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论越地自然文化环境对周作人思想性格的影响

作者:潘付云




   水给予周作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曾这样表述人与水的关系:“身边四面都是河港,出门一步都是用船,一层薄板底下,便是没有空气的水。我们暂时称强便只在水上的一刻。而一生中都是时时刻刻都可以落到水中去……”⑤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周作人甘冒风险,不怕困难的性格特征,也使他萌生了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思想。把握时机,为自己的生存和幸福争取最大限度的可能,敢于和善于迎击艰难困苦,趋利避害,牢牢地把握此刻、现在,步步为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处身于“时时刻刻都可以落到水中去”的环境中的周作人的基本的人生态度,它并且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
   越地自然文化环境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因雨而生的种种特质。浙江一带多雨,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周作人对雨有着独到的情感体验和哲理认知。年少时坐在上坟船中“听雨声打篷”⑥的经历给周作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唉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正是故乡的雨所具有的这种“梦似的诗境”⑦才使周作人在1950年发出由衷的感叹:“我觉得雨还是故乡的好!”⑧的确,故乡的雨曾给周作人以无穷的慰藉,他生性孤独的心灵从雨中得到无限的滋润。1902年8月,周作人初到南京就在日记中写道:“吾乡雨极多,故一闻雨声,不觉神爽,殊不可解。”可见他对故乡的雨情感依赖之一斑。
   周作人喜欢雨。雨带给周作人以欣悦和颖悟,使他在欣赏雨,体味雨时更深入更隽永地思考人生。我们认为,周作人性格中那种强烈的自省意识,同他在多雨的故乡的生活经历有关,无论是居家还是旅行,迷蒙空灵,似真似幻的雨氛围为周作人创造了谛听自己心跳的机会,使他静静地体味人生,细细地咀嚼生活中的幸与不幸,思绪翩翩,因而养成了他性格中作为思想家的素质。周作人强烈鲜明的自省意识即使在以善于自省著称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也是极突出的。他的关于自己的文字总是带着明显的自省、自责和自嘲,这和在多雨的氛围中养成的思维习惯不无关联。
   周作人喜雨又苦雨。雨作为创造力的表现给周作人以精神的感召和激励,助长了他性格中的进取气象。雨作为大自然的真实性情,被周作人理想化为自由、个性的挥洒,呼唤着他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把握。然而,雨带给周作人的更多的是一种苦,一种精神求索与心灵扣问的苦。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思想与实践的矛盾,个性生命的渺小和所意识到历史使命的重大之间的悬殊距离使这种精神求索苦而又苦。周作人的独特之处也许在于,他极其谨慎这种人生况味,这种“苦”正是他在“沙漠”中行走所要极力追求的一种情趣和意味。对于周作人而言,无论是从雨中感到“萧寂”还是觉得“好玩”⑨,都是一种人生或思想境界;这种“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盐”。因而,他的自省在相当多的时候又是一种认真或虔诚的“不求甚解”,和雨的似真似幻的特征极其相近。在事实上,这种思考的最终的“解”也许永远不可能出现。
   周作人不仅以《雨天的书》作为他第二本散文集的名称,而且以“苦雨斋”命名他的住舍。在他读书写作会客的屋里,“挂着那幅满幅雨气的‘苦雨斋’横幅”⑩。对《雨天的书》,朱光潜当年这样评说:“除《雨天的书》这本短文集找不出更恰当的名目了。”“这书的特质,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是简洁……”尽管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着重在文章,但所谓的“清”“冷”“简洁”也正是周作人自身所具有的性格要素,而这一切都是和雨所特有的风致分不开的。尽管后来的周作人离开了多雨的故乡,但青少年进代由雨的影响形成的性格底质还是作为他性格的基调贯穿于他的一生。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辑录出版了一本周作人散文集,题为《雨中的人生》,编者称“周丰一先生和张锬芳女士也特别赞同以‘雨中的人生’为本书书名”。可以说周作人的一生正是“雨中的人生”。
   “水文化”“雨文化”以强烈的渗透力浸润着周作人,伴随着他生命流程的始终,影响着他于人于事于环境的基本态度,形成了他柔顺、和婉、中庸的性格。它们给予周作人以多方面的人生启示和引导,使他能以中和的人生态度面对一切。所有这些都成为他性格的底质和基调。尽管遭遇过种种人生变故,承受了无数的生活风浪,但这种底质和基调并未改变或背离。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潘付云,河南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
  
  ① 见周作人《辛丑日记》。
  ② 《看云集·水里的东西》。
  ③ [汉]袁康《越绝书》卷四。
  ④ 《风雨谈·北平的春天》。
  ⑤ 《周作人回忆录·西兴渡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⑥ 《亦报小品文·北京的春雨》。
  ⑦ 《雨天的书·苦雨》。
  ⑧ 《亦报小品文·夜航的船里》。
  ⑨ 《立春以前·雨的感想》。
  ⑩ 康嗣群:《周作人先生》,收陶明志编《周作人论》,北京书局,1974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