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的箴言



  两军交战就是拼命拼策加斗运气,运气好的九死能得一生,运气不好的连神奇都能化为腐朽。对于败者,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忆战斗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然后对自己轻声地说一声“很幸运,我活了下来”……
  三国时的战争就是这样,那一方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并不是处于一种自我安慰。是因为那个时代对于“忠义”二字的重视。连董卓这样的人都要打着仿效伊尹,霍光这样的旗号来聚众讨论废立,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怕人说出闲话;连没有什么目标只知道当皇帝比做四世三公舒服的袁术都要去攀扯“代汉者当涂高也”来让自己和别人觉得自己很合适皇帝的职位。一有大的举动,或发动战争,为公也好,为私也好,各种各样的人总要把自己跟忠孝节义挂上钩……无论如何都要肯定,那个时代的人比如今的人要脸的多……
  由于董卓乱政,十八个根本不该联合的军团联合在了一起。开始研究一种叫做“同仇敌忾”的行为,煞有介事地开始了对董卓的讨伐行动。其实在汉末这种皇上罩不住的政治局面下,所谓的精忠报国都是有不少的水分的。人性是不是本恶的本人不敢断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在那些太守,刺史之类的英雄们心中都会念叨几遍,这种现象很正常---讨董卓就是因为董卓失德嘛。要不然这些诸侯也不会忙不迭地加入这个队伍,急于和“有德者”产生关系。而对于皇帝来说,这样的战争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只是用十八鬣狗去咬死一头豹子,皇帝真正享受的不是平安,而是享受这只曾经给自己带来痛苦的豹子死亡时自己得到的快感罢了。
  十八镇诸侯有几个确实卖力气,也有几个墙头草,更有几个是消极怠工。要说卖力气的,恐怕不外乎孙坚和曹操了。孙坚此文不表,单说曹操---发起者是他,选定盟主的是他。可见曹操对于除去董卓可算真的用了心,当初敢斗胆去孤身行刺董卓就可以看出他不仅胆子大,而且真的是为了正义而正义,行刺这中行动几乎是必死的,可不比一般人唱句国歌那样简单。而且曹操很爱国,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可以以死相报,不然当时他也不会选择和董卓同归于尽了。由来联军成立后,他更是毫无私心,大胆任用关羽,并常常在袁绍面前献策。虎牢关一战逼得董卓迁都长安。此时众诸侯见赶跑了董卓,就立刻拿出了小富即安的少爷作风,只有曹操如坐针毡。显然曹操此时的举动已经明显有别于其他盟主了,而且在一片反对声中,敢骂出“竖子不足与谋”这样伤众的话来,更是显示了曹操对于联盟的失望!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处心积虑地运筹,盘算,为了国家利益这般用命,竟然找来了一群废物!开始还想集结兵力,哪成想连这么基本的要求都成了奢侈。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求别人不如求自己!自己带着数万人马来赶董卓……
  在荥阳城外,曹操中了李孺的计,让两个兵卒戳倒了战马被擒。这时曹操的心理也许是一片空白,他很委屈,甚至是一种受侮辱的感觉。不是因为自己被擒将会直面死亡---他可以说在决定行刺董卓的那一刻,就为自己诠释过死亡的定义。他委屈的是自己费尽了心机成画饼,好比一个付出了全部感情的人被感情抛弃一样。面对着一盘散沙的爱国统一战线,想着这一场场不尽己力的战争,再往前追溯一下把马血涂在脸上,张着大嘴高喊“我爱祖国”之类口号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曹操也许真的觉得死是世界上最过瘾的事了。此时的曹操真的开始痛恨那些割据势力,说真的,他们不配。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对于自己带来创伤的事物,自己就要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曹操在诛杀董承之前,真的算一个相对完美的好同志,甚至可以说,他所做的事情大都是为了国家着想的。真不敢想象曹操如果此时被杀,天下会成为什么样子!此时的天下地方割据势力很多,在曹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的那段时光里,汉室江山几乎是一个不能定性的时代----有打砸抢的(董卓),有挟持国家元首和国家干部的(李郭),有私藏国宝的(孙坚),有为了抢地盘找人码架的(袁绍)!不看人物,就这几种社会现象怎么看怎么像香港电影中屡见不鲜的三十年代上海滩。在这种社会,曹操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能够站出来做出这种于当时风气格格不入的举动已经不啻为一种革命了。尽管他也知道是驱虎吞狼但是没有办法。也许自己想过会失败,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组织这种活动竟然要面临被活活气死的命运!
  多亏了曹洪救驾,曹操得了一条生路。在以后的时间里,曹操边挟天子征剿四方,边自己培养自己的队伍,不再轻易跟谁联合了,《演义》中也鲜有曹操主动去和某某联合共同讨伐一方的现象。一来是曹操有天子的名号罩着,干什么都是一种“合法”,二来是自己的势力非昔日可比;这第三,打不过对手可以晚两年打,别再跟谁联合了,十八镇诸侯这事够曹操记挂一辈子的,不仅仅是死里逃生,还有在荥阳得到的那个无语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