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奈保尔小说《半生》中的讽刺艺术

作者:聂 薇




  关键词:《半生》 离散 讽刺艺术 幽默 同情
  摘 要:英国当代作家奈保尔二〇〇一年出版的小说《半生》记录了主人公威利• 钱德兰漂泊、寻找但没有成就的尴尬半辈子,反映了殖民主义瓦解前后众多边缘人离散、焦虑但无所适从的主题。本论文从人物刻画、语言、结构技巧等角度展现其讽刺艺术,同时分析奈保尔的讽刺艺术如何契合作品主旨、揭示作家创作原则。
  
  英国当代作家奈保尔在题为《两个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这样描述他和父亲写作的重点:“我的父亲是在黑暗的年代进行小说创作的,他不求回报,也没有什么政治主张,也许这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我们这些人都是远离任何权威的。不过,这反而给了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角。我感到我们更能看到事物的幽默和遗憾(the humour and pity)。”幽默之处有奈保尔的讽刺艺术,而所谓遗憾之所在透露出作者的同情与怜悯;“对个人的弱点和社会局限性的讽刺性呈现”正是贯穿奈保尔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以奈保尔获得诺贝尔奖两周后推出的小说《半生》为例从人物刻画、小说结构技巧等角度展现其讽刺艺术,同时分析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一、小说中的人物讽刺
  
  《半生》以主人公威利•钱德兰姓名的起源开始,以四十一岁的威利离开生活了十八年的非洲结束,讲述了威利童年的印度生活,求学、写作的伦敦生活以及跟随妻子来到非洲最后走出非洲的半生历程。威利漂泊、寻找但没有成就的尴尬半辈子同时见证了周围其他边缘人无所适从的生存状态。
  
  1.父亲的“牺牲”
  《半生》开始,年轻的威利•钱德兰向父亲询问他的中间名字萨默塞特的意义,父亲的讲述带出了他自己的故事。父亲作为成功的职员及婆罗门的儿子在年轻时自毁大学生前程,响应圣雄甘地的号召为政治而“牺牲”——不是投入战斗,而是想通过娶低种姓(backward)的女人来打破种姓制。他去接近学校里长得最丑的、种姓最低、靠奖学金上学的女孩,可是他根本不爱她,甚至还厌恶她“落后”(backward)的面孔,“落后”的声音。他很快发现他的英雄主义不好收场。先是女孩的叔叔,叛军头子威胁要烧了他的家,后是他的敌人——想把女儿嫁给他的校长要伙同他人起诉他工作中的错误。父亲本来只想在小水坑戏戏水,没想到“手一伸,水坑变成了海上洪流”①。处在家人被杀的威胁、牢狱之灾的威胁、女孩、校长四面楚歌中的父亲无奈中开始了最后的“牺牲”——他到印度庙里避难,宣布接受庙里及民众的施舍,随后开始像圣雄那样发誓缄默,但是他的本意不是想成为宗教圣人,而是如何能走出当前的困境。
  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的到来救了他:毛姆把他作为在缄默中获得幸福的印度教圣人写进他的小说《刀锋》,于是他成名了,仇人不来找麻烦了,而且王公也来表达敬意。父亲这样描述自己“牺牲”(sacrifice)后不自在的生存状态,“开始时觉得自己像被卡在某个陷阱之中动弹不得,但不久发现自己在适应这种角色,且越来越自在。……我知道我遁入了我们古老的哲学。”他所谓古老的哲学是一种虚伪的 “放弃自我”(self-denial),他只是装成殉道者,却歪打正着出了名。
  他被奉为英雄,但他痛苦于将他和低种姓的种姓抗议者相提并论;他没法逃脱他不想要的婚姻,他在心里发誓要禁欲,但是他没能做到。他有了和低种姓女人生的两个孩子。
  威利出生后,做父亲的俯在摇篮边,看“孩子的面孔里有多少落后的痕迹……”年轻的父亲痛苦地想,“别人看见我俯在摇篮边的样子还以为我在骄傲地欣赏这个小东西呢。”父亲可憎的行为出自他“先进的”政治冲动,而他对妻子的鄙视催生了他对种姓分野的变态敏感。父亲这个人物因“牺牲”造成的尴尬、虚伪和滑稽凸现了奈保尔对于政治运动、宗教文化和人性的讽刺。
  
