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班昭《東征賦》




  《東征賦》【大家集曰:子穀為陳留長,大家隨至官,作東征賦。流別論曰:發洛至陳留,述所經歷也。】

  曹大家【範曄後漢書曰: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姬。年十四,娉世叔。和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兄固修漢書,不終而死,大家續之。時馬融受業於大家。】

  惟永初之有七兮,餘隨子乎東征。【惟,是也。東觀漢記曰:和帝年號永初。】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禮記曰:孟春之月,日在營室。鄭玄禮記注曰:撰,猶擇也。楚辭曰:吉日兮良辰。毛萇詩傳曰:辰,時也。】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左氏傳曰:鬥伯比曰:莫敖舉趾高。杜預注曰:趾,足也。漢書,河南郡有偃師縣,在洛陽東三十裏。洛陽故事雲:帝嚳所都,後為西亳,即古之易亭。周、秦之世,為偃師,盤庚所遷處也。】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楚辭曰: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毛詩曰:明發不寐。又曰:行道遲遲,中心有違。】酌□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漢書,東方朔曰:銷憂者莫若酒。廣雅曰:弛,絕也。爾雅曰:念,思也。】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登樔椓蠡,謂上古未有君臣,又無宮室,不知火化之時也。言信不能同於上古登樔而椓蠡,得不陳力就列而相追乎。禮記曰:昔者未有宮室,夏則居橧巢。韓子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不勝禽獸蟲蛇,聖人作,構木為巢以群居,天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天下號曰燧人氏。鄭玄周禮注曰:椓,擊也。淮南子曰:古者人茹草飲水,食蠃蚌之肉。陳思王遷都賦曰:覽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紛混沌而未分,與禽獸乎無別。椓蠡□而食疏,摭皮毛以自蔽。然陳思之言蓋出於此也。屍子曰:卵生曰琢,胎生曰乳。琢與椓,蠡與蠃,古字通。蠡,力戈切。□,力兮切。蚌,蒲講切。論語,子謂冉有曰:周任有言,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且從眾而就列兮,聽天命之所歸。【論語曰:吾從眾。就列,已見上注。墨子曰:貧富治亂,固有天命,不可損益也。】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楚辭曰:夫唯捷徑以窘步。王逸曰:徑,邪道也。】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楚辭曰:忽反顧而遊目。韓詩曰:聊樂我魂。薛君曰:魂,神也。】

  曆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史記曰:秦莊襄王滅東、西周。徐廣曰:周比亡之時,凡七縣:河南、洛陽、穀城、平陸、偃師、鞏、緱氏。漢書河南郡有鞏縣。楚辭曰:路脩遠以多艱。鞏,居勇切。】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郭璞曰:山海經注曰:洛水東至河南鞏縣入河。廣雅曰:交,合也。漢書河南郡有成皋縣。旋門,已見東京賦。成皋縣,今虎牢是也。】既免脫於峻嶮兮,曆滎陽而過卷。【漢書,河南郡有滎陽縣。應劭曰:卷,故虢國,今虢亭是也。卷,丘圓切。】食原武之息足,宿陽武之桑間。【漢書河南郡有原武縣、陽武縣。】涉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歎!【漢書,陳留郡有封丘縣。應劭曰:即春秋所謂敗狄於長丘。史記曰:紂醢九侯,西伯聞之竊歎也。】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論語,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孔安國曰:懷,安也。】

  遂進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邊。【家語曰:孔子適齊,驅而少前。漢書陳留郡有平丘縣。】入匡郭而追遠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亂之無道兮,乃困畏乎聖人。【論語,子畏於匡。又曰:慎終追遠。史記曰:孔子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虎嘗暴於匡人,匡人遂止孔子。】悵容與而久駐兮,忘日夕而將昏。【神女賦曰:時容與以微動。漢書,門卒謂韓延壽曰:明府久駐未出。蒼頡篇曰:駐,主也。】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漢書,陳留郡有長垣縣也。】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荊棘之榛榛。【丘墟,已見上文。漢書,伍被曰:臣見宮中生荊棘。】惕覺寤而顧問兮,想子路之威神。衛人嘉其勇義兮,訖於今而稱雲。【長門賦曰:惕寤覺而無見。韓詩外傳曰:周公無所顧問。史記徐廣注曰:長垣縣有匡城蒲鄉。史記曰:子路為蒲邑大夫。論語,子曰: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又曰:民到於今稱之,稱或為祠。】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蘧氏,蘧瑗也。陳留風俗傳曰:長垣縣有蘧鄉,有蘧伯玉塚。廣雅曰:墳,高也。春秋說題辭曰:丘者,墓也。】唯令德為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毛詩曰:顯顯令德。左氏傳,穆叔曰:太上有立德,此之謂不朽。論語曰:文王既沒。】

