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失乐的伊甸园
作者:胡龙青
三、新移民女性的爱情困境
新领地是政治与改革的中心,固然其动荡与变化的局势阻碍了女性获得真正的爱情,那么作为自由职业者的新移民女性应该能拥有一份平凡安稳的爱情吧。马赫士与舒芭是非洲新移民代表,都有着非常体面优秀的外表,他们彼此相爱,然而舒芭的家人不同意他们相爱结婚,扬言要杀死马赫士,泼硫酸让舒芭毁容,他们二人只好躲到这局势动荡不安的河湾来。河湾经济的颓废和生活的艰苦萧条让他们无奈;男女关系的混乱让马赫士从吃惊到见惯,而他本人是“出淤泥而不染,坚守自己的阵地”;族人叛乱时杀人如砍木头的场景让马赫士震惊与恐惧。舒芭因为自作主张地嫁给了马赫士而随其躲到非洲,一直生活在恐惧、压力与害怕之中。她害怕家人的追杀,害怕非洲陌生人的野蛮。她说:“萨林姆,我这一辈子都荒废了。你不会想象到我这一辈子是怎么荒废掉的。你不知道我呆在这里是多么担惊受怕。你不知道我听说你来的时候有多恐惧,你不知道我一听说镇上来了陌生人就有多害怕。你知道,我不得不害怕所有人”。美丽而可怜的舒芭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却不得不躲到河湾处整天生活在恐惧、压力与害怕之中,自怜自闭,与世隔绝,不敢与人交往。后来,因为父亲去世,舒芭在回家奔丧时,将过氧化氢当做面霜搽脸,导致脸部破相,为舒芭的痛苦雪上加霜。从此,舒芭走进了无尽的痛苦黑暗中,她整天躲在家里,什么地方也不敢去,只有晚上偶尔出去走走。她害怕见人,更害怕家人又会来追杀或毁容。他们就这样和外界完全脱离了联系。一对有着体面外表和尊贵身世背景的夫妻,现在只有孤零零地呆在缺食、缺水、缺电、缺汽油的非洲河湾小镇,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背景。他们陷入了日渐腐烂败坏的生活。本应幸福美满的美丽女性舒芭却遭受如此不幸,在爱情的困境中挣扎,进一步深化了小说悲观的主题。
新移民女性的另一代表是小说中纳扎努丁的女儿凯瑞莎。她本是位可爱的姑娘,有一个生意上不算失败的父亲,还靠父亲幸运地脱离了非洲而去了英国。她也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一份较体面的药剂师工作。这样的高雅、可爱、独立的知识女性又移居到了西方国家——英国,小说中唯一比较幸运的一位女性,却也没有得到一份真正的爱情。主人公萨林姆因为和凯瑞莎的父亲纳扎努丁关系很好,又想接手纳扎努丁的商店和业务代理,因而答应了和纳扎努丁女儿的婚事。其实,萨林姆接手纳扎努丁的生意只是为了逃离他的家庭和社区。他与纳扎努丁的女儿婚事承诺并非真正的爱情,不过是走投无路时的靠山和港湾。萨林姆认为纳扎努丁的女儿家境和她自身的条件不错,是不错的结婚对象,他也挺喜欢她,但只是把她当成他自己家里的人一样来喜欢。他知道和她结婚容易得不能再容易,但又感觉和她结婚压抑得不能再压抑。当纳扎努丁开有轧棉厂的乌干达出事了后局势又恢复正常时,萨林姆说:“那里的局势不久就恢复正常了。但是我开始对纳扎努丁和他的家庭感到害怕,我也不再认为娶他的女儿是正确的家庭义务。这种义务只是让我感到压抑,我索性把它抛到脑后,决定不到万不得已就不作考虑。”其间,他和很多非洲本地女人逢场作戏过,又经历过对耶苇特从仰慕征服到失望的偷情过程。最后,萨林姆在非洲实在呆不下去了,他给纳扎努丁写了封信,没有说明目的,直接去了英国——他走投无路时的婚姻靠山和港湾。他说:“我就在这种冷漠和不负责任的情况下——和纳扎努丁所说的格拉斯特路上的众人一样——和凯瑞莎订婚了。”凯瑞莎的爱情和婚姻也就这样在无奈的现实里成为了跳板。
奈保尔从始至终一直没有给予读者希望,《河湾》的结尾呈现给读者的仍然是黑暗中毁灭的景象。小说的末尾,费尔迪南说,他们都在干等着,在等死,大家内心深处都知道。他们在被人谋杀。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所以每个人都变得这么狂热。大家都想捞一把就走。但是往哪里走呢?这就是令人绝望的原因所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失去了可以回的地方。在这样情境下,人们对于女人也是捞一把就走,谈不上真正的爱情,有谁能静下心来给予女人一段爱情。《河湾》中的所有女性都在或没有爱情或在爱情中困惑、挣扎。
《河湾》出版的当年《纽约时报书评》就写道:奈保尔“以复杂纠结的角度,探讨那些不幸国家中发生的事情,这些国家才摆脱蛮荒落后的部落生活和殖民统治,却仍未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福祉”。《河湾》中的两性关系与政治文化始终纠缠在一起。如此,读者才撼心动魄地意识到发生在边缘世界里的遽变与创伤,才如此深刻地认识到革命与解放的肤浅,以及整个社会文明与精神的脆弱与虚妄,以爱情为生命的女性更谈不上获得真正的爱情。《河湾》中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身份女性爱情的困境与悲剧,从侧面突出了《河湾》中悲观的主题,河湾的居民们注定要在文化的冲突与文明的创伤中历尽磨难。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胡龙青,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学翻译。
参考文献:
[1] [英国]奈保尔. 河湾[M]. 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 高照成. 从《河湾》看奈保尔的历史与文化观[J]. 苏州大学学报, 2004.
[3] 李瑞华. 边缘的历史与历史的边缘——读奈保尔的《河湾》[N]. 中华读书报,2002.
[4] [英国]奈保尔. 印度:受伤的文明[M]. 宋念申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