  2.威利的半生
  种姓混合的威利一直在不自在的状态下成长。小时候他不能上婆罗门的学校,只好上妈妈上过的外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在课堂上写的作文是完全西方式的和“爸爸”、“妈妈”(Pop and Mom)在海滨度假的画面——虚构的父亲极大地伤害了现实的父亲,但是威利毫不在乎,还更加鄙视父亲,父亲也害怕他的恨。
  伴随着父亲冷漠残酷地对待母亲而成长的威利长大后一心想离开印度、离开父亲,但是他只能通过父亲认识的英国记者的关系来到英国的大学。五十年代初抵伦敦的威利面对陌生与种族歧视的冷漠环境无所适从,他“修改了自己的出身”——假装母亲一直是基督教徒父亲是波罗门高级职员才慢慢能适应下来,交到朋友。假装和欺骗从此成为他的生存之道,他终生的讽刺是他走不出父亲的人生宿命。
  他交往的人们几乎都是“混血儿”,首先,在伦敦,牙买加的混血儿珀西•卡托成了他的向导。珀西穿着入时,派头很酷,嘲笑威利“太整洁”,还说,“太整洁了,就没人看你”。他还告诉威利,他“让女人紧张不已”,还有“性交是野蛮、粗暴的”,得让女人怕。这些“教导”给了威利很大的震动,他跃跃欲试,但没有能力交到女朋友,只有去勾搭珀西的女朋友还有朋友罗杰的女朋友,但是他在和她们的情色遭遇中不很成功,让他满是羞愧和难过,对朋友也是又厌恶又依赖。
  他的短篇小说集同样是在朋友的“教导”下草成的。在闲聊中,罗杰提到了自己喜欢的英国当代作家,害怕被朋友瞧不起的威利“脑子转得飞快”,脱口而出,“我想要写作。”威利心里被自己吓了一跳,他可从来没这么想过。只好硬着头皮交“作品”——不过是当年在印度教会学校时写的东西,好在朋友指点他模仿海明威,他自己又加一些好莱坞电影情节的东西。
  短篇小说集出版后,威利一直害怕来自全英国的书评,特别害怕关于印度人也能用英文创作的议论,但他的小说给他带来了爱情和婚姻。阿娜写信说她在他的书里“发现了许多的与自己生命中类似的时刻”并来大学与威利见面。——威利杂七杂八编造的故事居然得到真诚的认同。
  威利和阿娜结婚后来到妻子位于非洲莫桑比克的庄园,给妻子的家族庄园当监工。有了庄园,并不意味着有了心灵扎根的土壤。在殖民地,他们来往的大都是像阿娜一样既不属于葡萄牙又不属于非洲的混血儿,种姓的等级在非洲表现为种族的分野。
  威利在非洲十八年弹指一挥间,非洲的殖民统治已是日薄西山,革命和游击运动风起云涌,殖民者纷纷鸟散。威利也厌倦了“阿娜的英国男人”角色,决心离开阿娜,“我已经四十一岁了。我厌倦了过你的生活。”阿娜说,“是你要到非洲来的呀。”威利告诉她,“……当年我向你要求来非洲时,我很害怕。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学期末他们就要把我从大学踢出去,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维持下去。我一生中最好的日子已过去了,我却一事无成……现在即使我们去葡萄牙,那也还是你的生活。我已经躲藏得太久了。”
  离开非洲、离开阿娜的威利并非自己闯世界去了,而是到德国找他的妹妹。小说以威利向妹妹讲述自己非洲的生活结束。这就是威利的尴尬,他的半辈子都在离开、寻找、再离开、再寻找,但是他一直不是一个主动的追寻者,而是一个被动的追随者。他的讽刺还在于,他一次次地出发,但始终没有到达。
  
  3.非洲殖民者的病症
  在殖民地,威利他们来往的大多是像阿娜一样既不属于葡萄牙又不属于非洲的混血儿,按说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征服者和主人,但是他们似乎既不属于非洲,也不属于葡萄牙。库莱亚夫妇是大农场主,他们总是感觉大的灾难即将降临,所以为了防范,或者说保证总有一个“信封”的钱备着,他们在伦敦、纽约、瑞士各地存钱,但是当灾难来临,他们还是无法招架。库莱亚先生和殖民地的官员,“大人物”结交得以代理政府下达到各地区的钱款以及各种与外国产品供应商的联系,他们的钱来得很快,他们也显得很成功,但是“大人物”让他们做了交易不干净的替罪羊——“大人物”知道,要毁掉一个纯种葡萄牙人很危险,但是把库莱亚这样的二等公民拉下水做替罪羊很安全。此番折腾之后,库莱亚元气大伤,死在了伦敦——他的妻子不能理解,因为他们一直以为钱多了人就不会死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