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从名画《亚维农的少女》说开去

作者:郝文华




  这种局部夸张法,在西方现代派的绘画、雕塑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了。一次,当一位夫人造访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画室时,对其一幅绘有女人形象的画评论道:“这个女人的手臂肯定太长了。”而马蒂斯则彬彬有礼地答道:“夫人,您错了,这不是一个女人,这是一幅画。” 一幅画,不需要和我们所见的世界完全等同,它可以更多地具有装饰性及绘画性,这是马蒂斯对绘画的看法。又如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一九四四年三联油画中的中联,表现一个老妇女的脸被屠刀砍伤,人体整个是变形的肉蛋般的怪物,无眼无鼻,但龇牙咧嘴:痛苦的人体是扭曲变形的,呐喊的嘴则是鲜明突出的。
  再说意合法。甲骨文中,房子里面一个人,一张席子,就是“宿”;房子里面,人躺在草堆中,身下有冰块,就会出个“寒”字。这些字的意思还容易会意。有的字就不容易“比类合谊”了,如下面一只脚,上面一支戈,会出个“武”字,其本意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征伐,有人说是模仿狩猎活动而跳舞。再如用个“人”和“言”组合,表示诚信。如何合出几个部件组合的新意?就像猜谜,需要约定俗成的。
  西方现代艺术由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不断推进,直到抽象主义,一步步地将客观物象分解、重构、简化和抽象化,最终创造出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艺术。这与西方传统绘画就截然相反了,传统绘画,主题就像表现对象一样明确。现代派的理解则要运用到会意字暗示法,也就是意合法。如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fe)作于一九三〇年的《布道坛上的JACK》,画的是类似阴唇的花瓣。它要表现什么呢?性冲动?女权主义?得读者结合标题等因素猜谜了。
  甲骨文字所蕴含的绘画精神、艺术手法,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但散点透视法、局部表现法、超常搭配法、夸张法、意合法(或者说暗示法),确实一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绘画。这些手法,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后世的、其他地域的画家采用。西方现代派画家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运用到这些技法。所以,当我们惊叹于毕加索伟大的绘画才能时,再想起中国甲骨文字中的某些类似艺术手法,就会见怪不怪了。在当代,甲骨文字的技法仍然值得画家们借鉴、发扬光大。在这一点上,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是探索化古典为现代、化原始为时尚的一个榜样,他正是从中国古代的崖刻岩画、甲金文字中汲取了丰厚的养分,因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郝文华,郧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刘萍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60。
  [2] 周 怡、侯殿明.中国绘画与汉字六书[J].山东社会科学,1999(6):77-79。
  [3] 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30-133。
  [4] 赵平安.汉字与绘画在表意技巧上的相互融通[J].
  语文建设,1996(7):44-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