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暴风雨》中的反讽和象征艺术研究
作者:王庆勇
结构反讽指作品的某一结构特征从整体上传达出双重含义,这种反讽通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天真的主人公”或者“天真的叙述者”等面具人物之口讲述故事,而与此同时聪明的读者领悟到了作者暗含的意图。文中的结构性反讽是通过模仿莎士比亚的悲剧结构体现出来的。小说由五部分构成,安排的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每人各取所需,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心里都很满足。但是,故事的最后两部分短小得完全可以合成一部分。作者似乎是有意将作品拉长为五个部分——对此,故事的叙述者似乎并不知情。其实,这是作者在结构上做文章,利用互文性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全部是五幕剧——暗示读者,不要仅仅把文章当成喜剧来读,要透过表面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看到生活背后悲剧的本质。
戏剧性反讽指读者意识到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不知道的事情。小说的戏剧性反讽在故事的结尾才体现出来。暴风雨过去了,一切归于平静,两个家庭十分幸福。两家都成功躲过了两场风暴的袭击,夫妻更加珍惜彼此,这边家庭是柔情蜜意,那边夫妻是鸿雁传情,互相关爱之情充溢字里行间,一切是那么美好!然而,读者掩卷沉思,似乎觉得少了点什么。深陷于平淡而琐碎的婚姻生活中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妻子和丈夫真的很幸福么?暴风雨之后,一切都已经改变。自然界的暴风雨既有破坏性作用又有建设性作用;那么,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暴风雨过后又当如何呢?有谁能阻挡暴风雨的到来?有谁敢保证自己的家庭每次都能躲过暴风雨的袭击而安然无恙?更重要的是,又有谁不在一次次地渴望“暴风雨”的来临?读者和作者一边祝福这两个被幸福感包围着的家庭,一边悲哀地看到:人类潜意识中的自我——人性中最深层的那部分——始终苦苦挣扎在与外部世界的抗争中。
以上四种反讽从不同层次——修辞、叙述、结构和功能层次为小说增添了超群的艺术魅力,使作品意味隽永,同时显示了肖邦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促使读者对人性中“本我”的一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结语
肖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正是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巧妙的反讽,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对“通奸”的界定,挖掘出人性中暴风雨般的激情和性渴求,复活了隐藏很深并一直被压抑着的“本我”。通奸与激情、传统与反叛、表面与深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张力压迫和召唤着读者,使他们在阅读时注意到,肖邦对人性的挖掘并非限于许多批评家特别是女权主义者所说的“唤醒了妇女的性意识和独立的精神”,其实,对深度人性的开掘或许才是肖邦的用意所在。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王庆勇,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①⑤ 凯特·肖邦:《暴风雨》,《文学导论》,第257页-第261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 Robert Wilson, “Feminine Sexuality and Passion: Kate Chopin’s ‘The Stor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ctober 22, 1992.
③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杨韶刚等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第18页。
④⑦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p.134-136; p.317.
⑥ Jacques Lacan,Seminar One: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September 1, 1988, pp.314-34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