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悲剧意识
作者:杨大亮 张 军
结语
海明威笔下的“英雄”,也体现出的东方悲剧人物的群体特征,东方悲剧作品特别强调人物身上的群体意识和道德特性。海明威后期作品的主要人物,像乔丹,桑提亚哥性格中,人类的、群体的因素特别浓厚,这和前期的西方式的个人奋斗的失败感有明显的不同。这里,东方悲剧的人伦色彩还是很浓的。
贝茨曾经说,海明威“在貌似粗硬枯燥的文风外壳下,流动着极其深沉的节奏,宛然炽热的火山熔岩”。这一“火山熔岩”的控制,所取及的含蓄蕴藉,一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海明威将这些“极其深沉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炽热的火山熔岩”,即他的丰富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借助“八分之一”表现出来,使“八分之七”有无穷的丰富性。这样,存在于“冰山”原则“八分之七”中的悲剧意识,就在“冰山”原则的“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的有机结合中完满地显现了出来。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杨大亮,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评论与翻译;张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化与翻译。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M].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40.
[2]Scott Donalson.Ernest Heming way[M].uk Cam-bk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Larry Philips.Evnest Heming way on Writing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 1999.
[4]Wang Shou yi.Heming way's Linguistics Style and Art[J].Foreign Languago 2 no48 April-41-45 1987.
[5]刘海平,王守仁 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王长荣译.美国文学周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