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小说《天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作者:韩仲谦 滕学明




  小说还颠覆了英国基督教和学术道德。男主人公毕肖普是基督徒,声称“我信仰上帝”。同时,他还是大学教授,是学有所成的中世纪史专家。但他对女性的选择却完全背离了宗教与学术道德,因为他所看重的是那个女生的显赫家势与年轻貌美。换言之,在资本主义的个人私利面前,宗教与道德都是不堪一击的。因此,对基蒂而言,“某种社会历史意义上的宿命在起作用,甚至起着一种根本性的作用”,她的麻烦及不幸便“产生于此”{10}。这样的人是否应成为当代人学习的榜样?小说作了否定回答。但人们到底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小说并没有给出答案。这一颠覆后的困惑同样留给了读者。
  另外一个后现代关注即人类的缺失感,在该小说中也有突出表现。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因缺乏异性之爱而产生的渴望与相应的行为,这里的异性突出地表现为主人公的父亲与同事毕肖普。小说中,基蒂有着强烈的恋父情结或父权倾向。在表达个人的期盼时,她特意说:“我希望我的父亲健在并在那里打猎。”这句话不仅饱含了她对父爱的强烈渴望,“其含义超越了孤儿对父亲的单相思。实际上,她的祖父费德姆始终被她当成父亲看待”{11}。她的这一心态,也反映在她对定居国的选择和对倾心的男人的选择上:她最终选择定居的国家是父亲的祖国——英国,而不是母亲的祖国——法国,她最倾心的是英国教授毕肖普而不是其他国籍的男人。她的情形,正如同英格瑞所评论的:“她对父亲有一种永恒的渴望,她依然臣服于父亲,害怕失去他的爱,并且唯有这种爱才能赋予她生命的价值……”{12}
  从后现代文本创作来看,该作品呈现明显的互文性。《天意》多次提到康斯坦特的《阿道夫》,基蒂与其中的女主人公爱勒诺的关系密切。基蒂实际上是作者对《阿道夫》的当代改编:许多阿道夫和爱勒诺的经历被转移到基蒂身上;结尾处,虽然基蒂没有像爱勒诺那样殉情,但在她内心深处爱情确已死去。另外费德姆与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贡第德》(Candide)的互文性也很典型。小说中,“费德姆是潘罗斯的当代演绎”{13}。比如,费德姆的行为与潘罗斯极其相似,他“从不准确告诉她事情的真相,一贯以最好的词汇来表达所有事物最美的一面”。他跟基蒂说的“千万别忘了你菜园里种的蔬菜”同小说《贡第德》的最后一句如出一辙:“照顾好我们的菜园!”
  另一个角色毕肖普,与伏尔泰的小说《查第格》(Zadig)的标题男主角构成“反讽式互文”{14}(ironic intertextuality)。在伏尔泰的小说中,查第格是一个职位高、教养良好的年轻人,但其爱情经历颇为坎坷。他不幸被掳入埃及做奴隶,经过诸多磨难最终被营救出来,娶了心爱的女王并最终做了国王,而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笃信上帝。可以看出,布鲁克纳对《查第格》进行了改编,将查第格的经历转移到毕肖普身上。不同的是,查第格是正面形象,而毕肖普则是反面形象,这就使得该互文有了强烈的反讽色彩,是典型的后现代小说技巧。从故事情节来看,《天意》与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也构成反讽式互文。从相似性上讲,两部小说都写了大学生活,两部小说的主人公也都未获正式教职,两部小说中主人公公开课所占的篇幅也都在三分之一左右,甚至两位主人公都辅导了三个学生。然而从结局来看,吉姆不仅获得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而且娶了年轻漂亮、家庭显赫的凯莉甘(Christine Callaghan), 成就了另一个灰姑娘的故事,而《天意》的结尾则是主人公失去了爱情,从而成了“反灰姑娘的故事”{15}。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后现代互文性更为彰显。
  
  四、结 语
  
  由上面讨论可以看出,布鲁克纳的小说《天意》,尽管从语言、结构、自然主义氛围等来看其现实主义色彩明显,但从主题、意识流手法等来看,其现代色彩浓厚。而从作家所表达的后现代颠覆与困惑、后现代缺失及互文性来看,其后现代主义意识亦很强烈,因而认为该作品缺乏实验性是欠妥的。公允地说,给该小说冠以“后现代现实主义”的称谓,还是相对准确的。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韩仲谦,博士,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副教授;滕学明,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①⑥ Sadler, Lynn Veach. Anita Brookner.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90: 20,33.
  ② 阮炜, 徐文博, 曹亚军.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4: 354.
  ③ Lasdun, James. “Pre-Modern, Post-Modernist: Recent Fiction.” Encounter (February 1985): 42.
  ④ Brookner, Anita. Providence. London: Cape, 1982. New York: Pantheon, 1984.(本文有关《天意》译文均选自此书,不再另注)
  ⑤{11} Malcolm, Cheryl Alexander. Understanding Anita Brookner. 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 of South Carolina P, 2002: 39,39.
  {7} Bressler, Charles E.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Beijing: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34.
  {8} Morton, Brian. “Lonelyhearts’ Club.”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Feb 2, 2003, p17
  {9} Williams-Wanquet Eileen. Art and Life in the Novels of Anita Brookner. Bern: Peter Long SA, 2004: 200.
  {10} 阮炜. 《二战后英国小说研究: 社会语境中的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73, 275.
  {12} Irigaray, Luce. 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 Trans. Catherine Porter. Ithaca: Cornell Up, 1985: 87.
  {13} Skinner, John. The Fictions of Anita Brookner: Illusions of Roman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44.
  {14} Edmunds, Lowell.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Reading of Roman Poetry.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12.
  {15} Perella , Nicolas J.. “An Essay on Pinocchio”. Italica Vol. 63, No. 1 (Spring, 1986), p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