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金庸小说与老庄思想
作者:仲浩群
在武功描写方面,金庸贯彻了“无”的思想,在《倚天屠龙记》中,传授太极剑法时,张三丰要求张无忌忘掉所有剑招,忘掉所有剑招意味着“无”,只有达到“无”,人与剑才能合一。同样的,在《笑傲江湖》一书中,讲授独孤九剑时,风清扬也对令狐冲说,只有做到“出手无招”才算步入高手境界。在《射雕英雄传》中,左右互搏之术强调一心二用,淳厚质朴的周伯通、大智若愚的郭靖、心思单纯的小龙女能很快领会其诀窍,然而,黄蓉、杨过等心思缜密之人却难以掌握其技。在《武侠人士行》中,面对绝世武功,那些武学知识广博的江湖豪杰虽经反复参详,却也难明其义,然而,不识字的石破天反倒一举破解了困扰武林界数十年的武功之秘。同样,在《天龙八部》中,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虚竹旨在救人,却恰好解开了深奥无比的珍珑棋局。事实表明,“无”不仅具有深刻内含,也具有重要意义,金庸对“无”的精义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老庄思想。
三、归隐山林
在金庸小说中,众多武侠人士选择归隐山林作为其人生归宿,这与金庸对老庄思想的吸纳不无关系。老庄思想要旨在于逍遥无为,而武侠人士归隐山林之举正是老庄逍遥无为思想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金庸小说众多武侠人士来说,其人生最辉煌的阶段也许正是其纵横江湖之时,然而,江湖的险恶也会让置身其中的武侠人士产生出脱离江湖的想法。在金庸小说中,归隐山林几乎成了普遍性的人生选择。在《连城诀》中,当痴恋半生的师妹离开人世后,狄云对江湖再无留恋,毅然归隐于藏边雪谷。在《笑傲江湖》中,厌倦门派争斗的风清扬也从江湖中退出,寂寞地归隐于华山峰峦之间。在《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在武功方面达到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地,然而,他却欲求一败而不可得,失望之极的他只得归隐山林。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对众多归隐山林的武侠人士来说,其归隐山林之举有着浓重的老庄思想意蕴。老庄思想不仅是众多武侠人士随遇而安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的处世之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道家的人生哲学也只能是自然无为了,这是人生追求的极境。”对金庸小说众多武侠人士来说,他们尽管武功高强,也曾行侠仗义,甚或有过地位显赫之时,但老庄式的思想情怀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选择。陈家洛、袁承志等人都是在其武功、地位达到巅峰状态时退出江湖的。《倚天屠龙记》篇尾,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的张无忌不仅不想做开国皇帝,就连明教教主的职位也拱手让人,毅然与娇妻一道,归隐了山林。《笑傲江湖》结尾,令狐冲与任盈盈也一起退出江湖,去过他们向往已久的共奏“笑傲江湖曲”的归隐生活去了;同样的,《神雕侠侣》的结尾,杨过和小龙女也双双归隐了。
武侠人士选择归隐山林作为其人生归宿有其必然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武侠精神只能作为大众心目中行侠仗义的象征而存在,由于政治的黑暗、社会的纷争,单靠武侠的力量很难扭转局面,厌倦了江湖纷争的武侠人士只好选择归隐山林作为其人生归宿。不过,武侠人士归隐山林并不意味着脱离红尘,遁入空门,因为退出江湖的武侠人士只是改换了生存方式,复归于朴实单纯的生活而已。他们退出江湖后,或在山中打猎,或在湖边捕鱼,或在僻静村落,伴着自己的心上人,过着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当然,这其中却也不乏类似狄云、风清扬、独孤求败那样的郁郁寡欢的避世者。
综上所述,金庸小说在人物性情的刻画、武功理法的构思,以及人物结局的安排等方面,都带有了老庄思想情调。金庸小说在向我们讲述精彩绝伦的武侠故事的同时,也让我们得以亲近老庄思想。然而,老庄式的逍遥自由也容易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小说中,金庸试图以儒、释精神调和武侠人士的行为规范;正因为这样,在金庸小说中,也就时时显现出老庄思想与儒、释思想相互调和的倾向。尽管如此,金庸对老庄思想的吸纳与阐释还是很独到的。金庸小说在注重弘扬为国为民的大侠精神的同时,更致力于张扬人的个性,而这是与老庄思想相符的。研究金庸小说与老庄思想的关联性,能触发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感悟,从而打开我们的眼界与心胸。人活一世,坦然生活在天地之间,除了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利于社会人生之事,尚需与万物为一,既宁静祥和,又逍遥自在。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仲浩群(1965-),山东莱州人,茂名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金庸武侠小说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 墨.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102.
[2] 王竞芬.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
[3] 金 庸.金庸武侠全集卷2、卷3、卷5[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340.
[4] 庄 周.庄子[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146.
[5] 高占伟.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J].《文艺评论》,19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