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超越“左翼文学”的樊篱

作者:陈俊松




   《伊甸之东》(East of Eden)是斯坦贝克晚期创作的关于善与恶的斗争的重要长篇。小说中查尔斯·特拉斯与亚当·特拉斯兄弟俩因父亲偏爱亚当而不和。亚当在父亲的强迫下入伍,服役两次后退伍回到家乡。后来他们兄弟俩遇到差点被妓院老板打死的妓女凯茜。当凯茜被救治好后,亚当与之结婚并移居加利福尼亚塞利纳斯谷地。凯茜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凯莱布和艾伦后出走重新堕落为妓女,并不久成为该妓院的老板娘。亚当偏爱小儿子艾伦,凯莱布为了报复而告诉单纯善良的艾伦,指责母亲凯茜过去当过妓女,现在又丢下了父亲重操旧业。这对艾伦是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在他记忆中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人,而且早已不在人世了。后来,艾伦应征从军以求解脱,不久战死。父亲亚当不久也中风瘫痪,在老佣人李(Lee)的劝说下亚当最终原谅了亚伯。《伊甸之东》集寓言、故事和抒情于一体,叙述了亚当和凯茜的恩仇记,描写了他们的一对孪生子的不和,借用了圣经中该隐杀死胞弟亚伯后迁居伊甸园之东的故事的原型,使得作者寄寓在其间的对人生、善恶的思考获得更为深刻、宏大的意义。
   《烦恼的冬天》(The Winter of Our Disco
  ntent)写的是主人公伊坦·郝雷在金钱的引诱下日趋堕落,在妻子儿女的煽动下产生了犯罪的念头,但又良心未泯,并没有付诸行动。后来他发现家里的人都有犯罪勾当,因深感道德沦丧而自杀身亡。通过郝雷烦恼的一生,作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尖锐辛辣地批判了美国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小说开局就别具一格,以“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定基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意在把主人公伊坦作为一个“基督”式人物来构思,表现他的受难和最后精神上的复活。斯坦贝克这种从宗教立场出发思考人性中善恶对立的道德主题加大了作品的容量,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长期以来,斯坦贝克的小说是被作为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左翼文学”来加以解读和评判的,评论界也通常认为他最优秀的作品是那些写于30年代的。斯坦贝克的小说也因此被简单地贴上“愤怒小说”、“罢工小说”、“抗议小说”等标签。我国研究者田俊武指出“提起约翰·斯坦贝克,我国学术界一般将他作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抗议’作家来看待,对他的作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庸俗化的社会批评,研究最多的作品是作家的《愤怒的葡萄》”⑨,方杰先生也指出 “斯坦贝克是一位始终没有受到学术关怀的作家,在对待斯坦贝克其人其作上长期存在片面性和简单化倾向”⑩。实际上,斯坦贝克30年代的小说是在当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其主题和题材紧扣社会现实,这正是他创作中现实主义倾向的体现。但从以上对他的主要小说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他的小说的解读不应只停留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尤其是对作家30年代以后创作的小说不应用带有偏见的眼光一概否定。其实,斯坦贝克是一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和普世情怀的作家,他在获奖演说中说道:“我认为,一个作家若对人的可完美性没有热烈的信念,便没有文学的使命与资格。”{11}他的小说中包含着大量的圣经隐喻,不仅为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大体参考框架,而且还使作品获得了深刻的隐喻性和象征意义。借用《圣经》中的大量隐喻,斯坦贝克的小说获得了远远超出“左翼文学”所能涵盖的、也更为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内涵。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陈俊松,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美国文学和现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①刘海平,王守仁 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三卷)[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62.
  ②③④⑤⑥⑦ 《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新修订标准版)[M].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 225,32
  4,448,(新约)27.
  ⑧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M]. 胡仲持译.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456.
  ⑨田俊武, 张成美.《每个人》.《圣经》和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74-78.
  ⑩方杰.荣辱兴衰六十载:国外斯坦贝克研究综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02(3):152-76.
  {11}陈映真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38[Z]. 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1: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