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智
|
袁绍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未能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用以将部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又不注意与部下的感情联络,致使本集团缺少以领导人为中心的向心力,而绍本人对人有内忌之心,且是非不明,故而使部下的相互陷害与袁绍的轻信谗言互相加深,结果本集团内讧不止,为敌所乘。
袁绍曾派颜良为先锋进攻白马,沮授向绍指出颜良的性格缺点,认为颜良不能独当一面,绍却回答: “吾之上将,非汝等可料。”(第二十五回)这似乎是用人不疑,实际却是不知人而用之,尤其是他听到建议后不是去对颜良勉励告诫,而是责备沮授,似乎是沮授低估了颜良,这等于挑起颜良对沮授的不满。颜良出兵被关羽斩杀,时刘备为袁绍的座上客,绍听沮授之言,欲杀掉刘备,备以“天下同貌者不少”为理由,认为杀颜良者未必关羽,绍闻言指责沮授说: “误听汝言,险杀好人。”(第二十六回)文丑被关羽斩杀后,绍听郭图、审配之言,又要杀掉刘备,备向绍指出了曹操的借刀杀人计,绍又指责郭、审二人说: “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袁绍在对待刘备的态度上摇摆不定,这尚可以勉强谅解,但他在刘备面前指责谋士,实际上挑起了自己部下之间的不信任,制造了内部矛盾,可以想像,袁绍这种做法是导致他的部下互不团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官渡之战前,袁绍集团的内部关系已相当复杂: “将士各相妒忌,田丰尚囚狱中;沮授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各自争权;袁绍多疑,主持不定。”(第二十七回)连袁绍待为上客、许诺为之报仇的刘备也谋求脱身上计,这样的战争还怎么个打法!后来,许攸、张郃、高览先后降曹,均是集团内部互相陷害、领导人又轻信谗言的结果。而袁绍身后子辈兄弟互相攻打,正是袁绍生前集团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