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从《所以》看池莉小说“女性写作”艺术的嬗变
作者:陶春军
三、爱情婚姻态度:从被动、服从到自觉、自主
《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口红》中的江晓歌,她们和《所以》中的叶紫生活的时代背景、经历都很相似,但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上却不一样。在爱情方面,曾芒芒“正在梦中挣扎,幻想能够挣扎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却被迎头一棒,发现自己还是被规定安排了”{10},“曾芒芒和高勇的关系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决定了”{11}。在婚姻方面,曾芒芒和江晓歌她们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敢提出离婚的,但是离过婚后都把精力放在工作事业和孩子身上,在感情上显得很逃避。曾芒芒和常声远都很清楚对方的感情,但她不敢像叶紫一样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在深夜里撬开了房间窗户的铁栅栏,翻窗出去,冒着早春的大雪,一直跑到华林的住处——只有一张行军床的家徒四壁的空房子”,去寻找自己认为的爱情。曾芒芒只会等待,等待逢年过节时,常声远从美国寄来的贺卡或明信片,等待她生日时,常声远寄来的三份礼物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江晓歌对宗汉是有感情的,开始时是一种敬慕之情,在宗汉辞职走了之后,她也打电话,打呼机找宗汉,“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他了”,她充满了无限的惋惜之情,但她还是不敢去面对自己对他的感情。而《所以》中女主人公叶紫经历了三次婚姻后,她依旧在寻找爱情,在故事结尾,叶紫站在黑夜的高楼上,看万家灯火一盏盏熄灭,依旧感到有人在和她对暗号,她还会继续努力。一个人只要有尊严,只要努力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庆幸的是,就像小说开头说的那样,所有的结果都只是过程,叶紫还有机会还有时间,迎接黎明从窗口射进的那一束微光!叶紫有着自己的思维能力,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准则,她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描画未来。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还保持着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显然,叶紫在爱情婚姻态度上渗透着强烈的自觉、自主意识。
如果时间倒逝15年或者是20年,一个女性离婚或者有过多次恋爱的经历,给她以后工作、生活、爱情、婚姻、家庭带来的阴影一定是巨大的。大家会觉得她不是正经女人或不是成功的女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文明的提高使女性的离婚成为正常的事情。离婚是个人的权利,仅是契约的撕毁,能够文明理智地对待离婚,离婚处理得好,对双方当事人都是一种成功。分开就是一种解脱,如果不合适还要勉强凑合,那才算失败。叶紫经历的三次婚姻,每一次对她来说都是自觉、自主意识上的成功。第一次处于朦胧的青春期,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和关淳领了一个结婚证,算是花青春买的人生教训。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她感到自己此时是自由的。第二次和禹宏宽的婚姻,她认为是自己驾驭了命运,“我通过他作为跳板,我又不要他了,我赢了”,这是她最真切的心理感觉,尽管她会愧疚,会对不起人家。婚姻成功和失败的标准应该是以幸福和不幸福为指标,叶紫不离婚她会很痛苦,但是离了就很幸福。和关淳离开感到幸福,跟禹宏宽分手也感到幸福,找到华林——其实最后的一段跟华林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欺骗,叶紫又离婚了。每一次离婚对她来说都是新的解脱、自由。
四、叙述语言视角:从生活化到修辞化,从外视角到内视角
