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情动于中,韵味无穷

作者:蒲日材




  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鱼一水都成为体道怡情之观照物,自然景物高度主观化、心灵化了!他们尽情地体验着人与自然相交相亲的乐趣,世俗的纷争忘掉了,个体有限生命得到超越了!自然蕴含了对个性、气质、自由、人格的追求,不仅如此,再进一步,生机勃勃的自然万物往往还是生命的象征,是青春的再现。《言语》88载: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顾恺之在回答何为“山川之美”时用的这一系列极富表现力的词语:竞、争、其上、兴、蔚,这不正是对人生命力的赞美吗?这其中包含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期待。所以在人们生命的尽头,往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的眷恋: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尤悔》3)
  据刘注,陆机兄弟曾在“有清泉茂林”的华亭别墅居住十余年,华亭鹤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临刑前,陆机不免想起了潜意识里最为牵系的山林趣味,然而一柄屠刀将隔断人与自然的神交。“华亭鹤唳”既是对入洛的伤情追悔,也是对生命即将消失的无尽哀叹。
  
  “博学工书,能射善棋”:执著的艺术痴情
  
  魏晋士人重情,还表现在对艺术一往情深的执着追求。“东汉中叶以降士大夫多博学能文雅擅术艺之辈”,魏晋士人在文学、音乐、书法、画画、射艺、棋艺等领域都取得极高的成就。子敬好琴(《伤逝》16)、阮籍善啸(《栖逸》1)、韦诞能书(《巧艺》3)、袁宏文章绝丽(《文学》88刘注)、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巧艺》10)、羊忱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巧艺》3)、顾恺之不仅画“有苍生来所无”(《巧艺》7),而且文学上也能出口就形容建筑之美(《言语》85)……可以这样说,魏晋士人艺术修养之深已超越前人。
  在“人的觉醒”社会思潮下,魏晋士人自觉地把艺术作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一部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如痴如醉如狂。姿容极美风度翩翩的卫玠总角时因为思考问题不得竟至成疾,让乐广赞叹道“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文学》14);顾恺之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文学》98刘注),其痴尤不可及;而嵇康在临死前仍不忘要弹上一曲《广陵散》: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雅量》2)
  在嵇康的心目中,肉体是可以毁灭的,但艺术生命却是永恒不灭的,对艺术的追求至死不渝!
  正是因为有了对艺术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他们对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深刻体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顾长康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巧艺》14),“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巧艺》13),是对画画传神论的感悟。对文学亦然,所谓“正在有意无意之间”(《文学》75)、“无可无不可”(《言语》72)等都是在文学本质上超出前人的新的探讨和结论。于是一些新的美学名词就产生了,如神骏、神明、清朗、风神、风流、风度等。
  非常难得的是,魏晋士人把这些艺术精神,贯穿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散发出一种诗学精神,人生艺术化了: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任诞49》)
  王、桓二人都善于音乐,二人相遇,不问出身地位、不问姓名职业,甚至不交一言,纯以笛声会友,在音乐中作会心的交流。音乐成了交流的手段,在不发一言的对笛艺的欣赏中心灵上得到了沟通。在对艺术的无限追求中,完成了自身人格的塑造。
  表达人之真情实感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文学感人与否的关键所在。《世说新语》高举“任情”大旗,一方面反抗封建礼教,一方面构造自己人格。无论是生命之情、人伦之情、自然之情还是艺术之情,都一往情深,开拓了情感生活的无限天地,意义深远。冯友兰说:“真风流底人,必有深情”,情已是魏晋风度构成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正是因为有了情这股激流涌动其中,《世说新语》发出了动人魅力,韵味无穷!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蒲日材(1972-),广西岑溪人,贺州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A].美学散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李泽厚.美的历程[M].美学三书 [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冯友兰.论风流 [A].冯友兰选集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