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

作者:唐洁璠




  再次,概念化导致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隔膜。文学批评应建立在潜心研读文本的基础之上。但对“新概念”的盲目追随使不少评论者丧失了研读作品的沉静心态,“不读作品即可批评,略知大概即可说三道四”已非个别现象,时髦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术语代替了独特的、有生命力的个人感悟。批评家对作家文本的漠视导致了作家对批评的漠视,对这种隔靴搔痒、故弄玄虚、不着边际的评论,不少作家公开宣称:“我从不看这类批评。他们不知我在写什么,而我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号称“紧跟创作潮流”的“概念派”遭到了作家的无情遗弃,这可以说是对批评家的一个绝妙讽刺。
  最后,概念化败坏了学理批评的声誉。这类批评常常打着学理批评的旗号,宣称以顺应文学创作的发展、荡涤媒体批评的庸俗、浅薄之风为目的,因此它的概念化、玄奥化使很多读者误以为是学理批评的“标志”和“特征”。但以己昏昏并不能使人昭昭,面对这些“高深”的概念,读者只能发出“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的感叹。这更造成了读者和学理批评的隔膜和对立,极大地阻碍了学理批评的健康发展。
  
  三、批评的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批评对文学批评的渗透日益明显。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工业迅速崛起,大量的泛文化现象涌入了文学领域。 二是西方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跨学科性、思辨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学界兴起了“文化研究热”,批评家以积极姿态参与文化论争,从“后殖民”“第三世界写作”到“女性写作”“后现代”等等,话题不断变化,争论激烈热闹。
  应该说,这种讨论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文学属于文化范畴,从文化角度透视和发掘文学的文化底蕴、文化灵魂,能扩大文学批评的视野,提高文学的文化品位。但不幸的是,不少批评家在重视文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的时候,走到了极端,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性,走入了文学批评文化化的误区:
  (一)与批评的概念化一样,文化化亦轻视对文本的细读。批评家不再关心作品的语言、结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因为在他们看来,对作品的具体阐释已是不入潮流和缺乏思想锋芒的表现,应将之抛弃。于是,他们致力于构建所谓的“宏观大论”,宣扬一个又一个的文化主张。但没有扎实的细读基础,这些理论主张往往不能自圆其说,显得不堪一击。对此,童庆炳指出:“像新批评那种细读法应该成为我们批评的一种本能。宏观的文化批评必须跟微观的艺术批评相结合,而且要在细读的艺术批评上展开宏观的文化批评。只有一个文化批评就可能弄得大而无当,是没有意义的。”④
  (二)文学文本评价标准的错位。文学批评首先是一种美学批评,文学作品首先应被置于审美观照的视野中。但文学批评文化化之后,文本的美学价值遭到了漠视。批评家热衷的是探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文化情绪以及作家主体的文化立场等,他们已不把作家作品看做个体性的生命存在,而是将其化为符合他们需要的文化标记和文化符号。文学批评由此被置换成价值批评。最典型的例子是对“二张”(张炜、张承志)的评论,文化批评的文章铺天盖地,审美批评的文章却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状况,施战军忧心忡忡:“文学批评的‘场’,归根结底还是在文学……我不希望太多的批评家一头扎进‘文化’、‘思想’或‘精神’而走失。”⑤
  (三)批评的文化化导致了创作的“文化化”。在文化批评“言必称文化”的强大舆论攻势下,不少在文学美学上有建树的作家放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转而将文学当作承载文化的工具,以求保住在文坛上的中心地位。如“二张”的作品越来越像思想史,文学味越来越淡。而一些青年作者,更是省掉对文学美学的努力,直接以“文化性”作为向文坛进军的“敲门砖”。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对此,有识之士重提“把文学还给文学”的口号,有人甚至喊出了“救救文学”,以唤起文学界的注意。
  (四)文化化导致了读者对文学的迷茫和困惑。怎样才是好作品?为什么被批评家大力推崇的“好作品”是如此的语言无味、晦涩难懂?文学消解了审美,那它与一般社会科学有何不同?文学还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吗?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本应是文学鉴赏“指路明灯”的文学批评反而使读者无所适从,辨不清方向。在文学走向边缘的今天,这无疑更拉大了读者和文学的距离,它将有可能导致文学陷入孤芳自赏、无人喝彩的境地。
  