池莉的作品一直以通俗易懂、没有阅读障碍的生活化的语言而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电子网络)时代,喧嚣的现代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阅读。因此在文本中,具有某种修辞功能的符号就具备特定的意义。我们会发现正常的语言有时是无力的,或者说不足以承载更多的内涵。作家会用某种符号来编码作品所要传递出的信息。池莉与时代同步,在《所以》中大量使用了感叹号、括号之类表情达意的符号。感叹号的连用,除了使句式整齐,还使人物的感情层层递进,令阅读充沛,有激情。在受到母亲责骂、求助于父亲又无回应时,叶紫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哦!大学!感谢大学!我是多么善于学以致用!顿时,我理解了父亲软弱的行为,也明白了母亲暴戾蛮横的根源。”{12}除此以外,小说文本中还使用了很多括号。这些括号所起的作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注释,而是叶紫对自己发出的注解,也是她的心理活动,她在内心呐喊、呼吁,嘴上想说不敢说的话,便在心里说了,括号的使用,能引起读者注意和认同。如“还有那么多女人,相信叶爱红的‘真情告白’,说她自己雪白的肌肤,就是长期使用日本天然红枫精华素的结果。”{13}(只有我知道,叶爱红天生就是雪白的肌肤!只有我亲眼看见过叶爱红把大罐液体注入精美的小瓶子。也只有我,坚决谢绝她的免费服务!)另外,《所以》在讲故事方式上,采用一种剪辑性的叙事,跳跃、穿插、嵌入,并大量采用以动词为主的短句子叙述。“于是,我早恋,并且,早婚了。”叶紫的性格属于神经质型(冲动型)的,内心有被压抑的强烈情绪,在言语表达时,句短而激烈。池莉曾说过:“短句子的动感和活力符合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经历,也适合当代读者的阅读口味。”确切地说,长句子使平民层次的阅读较累,跟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不匹配。此外,文中还运用了大量排比式的短句子来铺陈叶紫在40多年中的遭遇。“因为我不得不在母亲的热牛奶里下药。因为我邻居般的父亲。因为我惨遭横死的妹妹。因为我处境微妙的哥哥。因为我的何阿姨已经无法离开心脏病监护病房。”{14}五个“因为”排比短句使文本的语言极具智慧,凌厉而温柔,锐利而蕴藉,从而内涵更加个人,更加辽阔,使读者的阅读也更有弹性和韵律。
叙述视角,是叙述话语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三人称叙述(外视角或全知视角)、第一人称叙述(内视角)和人称变换叙述。池莉之前的作品多以一种比较客观的第三者叙述口吻来叙写。作家非常善于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文中的“我”总是以一个全知者的角色出现在读者面前,即使涉及到心理描写也是。《生活秀》中,“来双扬现在不急卓雄洲的事情。来双扬是过来人了,懂得情与爱更与缘分有关,时间不能说明问题的。两人缘分到了,水到渠成;两人缘分不到,该等十年等十年,该等八年等八年。来双扬的当务之急是房产问题。房产问题很现实,你不争取,幸福不会从天降。现在的人有一点权利,都黑着呢,谁会把房产白白送还给你,看来,如果舍不得孩子就打不着狼了。关键是谁来充当孩子呢?吉庆街的来双扬,夜夜考虑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来双扬想来想去,逐渐明白,九妹就是孩子了。”{15}在文本中,作者完全以一个全知者的身份在讲述来双扬内心的想法。而《所以》使用了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方式来叙述主人公叶紫,文本中对心理描写非常细腻,更似是作者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控诉。这种叙述与叶紫这个人物所经受的40年历程有关,她有很多的心理问题,从心里要发出质问,第一人称更能直抒主人公内心的每一个疑问,如果用第三人称叙述则很难表达,内视角的“我”——叶紫,不仅仅是故事,更是灵魂,是感受,是悬念。
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池莉对女性本体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她的“女性写作”艺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大多数女性作家一样,她在自己的婚姻、生育过程中,体悟了身为女人的另一层含义。而对于女人命运的切身思考又使她对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更清醒的认识。”{16}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妇女问题引起作家对“女性写作”进入更深更理性层面的思考。
“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的特征是男女两性之间具有稳态化的无意识思维和行为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要想得到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而需要女性意识和男性意识在对立统一的互动关系中共同发展。”{17}与以前作品对男权主义反抗对男性贬抑不同的是,《所以》更多呈现的是作者对男女两性和谐的探索,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文本中对叶祖辉和王汉仙美满婚姻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对“中性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