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祈求救赎的绝望心灵
作者:梁竞男
摘 要:《隐现》是穆旦创作于1947年8月的一首长诗。诗歌以凄厉的语言展现了他这一时期独特而引人深思的精神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怀抱着破碎、绝望心灵的人向主祈求救赎,祈求主使他从这世界的混乱、精神的破碎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文章对《隐现》做了详细的文本解读,又从背景上进行解读,认为它的创作有具体的现实原因,同时又是对人的存在的一种焦虑,向宗教寻求拯救。由于信仰的不纯粹,诗中的焦虑到最后并没有得到解除。
《隐现》是穆旦创作于1947年8月的一首长诗,初刊于1947年10月26日的《大公报·文艺》(天津版),现收入《穆旦诗全集》。《隐现》以凄厉的语言展现的是诗人这一时期独特而引人深思的精神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怀抱着破碎、绝望心灵的人向主祈求救赎。他祈求主使他从这世界的混乱、精神的破碎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他的绝望是如此深重,几乎呼天抢地。面对这无法承受的黑暗,诗人转向了主。宗教是无可救赎的救赎。《隐现》所表现的既是穆旦个人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亘古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即当人陷入精神困境时,对于世事的悲怆怀疑,对于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对于出路的追寻。《隐现》以怎样的形式表达了这一主题?诗人又为何会有如此深重的苦闷?诗评家谢冕在《一颗星亮在天边》中认为,“《隐现》是迄今为止很少被人谈论的穆旦最重要的一首长诗”。《隐现》的很少被人谈论应该与它的晦涩难懂有关。本文将试对这首诗做详细解读。
一、诗歌文本解读
诗的扉言写道:“让我们看见吧,我的救主。”这仿佛是一个苦难的灵魂用颤抖之音说出的话。一幅画面在我们的想象中呈现:晦暗而空静的教堂里,心灵潦倒的抒情主人公,双手合十,跪在耶和华的神像面前,心灵中奔涌的绝望和痛苦压迫着他,他用颤抖之音,满怀悲怆与渴望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舒缓、忧伤而抑郁的音乐也在这时响起,他要开始他的细诉。扉言中的“我们”,说明他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而且是全体的人。
1.《宣道》
如果把《隐现》看做是一部表现主人公内心挣扎与痛苦的诗意抒情剧,那么《宣道》是这抒情剧的第一幕。在这一幕里,主人公向主倾诉他的内心,是悲观绝望之歌。
第一节,诗人向主诉说的是人在世间的处境。诗人的意思说:人是在一段迷失的路途上,人存在于一段时间,星光和日光闪过一下就再也不见了,人是摸索在暗夜里;身外纷乱的种种扰乱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哭,使我们笑,使我们忧心;我们追求或满足,一切来诱惑我们,使我们陷入苦恼和迷乱。接下来,诗人写道:“在我们从不能安排的方向”,主给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境遇,“有一时候山峰,有一时候草原,/有一时候相聚,有一时候离散,/有一时候欺人,有一时候被欺,/有一时候密雨,有一时候燥风,/有一时候拥抱,有一时候厌倦,/有一时候开始,有一时候完成,/有一时候相信,有一时候绝望。”这即是说,我们一切的一切都是主的安排。
