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日暮乡关何处是

作者:蓝士英




  这个存在于灵魂深处的故土感与中国文化史上太多的寂寞的灵魂所感受的是一脉相通的。社会昌旺如大唐,这种纯净、平和中的寂寞也是不乏其例的。几经沉浮的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山庄,所作诗歌以恬静自得、精神解脱的格调传世,但是,仍有些蛛丝马迹间或流露,譬如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洒脱不羁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清幽平静的背后,又何尝不是深深的寂寞?即便平和的白居易,其《村夜》读来又是怎样的感觉?“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大自然美景如画,也许会让白乐天暂时忘却自己的孤寂。可是,事情并非设想的如意,美好的梦想随风而去,自有无端的寂寞和悲哀:“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罢……”{7}自然,鲁迅并不会无聊至此,他只是太累了,甚至有几分茫然之感。不管当初他是怎样想逃离故乡的,一旦离开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他还是满心凄苦。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8}二十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9},语气间似乎充盈着一种主动与绍兴城决绝的意味。可细读他的那些诗文,却更强烈地感受到他心境的另一面,他一面想逃离故乡,一面又为离开故乡的寂寞和孤独所苦。奔赴新世界的兴奋与激动是容易过去的,新生之路的无从寻求更容易使人疲惫。路途茫茫,就不能不时时回眸故土,呻吟出失群的凄凉。
  精禽梦觉仍衔石
  当年岁渐长,人事更迭,满腹的凄凉已渐渐不能直言倾诉而又无法压抑时,他举起了手中的笔,投身到启蒙运动中来,他不能像那些传统的文人那样“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他呼吁“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于是,我们在《故乡》中看到,当那渐离故乡的潺潺的水声拍打着“我的思绪”时,那种远离家园的剥落的痛苦与渴望延伸的韧性交织在一起,“我想:我与闰土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苦苦的追寻的故乡已面目全非,这是令人痛心的,但并不令人绝望,因为还有新的生活,还有“我与闰土”这一代人“所未经生活过的”,这种表达使这篇小说再添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也可深察这位大师的内心世界的止水与狂澜。
  “一轮金黄的圆月”辉映着“海边碧绿的沙地”,这是留在心中的永远的故乡。即使不得不离开,也是有最美的希望留存的。“其实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痛切之余的自我安抚与慰藉,也是自我告诫与鼓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战士舐干了血迹与泪痕继续前进的坚韧。
  “日暮乡关何处是”,海边沙地惹愁思。总观《故乡》,我们看到了鲁迅对故乡的孜孜以求,追寻——暂得——离去,这三部曲鲜明昭示了鲁迅故土感的缺失,也昭示了鲁迅精神层面中最为重要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责任编缉:赵红玉)
  
  作者简介:蓝士英,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
  
  ①②④鲁迅.自序[J].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③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 (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5页。
  ⑤鲁迅.兔和猫[J].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4页。
  ⑥⑦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页。
  ⑧鲁迅.集外集拾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95页。
  ⑨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5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