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注视着注视
作者:王立杰
(二)作为深层意旨的“看”
《断章》中作为动作行为的“看”牵引出读者对更为深邃的跨文化的“看”和“看”本身的深切体察。
1.跨文化的“看”
将作为个人的人与他人之间的“看”,推而广之,就成为族群间的“看”,国家间的“看”,文化间的“看”。而无论是在卞之琳所处的近现代还是在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当下,跨文化的注视无时、无处不在:在历时的维度上,当下文化对古文化的追索历世弥久;在共时的维度上,异文化之间的打量层出不穷——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近距离看美国》均属此列。事实上,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流、冲突与变迁都是在这诸文化之间的注视与探看中达成的。
2.看本身
事实上,只有通过对“看”本身的探察,才使我们有可能切近诗作中的“看”,抵达对其理解的本质深处,而与之相应的,作为动作行为的“看”,总是对“看”本身达成一种敞显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遮蔽。那么,要对“看”本身进行打量,就必须追问:“看”在何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看”?事实上,“看”可以达成自身要取决于作为其生物基础的眼睛、“看”的行为,“看”的结果——即“看”的意向性所指在何种意义上达成,而最为重要的是,“看”在其永恒的退隐中,在何种境遇中才能得以澄明与敞显,正如海德格尔注意到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被使用也最易被忽略的农鞋,在梵·高的笔下达成一种意义的澄明。
由睫毛、眼球、瞳仁等细部构成的眼睛是“看”的生物基础,而“看”或注视则是一种视觉行为,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效应。四川广汉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通过夸大眼睛尺寸和轮廓、突出眼睛不透明性和以其柱状突出的部分夸大瞳仁两种方式呈现了远古人对眼睛与其产生的视觉效果的理解。⑩三星堆铜人通过艺术手段将眼睛夸张、异化为使人产生敬畏的形式,使人在注视那张扬的瞳仁时会关照、迫近那注视本身。
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当观者遭遇她那深邃的眼光时,那是一种对注视的注视。在这注视中,观者看到了达·芬奇当年绘画时与其创作的人物的“对视”,看到了蒙娜丽莎那眼光中永远不能抵达的极限。
在《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中,鲁迅让那狼的阴森森的目光与阿Q那无知的眼睛重叠,强力彰显了目力之所及和目力本身所承负的重担。
在这种种现实生活中存在而尤以艺术形式彰明的人类永恒地注视着的注视,使得在世存在的人在永无休止的追求中、在无穷无尽的趋近中,获得对人本身的一种至高的体悟与理解成为一种可能。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王立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宜宾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西方思潮与文论。
① Geertz, Clifford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C.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M].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P6-10.
② 解释学的发展历程中有两种理解的目的指向:一是独断型诠释学,它以重构和复制被研究者理解的“更好理解”(besserverstehen)为指向;二是探究型诠释学,它以伽达默尔等人所倡导的创造性的、永远向未来不断开放的“不同理解”为诉求。参见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编者引言”第18页-第19页。
③ Geertz, Clifford“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C.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P18.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易·乾》,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页。
⑤ 研究者们通常把这句理解为是楼上人把“你”纳入为风景的一部分。这里笔者另辟蹊径,将之理解为楼上人本要看景,最终却以看人而告终。
⑥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13页-第314页。
⑦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6页。
⑧⑨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40页,第34页。
⑩ [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0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