第二节,诗人向主倾诉的是他对于人的历史及人的作为的看法,认为一切都是循环和重复,让人厌倦。诗的开始写道:“主呵,我们摆动于时间的两极,/但我们说,我们是向着前面进行,/因为我们认为真的,现在已经变假,/我们曾经哭泣过的,现在已被遗忘。”这是说,我们以为我们是向着前面行进,向着历史的方向,并为此而奋斗,但后来我们发现了欺骗,发现了努力的白费,觉得我们的路不过是那曾经有过的路的重复和循环。诗的结尾又写道:“以色列之王所罗门曾经这样说:/一切皆虚有,一切令人厌倦。/那曾经有过的将会再有,那曾经失去的将再被失去。/我们的心不断地扩张,我们的心不断地退缩,/我们将终止于我们的起始。”这讲述的是看透人生的虚空之感。这节诗较上一节在情感上更为苍凉和悲怆,长的句式和变化中有重复的章法,使人感觉到诗人情感压抑中的起伏,并有苦涩的宽广恢弘之感。
第三节,诗人向主倾诉的是他对于人的生命过程的看法,意味仍然是悲观而痛苦的。诗人写到了人的出生和死亡:“在一条永远漠然的河流中,生从我们流过去,死从我们流过去,血汗和眼泪从我们流过去,/真理和谎言从我们流过去,/有一个生命这样地诱惑我们,又把我们这样地遗弃。”生命中的一切,包括这生命,既然注定要流过去,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诗人悲痛地写道:“所以我们说:/我们能给出什么呢?我们能得到什么呢?”诗人认为生命的过程也是痛苦:“我们是我们的付与,在我们的付与中折磨,/一切完成它自己;一切奴役我们,流过我们使我们完成。”最后,诗人认为,如果有什么奇迹出现,那是按主的意图来实现。这节诗也是高亢的质问和没有答案的追寻,情感是悲怆而激动的,内在的滋味是苦涩的。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宣道》这三节诗与《圣经》中的《传道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传道书》表达的是看透人生的情怀,虚空是主调,最后归结为敬畏神明。在意蕴上,《宣道》与《传道书》非常相似,并且《宣道》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在意象和语句上对《传道书》也多有袭用。因此,可以推测,穆旦写《宣道》时,大概受了《传道书》的影响。并且,诗的这一部分被命名为“宣道”,大概也源自于它与《传道书》的关系。
2.《历程》
《历程》是《隐现》的第二部分,由《情人自白》《合唱》《爱情的发见》《合唱》组成。这是《隐现》这部诗意抒情剧的第二幕。在题记式的开头里,诗人写道:“在自然里固定着人的命运/当人从自然的赤裸里诞生/他的努力是不断地获得/隔离了多的去获得那少的/当人从自然的赤裸里诞生/我要指出他的囚禁,他的回忆/成了他的快乐。”这里抽象的诗句所讲述的,应该是《旧约全书》中失乐园的故事。亚当和夏娃被主赶出了伊甸园,从此凡俗的人诞生。诗的这一部分被命名为“历程”,所指的大概就是人从伊甸园到尘世之后的历程。
(1)情人自白
这是这一幕的第一场,抒情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向情人倾诉他痛苦的绝望体验:“坐在崩溃的峰顶让我静静地哭泣。”
第一节写道:“全是不能站稳的/亲爱的,是我脚下的路程;/接受一切温暖的吸引在岩石上,/而岩石突然不见了。”这是一种绝望的心理体验。诗人接着写了人成长过程中由欢喜到绝望的历程,当人成年而看清了这个世界,他的感受是:“坐在崩溃上让我静静地哭泣。”
第二节突出的是战争给人带来的幻灭和绝望之感。它的背景是,抗战终于结束了,但紧接着却是内战。诗人写道:“没有喜的内心不败于悲,也没有悲/能使我们凝固,接受那样甜蜜的吻/不过是谋害使我们立即归于消隐。”这是说,残酷的现实使我们只能以“哀莫大于心死”的态度来生活,而不敢抱有任何喜悦和幻想。诗接着写道:“那每一伫足的胜利的光辉/虽然胜利,当我终于从战争归来,/当我把心的疲倦呈献你,亲爱的,/为什么一切发光的领我来到绝顶的黑暗,/坐在崩溃的峰顶让我静静地哭泣。”这所表达的正是抗战终于结束,但紧接着却是内战给诗人带来的极端绝望幻灭之感。
(2)《合唱》
这是这一幕的第二场,主人公隐退,抒情的圣洁的歌声出现。歌声进一步抒发主人公的心声,对他同情又咏叹。歌声的主旋律是:“如果我们能够看见他。”“他”指的是主。
诗的第一节写道:“如果我们能够看见他/如果我们能够看见/我们的童年所不意拥有的/而后远离了,却又是成年一切的辛劳/同所寻求失败的”。这说的是人离开伊甸园后却再也不能回到伊甸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