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西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比较研究
作者:高合顺
五、悲剧结局:大团圆与悲惨毁灭
中国传统悲剧讲究结尾“大团圆”,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是冲突的和解。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管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由于悲剧主人公多数为柔弱女子,她们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同情,所以,在她们悲惨结局后,往往给予一线光明,或以团圆结局。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鸣凤记》的献身祭告,《娇红记》的鸳鸯祥云,《清忠谱》锄奸慰灵,《雷峰塔》的雷峰佛圆,《长生殿》的蟾宫相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双蝶飞舞等等,都是团圆的结局,它已成为中国戏曲中普遍的审美现象。中国悲剧结局中的乐观主义精神深受传统的“乐感文化”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是一种入世哲学,相信人的力量,也肯定愉快的平凡的人生,具有乐观的性质,宣扬“乐天安命”的思想,由此,对戏曲中主人公的死,就不是把它当作可怕与不幸的事,而是看成为一种希望、一种新生。
西方悲剧往往在悲剧主人公遭到悲惨遭遇的时候,以大悲结局。英雄用生命去斗争,是冲突的白热化。《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在悲剧结束时悲壮地死去,他的敌人也化为乌有。他的人文主义思想,通过这场毁灭性的斗争得到了升华,显得更加不可战胜,使人们更加相信,“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的高贵!力量是多么的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与哈姆雷特一样,用生命来证明斗争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的人物比比皆是,西方悲剧人物大多如此,如《雅典的泰门》中的泰门、《美狄亚》中的美狄亚、《安提戈涅》中的安提戈涅等等。有的悲剧人物虽然没有死,但也遭受到巨大的苦难,俄狄浦斯王就是一例。西方悲剧“以悲到底”的结局的形成与西方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它认为人类是上帝的背叛者,而被上帝逐出了乐园,因此人类一生都与命运作斗争。人类身上的这种“原罪感”始终存在于自我意识中,并且终身为赎罪而奋斗,目的是为了在死后能够回到上帝的怀抱。
六、结 语
总之,中国戏曲悲剧是善与美的统一,情感重于理智;西方悲剧则是真与美的统一,理智重于情感。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具有各自民族的烙印,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密切关系。中西戏剧构成当今戏剧世界两大基本系统,二者之间只存在相互学习、借鉴与吸收的关系,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关系,只有在保存各自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汇对方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等,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高合顺(1965- ),青岛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与文化比较、文学、翻译学。
参考文献:
[1] 德莱登. 悲剧批评的基础[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亚里斯多德. 诗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 蓝凡. 中西戏剧比较论稿[M]. 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417.
[4]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 徐行言. 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6-333.
[6] 李莹,李健. 从中西文化审视“悲剧意识”[J]. 兰州学刊,2005(1):245-247.
[7] 马明杰,谢美生. 简论中西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J]. 大舞台,2004(5):12-14.
[8] 熊元义,余三定. 中西悲剧在悲剧冲突选择上的差异[J]. 戏剧文学,2004(8):32-36.
[9] 张秀梅. 中西传统悲剧之比较[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94.
[10] 伏涤修. 略论中西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1-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