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战争是仁慈的吗?

作者:王秋生 郭 瑞




  在第二、四节中,不同于第一、三、五节中的特写镜头,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更加常见的战争意象和场景,如战鼓、军旗和尸横遍野的战场。第二节中的“隆隆但嘶哑的战鼓声”是一个颇为生动的意象。设想连战鼓都被擂得嘶哑了,更何况冲锋呐喊的战士们,由此可见战争的旷日持久。glory 是个双关语,一方面它的意思是“荣誉”或“荣耀”,指战士为能走上战场、冲锋陷阵而引以为荣。另一方面,Old Glory(星条光荣)又是美国国旗的别称,即战士背负着为国捐躯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第四节中战旗的意象也有着特殊意义。美国历史上好多旗帜上印有鹰的图案,包括军旗。众所周知,秃鹰是美国的国鸟,象征着勇猛、力量和胜利。但秃鹰的头顶长着白色的羽毛,而非诗人所说的红色和金黄色羽冠饰顶。这里,诗人很有可能运用了诗的破格,以达到一种特殊的目的。因为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是一个贬义相当强的词,会使人联想到“火”和“血”,它象征着残暴、流血;而金黄是皇家气派的象征。因此诗人这里的用意可以理解为英勇的士兵甘愿为统治者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应该看到,整首诗克兰强调的是垂死的战士们及其亲属所经受的心理痛苦,而非强调战士们的英勇或爱国行为。对那种纯粹为了实现个人的英雄梦而参军的战士,克兰持的是一种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多种意象的运用使这首看似相对简单的诗歌变得相当有深度。在克兰简明的、轮廓鲜明的描述和集中描写世界的“客观现实”方面,他影响了包括洛维尔和威廉姆斯在内许多现代意象派诗人。
  
  四、自由的诗体
  
  克兰的诗写法自由,不落传统之窠臼。在语言风格方面,该诗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结构和措辞。第一、三、五节的结构相似,语言近似于日常用语,而第二、四节的结构一致,语言则加以修饰或夸张,而且运用了一些诗歌传统,比如尾韵。克兰对自由体的尝试为意象派诗人以及早期现代派诗人奠定了基础。
  
  五、宿命论哲学
  
  克兰那带有自然主义特色的宿命论哲学,在他刻画战士们的死亡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在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孤独、恐惧、愤怒地死去。在克兰看来这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认为“他们生来就是为了操练和阵亡”。一是由于战争的残酷性,二来是由于浪漫英雄主义情结的驱动。战争越是残酷,战士们当英雄的欲望越是强烈,他们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或许也是克兰奉劝阵亡战士家属莫伤悲的另外一个原因,即他认为当战士们走上战场的那一刻,危险和死亡便开始与他们为伍。这种能够预见到的死亡,何必为之过分伤悲呢?当然,战士们最大的愿望还是能够既建得功勋,又保全性命。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弗莱明那样好的运气。战士们成就个人英雄梦想之日往往就是其亲属们伤心欲绝之时。这便是战争带给他们的宿命。当然诗人把部分战士的想法和命运强加于所有战士难免有偏激之嫌。
  美国著名诗人卡尔·桑德堡在其《 给死去的意象派诗人的信 》一诗中写道:“斯蒂文·克兰:战争是仁慈的而直到你来前我们不知道战争是仁慈的。”由此可见克兰在《 战争是仁慈的 》一诗中所塑造的意象已深入人心。但事实上又有哪次战争堪称仁慈呢?任何一场战争都很难避免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的后果。任何战争,哪怕只有一个战士阵亡,对其家属来讲,那种伤痛都是永远无法愈合的。如果抛开诗歌的历史背景不谈,而把诗人描写的战争看作是所有战争的一个缩影,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诗人的对残酷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战士及其亲属的同情超越了国界,因为他看到由战争引起的苦难是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克兰写下这首诗,是希望人们认识到战争的野蛮残酷,希望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在局部冲突不断的今天,这首作于一百多年前的诗仍有着其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王秋生,博士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郭瑞,硕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