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蒲松龄科举观成因探析

作者:张清法




   许多学者把清代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统统归罪于科举制度,这实际上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再好的制度要靠人去执行,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因为科举制将个人和集团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竞争,集中到考场上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知识的竞争中来,因此,许多人会挖空心思企图破坏这一公平的制度,期望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挤入仕途。但是,不能以为考试作弊现象就怪罪考试制度本身。此外,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关系强大,人际关系复杂,无论采取何种取士制度,都可能出现舞弊现象。科举制度是最为刚性的选才制度。如果没有这道关口,历代官场不知会腐败多少倍。有人把科举的舞弊看做是科举制度的腐败,这实在是不客观不理智的,科举中的行贿、衡文不公,实际上与那个时代的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哪个朝代最高统治者腐败了,昏庸了,政治就黑暗了,科举就会出现更多的衡文不公和营私舞弊。
   蒲松龄对科举的批判,多是乡试考官,而对童生试和会试批判较少,这带有一定地域的局限性。也许他那个地方的乡试考官比较昏庸一些,而其他地方的乡试考官则可能不同。
   科举在运行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这是不容置疑的。例如,科举不限年龄,造成一些读书人一生追求功名利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轻视劳动,不事农桑,皓首穷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有的一旦中举,高度兴奋,成为精神病人,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和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但是总体来说,科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学者罗志田在《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说:“科举制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上及官方之政教,下系士人之耕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流动之中。”{12}此说很有道理。行文至此,对蒲松龄的科举观可作如下总结:一是蒲松龄的科举观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掺杂着个人情感,有失公允。二是他对科举的态度是既欣羡热望,又怨恨诅咒。不过,他诅咒的是乡试考官的衡文不公,贪财受贿,而不是科举本身。对于科举制度,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它:科举取士使一批贫穷的读书人走入政界,参与国家管理,展示个人才华,制度是好的,执行上出现偏差,有时被坏人钻了空子。科举的功名利禄也错误地引导了一批读书人,使他们一辈子孜孜以求,轻视劳动,皓首穷经,范进、孔乙己就是典型的例子。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张清法,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①⑥路大荒·蒲松龄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②李树. 中国科举史话[M]. 济南:齐鲁书社,2004
  ③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④⑤蒲松龄著,任笃行辑校,聊斋志异(全校会注集评)[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⑦⑧蒲松龄·蒲松龄集:第2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⑨王德昭.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1984:6545.
  ⑩刘海峰. 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J]. 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9-21.
  {11}李铁. 科场风云[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75.
  {12}罗志田. 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 中国社会科学,2006⑴:1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