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试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死亡意象
作者:王海燕
在他的弟弟丁亮的身上,作者却寄托了人性的温暖。一反以往的书写充满铜臭味的男女情爱,同病相怜的丁亮和玲玲虽然在世俗的眼里是不伦之恋。可这对可怜恋人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互相帮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感人至深。虽然他们走在一起的初衷是因为性的欲望,可后来,作者将他们的爱加以升华,爱的光芒使人类的种种龌龊、丑陋随之黯然失色。但是,阎连科并没有就此搁笔,他继续围绕这一对患难夫妻剖析复杂的人性。他们得不到世俗的承认,连领结婚证都成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还是借助丁辉的私人资源解决了这个问题,社会的关系网和权力的力量无孔不入,阎连科洞察秋毫。在他们死后,丁辉送给他们的金棺,作者做了细致的描绘,现世得不到的,期盼来世,金碧辉煌的棺材更衬托现世的荒凉。最后,金棺的被挖掘,他们的尸体被抛野外,因为耀眼的棺材太露富,被别人盗走。这一段文字让人读之如坠谷底。阎连科总是将现实描写得如此残忍,在这残忍的背后,作者对那种农民的不择手段甚至是卑鄙的行为又是理解的,他始终站在农民的角度来写小说,所以,他的情感是复杂的。
阎连科之所以以死亡作为小说写作的背景,因为死亡本身所具有的悲剧色彩,“仅就虚无的精神现象而言,储藏于人类经验记忆宝库之中的黑色意想莫过于死亡,作为反映死亡现象的死亡意境当然是最能够体现强烈的虚无意识的一种符号形式。……死亡的情感绝不同于一般的情感。由于死亡意境表达的是最强烈的虚无意识,是由最强烈的虚无意识唤起的最为悲怆的情感,是生命的悲剧意识表现,因为死亡符号的表情功能就是悲剧的表情功能。”阎连科就是在这样的死亡极致里追问人的深层的灵魂,揭示边缘人的痛苦的生存状态。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王海燕,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江苏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