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日暮乡关何处是
作者:蓝士英
精禽梦觉仍衔石
当年岁渐长,人事更迭,满腹的凄凉已渐渐不能直言倾诉而又无法压抑时,他举起了手中的笔,投身到启蒙运动中来,他不能像那些传统的文人那样“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他呼吁“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于是,我们在《故乡》中看到,当那渐离故乡的潺潺的水声拍打着“我的思绪”时,那种远离家园的剥落的痛苦与渴望延伸的韧性交织在一起,“我想:我与闰土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苦苦的追寻的故乡已面目全非,这是令人痛心的,但并不令人绝望,因为还有新的生活,还有“我与闰土”这一代人“所未经生活过的”,这种表达使这篇小说再添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也可深察这位大师的内心世界的止水与狂澜。
“一轮金黄的圆月”辉映着“海边碧绿的沙地”,这是留在心中的永远的故乡。即使不得不离开,也是有最美的希望留存的。“其实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痛切之余的自我安抚与慰藉,也是自我告诫与鼓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战士舐干了血迹与泪痕继续前进的坚韧。
“日暮乡关何处是”,海边沙地惹愁思。总观《故乡》,我们看到了鲁迅对故乡的孜孜以求,追寻——暂得——离去,这三部曲鲜明昭示了鲁迅故土感的缺失,也昭示了鲁迅精神层面中最为重要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责任编缉:赵红玉)
作者简介:蓝士英,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
①②④鲁迅.自序[J].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③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 (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5页。
⑤鲁迅.兔和猫[J].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4页。
⑥⑦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页。
⑧鲁迅.集外集拾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95页。
⑨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5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