  四、重建真正的文学批评
  
  媒体化、概念化和文化化是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三大误区,它们造成了批评的“异化”,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应有的个性和神采。要走出误区,重现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和原创性,我们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批评队伍的建设
  文学批评的主体是批评家。要提高批评的质量,首先应加强批评队伍的建设,使批评家具有健全的批评人格。其具体表现为: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文学批评具有引导鉴赏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若缺乏正确而有力的文学批评,就会使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处于不正常的状况,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思想文化水准的下降。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类文明中,文学批评的作用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因此,批评家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当下的批评环境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不应该成为批评家随波逐流的理由,相反,正因为环境欠佳,才更需要批评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批评家应抛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坚持真理,与腐败的社会风气作斗争,以净化社会风气和学术风气为己任。
  2.民主平等的人格结构。一是尊重作家、理解作家。批评家有批判作品的权利,但不是滥发淫威的帝王;批评有激情,但激情的源头应是公正和理性。批评家不能以粗暴的判断代替以理服人,“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批评家应意识到,他只是担当作品的“检验仪”和鉴赏的“导读器”,而不是充当高高在上的“权威”。二是批评家之间相互尊重,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也。”批评家们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不同意见,应在学术范围内心平气和地讨论,不能意气用事,拉帮结派,排斥异己,甚至搞人身攻击。
  3.刻苦钻研的精神。目前,我国文学批评队伍基本上由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大学教师、报刊编辑和作家组成。他们当中不乏高学历、高能力者,但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少人表现得浮躁和急功近利,这直接导致了文学批评的浅薄和无序。因此,必须强调批评家的“养心”“养气”,树立严谨学风,重视批评的学术性。面对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差距,批评家应拿出面壁十年的决心和勇气,深入思考,潜心研究,不断积累,这样才能构建真正有学术质量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文论体系。
  (二)建立健全批评机制
  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在强调批评家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的批评机制,以使文学批评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其具体包括:
  1.营造宽松、健康的批评环境。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的述说”,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都会影响它“述说”的质量,因而宽松、健康的批评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正如前文所说,中国当下的批评环境是欠佳的。一是存在不合理的文化机制,如研究机构过度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使不少人“著书皆为稻粱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泡沫;二是学术批评稿酬的偏低,使批评家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这也降低了批评家研究的热情;三是腐败的社会风气对批评的侵蚀,如上面提到的“红包批评”,使批评家成为作家作品的轿夫和推销商;四是批评界自身存在不健康的批评风气,如对不同意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拿大帽子压人,这使有的批评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话到嘴边留半句”,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发展。因此,应下力改善批评环境(这需要批评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批评家有一个自由健康的写作心态,能全身心地研究文学艺术,从而写出有深度和原创性的评论。
  2.制定科学、严格的批评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文学批评的质量,必须强调批评的规范化。一是要求批评家遵守批评原则:(1)细读作品,这是批评的基础。没有细读就没有批评权,细读的功力是批评首先要具备的重要能力。(2)尊重艺术规律,重视艺术分析。尽管文学作品被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但它首先是艺术而非政治、道德、宗教,对它的批评应首先注重艺术性、审美性,不能喧宾夺主,使文学批评失却自身的品格。(3)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不溢美,不过恶,避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亡”。二是规范文学批评的权利范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剖明真见,纵论得失,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窥探琢磨,品头论足。当然,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另外,批评家对其他学科领域的探索是可以的,而且也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主次不分,以懈怠文学研究为代价。总之,批评是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唐洁璠,文学硕士,广西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
  
  ① 成仿吾.成仿吾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78.
  ② 哈米.一篇赞扬中的逆耳忠言——余开伟批评余秋雨兼谈批评精神[N].杭州:杭州日报,1999-9-17.
  ③ 张英.网上寻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247,249.
  ④ 王光明.文学批评的文化视野[J].南宁:南方文坛,2000,(3):31.
  ⑤ 施战军.关于今日批评的答问[J].南宁:南方文坛,1999,(4):3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