公主》,《玻璃山》等名篇。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其短篇小说名作《气球》中幻想的特征以及幻想与现实的关系。
  应该说,幻想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与模仿对立的文学模式。作家们多取其一为创作出发点。幻想与模仿的对立点在于两者与现实的关系。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对生活和现实的模仿。对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文学是反映现实的镜子,文学作品则是所谓的“生活的片断”。自然主义的创作理念更是要求作家“严格科学地再现自然客体和社会生活”②。 “模仿论”的另一极——幻想,强调的则是另一种关于现实的观念。根据凯瑟琳·休姆的定义,“幻想就是偏离公认的现实,是文学原有的一种倾向,在无数的文学类别中都有所体现”③。幻想模式体现在《乌托邦》、《格列佛游记》、《弗兰肯斯坦》、《爱丽丝漫游仙境》,卡夫卡的《变形记》、《指环王》等作品中。巴塞尔姆的“气球”正是与这些作品一脉相承的。然而,后现代语境中的幻想自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本文认为,《气球》体现了幻想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和非理性、反逻辑的特征,是对现实的消解,同时,《气球》中的幻想又以戏仿、自我指涉和碎片性等策略重构现实,将世界以另一种面目呈现给读者。
  
  二、对现实的消解
  
  《气球》于一九六六年首度发表于《纽约客》,后收录在作家于一九六八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无可言状的行为,违背常理的举动》中,被评论界认为是巴塞尔姆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相对于作家那些“结局难以捉摸,中间无处可寻,而最糟的还是要开始,开始,开始……”④的作品,《气球》的叙述结构还是较为清晰的。小说伊始,“我”在纽约市的上空升起了一个巨大的气球。一夜之间,气球覆盖了曼哈顿的四十五个街区,甚至遮住了城市的天空。随后小说描述了人们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巨大物体的种种反应。有的人抱怨说气球的存在是对天空的“玷污”⑤,有的则发现气球“挺有意思”。孩子们热衷于在气球上玩耍,批评界则对气球发表各式各样的评论。在小说的结尾,“我”遇见了旅行归来的“你”,于是“我”便收回了气球,把它储存起来,以便日后心情不愉快时再用。
  显然,这个气球的故事偏离了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世界。纽约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城市,而在纽约曼哈顿的上空升起这样一个气球却是超现实的。《气球》幻想的内容并非是诸如长生不老、幽灵显形等超自然现象,而是一个现代科技的产物:一个用技术力量升起的气球。幻想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不是浑然自存的“纳尼亚”王国,独立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世界,而是现代都市纽约。作者借用纽约的城市空间和理性的现代科技,虚构了一个其实并非纽约的幻想空间。一开始,现实空间和幻想空间是重叠的。然后,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张力逐渐增强,幻想愈加离奇。天马行空的想象仿佛渐渐摆脱了现实的引力,挣脱了逻辑的束缚,进入了自由的国度。从读者的阅读过程来考察,可以看到,如果说故事的开篇仍可以使不设防的读者落入叙述者布下的圈套,几乎相信真有这样一个气球,那么临近结尾,任何一个读者都会意识到故事就像升起的气球,业已远离我们的真实世界,而只是作者头脑中的想象之物。
  小说的开篇对气球膨胀的描写有着相当的可信度。气球开始升腾的位置处于纽约市某处,叙述者提供了诸如“十四大街”等地名。就像是一个真实的气球,它“轻盈自在地浮在空中” ,“气体叹息似的进入气门,轻柔得难以察觉”。气球覆盖的面积是量化的。叙述者告诉我们,气球“覆盖了南北向的四十五个街区和一片东西向的不规则地带,在大道两边有的地方多达六个横贯城市的街区”。然后叙述者进一步对气球的外部形状提供细节,使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具体生动的气球形象。这个硕大无朋而又空虚轻灵的古怪存在呈“柔和的深灰和棕色,与红褐色和淡黄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气球表面未经抛光,质地显得粗糙。叙述者甚至说明了使气球保持平衡的内部构造,所谓“气球的内部装有滑动的镇物,在细微的调整后可以在几个点上稳住这个巨大而不规则的物体”。这样一来,对气球的描绘就更具说服力了。
  随着叙述的展开,想象逐渐深入,气球故事的超现实特征愈来愈明显。叙述者随后开始描述纽约的市民们对气球的反应。事实上,这部分内容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篇幅,也是小说解读的重点。叙述者一方面列出人们对气球的反应,另一方面则在叙述中加入种种议论。正是这些看似闲笔的议论,逐渐体现出反逻辑、反理性的倾向。而这些议论正是叙述者幻想的产物。
  第一类人觉得气球有意思。他们不追问气球存在的意义,只是用它作为一种表达自己或与他人交往的手段。他们在气球底部挂上灯笼,或在其表面留言。叙述者的议论集中在现代人不追求意义的生活方式上,认为讨论气球的意义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第二种反应主要把气球当作玩具。孩子们去摸气球,或者在它的上部蹦跳玩耍。甚至一些成年人也乐此不疲。但是叙述者却在这一段的结尾处称:“可是气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逗孩子开心。”似乎表明气球的存在有着某种明确的目的。这个声明显然与前一段中关于不必讨论气球的意义的说法背道而驰。叙述者接着举出,有人认为气球玷污了城市的上空,但是内心还是对气球的存在感到愉悦。叙述者称,“事实上当时正值一月,天空阴暗丑陋。你仰卧在大街上望着这样的天空是不会觉得愉快的……”可是,谁又会仰卧在大街上呢?可见叙述者的议论不仅自相矛盾,也与我们的常识相悖。于是,脚下实实在在的城市空间开始分崩离析,让位于飘浮在空中的幻想空间。
  此后,叙述更加荒诞,幻想也更离奇,故事也更加远离现实。有人把气球看作意外的奖赏。叙述者把这种态度比作意外得到老板的奖励,而受奖的原因竟是“把郁金香碰坏”,因为“要不是你这种把郁金香碰坏的方式,就不可能这么成功地破坏你的部门”。 甚至连叙述者也承认,这种对气球的体验“不为人理解”。后一种人则语焉不详地表达对气球的看法:“要是没有……的示范,……能以现在的形式存在是值得怀疑的。”这种言之无物的陈述居然引来许多人的赞同或反对,人们纷纷挖掘内心隐秘的感受和念头。有些人希望将自己消失在气球中,又有些人希望将气球吞食殆尽。于是,在叙述者的幻想中,纽约人也加入了想象的集体狂欢。
  可以看到,叙述越来越奇诡,从开篇颇为令人信服的细节逐步发展为明显摆脱逻辑和理性的幻想,幻想就像是扶摇而上的气球,离现实愈来愈远。正当这种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张力增强到读者难以接受时,气球的故事却戛然而止。叙述者声称“你”——很可能是女友——旅行归来,因此不再需要气球了。气球被放空了气,存放在西弗吉尼亚,留待日后某个不愉快的时候再用。飘浮在空中的幻想空间又消失了,叙述者回到了脚下自转的地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