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暴风雨》中的反讽和象征艺术研究

作者:王庆勇




   情境反讽是指一个动作或情况的结果与人们预料的极其不同。文中的情境反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卡莉丝特的身份和行为之间出现了背离。在暴风雨即将爆发之时仍专心致志做针线活的卡莉丝特在读者的心目中显然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行为无可挑剔。但是,正是这么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下意识地一步步将昔日的恋人引向自己的卧室——那个微暗而神秘的房间。第二,卡莉丝特的退与进的意义完全颠倒,表面的退后实际上是主动的进攻。从表面上看,艾尔西从来到卡莉丝特的屋檐下要求避雨开始,就扮演了拉康所说的凝视者(the gazer),而她则成了被凝视者(the gazed)。⑥凝视者固然是控制者的形象,是主体,但是被凝视者的地位和作用却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是被动的客体和被控制者,而是兼具凝视者和被凝视者两种身份。且看她的外表:她“比五年前结婚时丰满,但活力丝毫未减。那双蓝色的眼睛一如从前,能将看到的一切都融化掉;金黄的头发让风和雨弄得有些凌乱,贴在脸庞两侧”。显然,这副样子与其说是被凝视者的形象,倒不如说是引诱者形象。丰满的身材、四射的活力、狂野的金发——这一切刺激着旧日恋人的每一根神经,激起他强烈的欲望。卡莉丝特从餐厅退到客厅并最终退到自己的卧室,表面看来似乎是自然界的暴风雨和艾尔西共同紧逼的结果,其实不过是她无意识的行为,或者说潜意识希望的事情。第三,卡莉丝特和艾尔西激情过后,不敢沉入睡乡,而是迅速告别,说明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和严重后果。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分手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无限的满足感,丝毫没有流露出羞愧、悔恨之意。第四,两个家庭在“暴风雨”之后显得更加美满幸福,夫妻彼此关爱有加,而不是像读者所期待的那样出现吵闹或者离婚——“暴风雨”显然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第五,叙述者在第二部分结尾写道,卡莉丝特的丈夫和孩子带着买到的小虾回到家中,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准备就餐之时,他们不停地大笑,笑声传得很远,艾尔西家的人都能听到(艾尔西骑马到她檐下避雨,可见两家之间有段距离)。但是,通过上下文可以看到,只是全家一起进餐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兴快乐的事情值得这番大笑。他们如此大笑,似乎有些做作,掩盖在笑声背后的很可能是生活和婚姻的空虚和平淡无聊。作者通过一系列情境反讽,利用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挫败读者的阅读期待的同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结构反讽指作品的某一结构特征从整体上传达出双重含义,这种反讽通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天真的主人公”或者“天真的叙述者”等面具人物之口讲述故事,而与此同时聪明的读者领悟到了作者暗含的意图。文中的结构性反讽是通过模仿莎士比亚的悲剧结构体现出来的。小说由五部分构成,安排的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每人各取所需,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心里都很满足。但是,故事的最后两部分短小得完全可以合成一部分。作者似乎是有意将作品拉长为五个部分——对此,故事的叙述者似乎并不知情。其实,这是作者在结构上做文章,利用互文性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全部是五幕剧——暗示读者,不要仅仅把文章当成喜剧来读,要透过表面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看到生活背后悲剧的本质。
   戏剧性反讽指读者意识到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不知道的事情。小说的戏剧性反讽在故事的结尾才体现出来。暴风雨过去了,一切归于平静,两个家庭十分幸福。两家都成功躲过了两场风暴的袭击,夫妻更加珍惜彼此,这边家庭是柔情蜜意,那边夫妻是鸿雁传情,互相关爱之情充溢字里行间,一切是那么美好!然而,读者掩卷沉思,似乎觉得少了点什么。深陷于平淡而琐碎的婚姻生活中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妻子和丈夫真的很幸福么?暴风雨之后,一切都已经改变。自然界的暴风雨既有破坏性作用又有建设性作用;那么,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暴风雨过后又当如何呢?有谁能阻挡暴风雨的到来?有谁敢保证自己的家庭每次都能躲过暴风雨的袭击而安然无恙?更重要的是,又有谁不在一次次地渴望“暴风雨”的来临?读者和作者一边祝福这两个被幸福感包围着的家庭,一边悲哀地看到:人类潜意识中的自我——人性中最深层的那部分——始终苦苦挣扎在与外部世界的抗争中。
   以上四种反讽从不同层次——修辞、叙述、结构和功能层次为小说增添了超群的艺术魅力,使作品意味隽永,同时显示了肖邦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促使读者对人性中“本我”的一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结语
  
   肖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正是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巧妙的反讽,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对“通奸”的界定,挖掘出人性中暴风雨般的激情和性渴求,复活了隐藏很深并一直被压抑着的“本我”。通奸与激情、传统与反叛、表面与深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张力压迫和召唤着读者,使他们在阅读时注意到,肖邦对人性的挖掘并非限于许多批评家特别是女权主义者所说的“唤醒了妇女的性意识和独立的精神”,其实,对深度人性的开掘或许才是肖邦的用意所在。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王庆勇,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①⑤ 凯特·肖邦:《暴风雨》,《文学导论》,第257页-第261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 Robert Wilson, “Feminine Sexuality and Passion: Kate Chopin’s ‘The Stor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ctober 22, 1992.
  ③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杨韶刚等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第18页。
  ④⑦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p.134-136; p.317.
  ⑥ Jacques Lacan,Seminar One: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September 1, 1988, pp.314-34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