  惟經典之所美兮,貴道德與仁賢。【老子曰:莫不尊道而貴德。尹文子曰:親疏系乎勢利,不系乎不肖與仁賢也。】吳劄稱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左氏傳曰:吳季劄適衛,說蘧瑗、史狗、史䲡、公子荊、公叔發,謂公子朝曰:衛多君子,未有患也。又叔向曰: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後衰微而遭患兮,遂陵遲而不興。【史記衛世家曰:成侯貶號曰侯。平侯子嗣君更貶號曰君。朝魏,魏殺懷君。至君角,秦二世廢為庶人,衛絕祀。孫卿子曰:百仞之山,而豎子憑而遊焉,陵遲故也。今夫世之陵遲亦久矣,而能使勿逾乎?漢書,劉向上書曰:周室多禍,遂陵夷不能復興。王肅家語注曰:陵遲,猶陂陀也。】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論語,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有天。家語,孔子曰:形於一謂之性。王肅曰:人各受陰陽剛柔之性,故曰形於一也。命已見上文。禮記,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勉仰高而蹈景兮,盡忠恕而與人。【毛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論語,子貢問曰:有一言而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好正直而不囬兮,精誠通於明神。【毛詩曰:靖恭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又曰:求福不囬。鄭玄曰:不違先祖之道也。文子曰:精誠通於形,動氣於天。】庶靈祇之鑒照兮,祐貞良而輔信。【楚辭曰:招貞良與明智。】亂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楊子法言曰: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論語曰: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先君行止,則有作兮。雖其不敏,敢不法兮。【先君,謂彪也。有作,謂北征賦也。論語,顏淵曰:囬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論語,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周易曰:履道坦坦。孫卿子曰:君子博學深謀,脩身端行,以俟其時。】脩短之運,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靖恭,已見上注。鶡冠子曰:縱軀委命。】敬慎無怠,思嗛約兮。清靜少欲,師公綽兮。【毛詩曰:敬慎威儀。尚書曰:無怠無荒。周易曰:人道惡盈而好謙。嗛與謙音義同,苦兼切。封禪書曰:上猶嗛讓而未俞也。老子曰:清淨為天下正。論語曰:子路問成人子曰:若公綽之不欲。馬融曰:孟公綽也。】


  作者簡傳: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當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漢書》,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的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讚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還在班昭的父親班彪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部書的寫作工作,她的父親死後,她的哥哥班固繼續完成這一工作。班固,字孟堅,九歲能作文,稍大一點,博覽眾書,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漢書》時,卻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班昭痛定思痛,接過亡兄的工作繼續前進。好在班昭還在班固活著的時候就參予了全書的纂寫工作,後來又得到漢和帝的恩准,可以到東觀藏書閣參考典籍,所以寫起來得心應手。

  《前漢書》出版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學者爭相傳誦,《前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班昭還有一個兄弟是班超,我們現在常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語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過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遠侯,拜西域都護,揚漢威直至中亞細亞三十年之久。漢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兒子班勇隨安恩國入貢的使者回到洛陽,帶回他給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人玉門關。謹遣子勇,隨安西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見故土。”表達出一種濃郁的葉落歸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後,三年後朝廷仍不加理會。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對年已七十,客居異鄉的哥哥班超,產生一股強烈的的依戀、憐憫心情,於是不顧一切地給皇帝上書:妄同產兄西域都護,定遠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賞,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絕,誠非小臣所當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固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詢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其全力,以報答天恩,迫子歲暮,犬馬齒索,為之奈何?蠻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好究之原,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感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棄忠臣竭身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祿。

  妾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六十還之,亦有休息不任職也。緣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不遺小國之臣,況超得備候伯之位,故敢觸死為超求哀,乞超餘年,一得生還;複見闕庭,使國家永無勞遠之慮,西域無倉猝之憂,超得長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班昭代兄上書,說得合情合理,絲絲人扣,漢和帝覽奏,也為之戚然動容。特別是文中的最後兩句,引用周文王徐靈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師田子方,見君棄其老馬,以為少盡其力,老而棄之,非仁也,於是收而養之。兩則故事明諷暗示,漢和帝認為不再有所決定,實在愧對老臣,於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護,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任尚抵達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畢,任尚對班超說:“任重慮淺,宜有以海之。”希望班超對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語重心長地說:“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嚴苛,宜蕩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但班超走後,任尚私下對親信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經驗,竟以嚴急苛虐而失邊和,這是後話。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拜為射聲校尉,他離開西域疏勒時本已有病,來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勞頓,回家一個月就病逝了,班昭無言以對。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漢書》打動漢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歸洛陽。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上。《七戒》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課書,不料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詩經·小雅》中的說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以為女性生來就不能與男性相提並論,必須“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和事,不辭劇易。”才能克盡本份。

  在“夫婦”篇中,認為丈夫比天還大,還須敬謹服侍,“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婦不事夫則義理墜廢,若要維持義理之不墜,必須使女性明析義理。”在“敬慎”篇中,主張“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以柔弱為美,無論是非曲直,女子應當無條件地順從丈夫。”一剛一柔,才能並濟,也才能永保夫婦之義。在“婦行”篇中,訂定了婦女四種行為標準:“貞靜清閒,行己有恥:是為婦德;不瞎說霸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為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織,不苟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為婦工。”婦女備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禮。

  在“專心”篇中,強調“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卻絕對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簡直是不可恩議的悖理行為,事夫要“專心正色,耳無淫聲,目不斜視。”

  在“曲從”篇中,教導婦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來順受,一切以謙順為主,凡事應多加忍耐,以至於曲意順從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說明與丈夫兄弟姐妹相處之道,端在事事識人體、明大義,即是受氣蒙冤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萬萬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間的和睦氣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漢和帝時代,漢和帝在班超死後不久就駕崩了,皇子劉隆生下來才一百天,就嗣位為孝殤帝,鄧太后臨朝聽政,不到半年,殤帝又死,於是以清河王劉祜嗣位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歲,鄧太后仍然臨朝聽政。東漢皇帝短命,只有開國的光武帝劉秀活過“花甲”,六十二歲時死,其次就是明帝,四十八歲,再次是章帝三十一歲,其他多在二十歲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成外戚專權局面。

  鄧太后以女主執政,班昭以師傅之尊得以參予機要,竭盡心智地盡忠。鄧塢以大將軍輔理軍國,是太后的兄長,頗受倚重,後來母親過世,上書乞歸守制,太后猶豫不決,問策于班昭,班昭認為:“大將軍功成身退,此正其時;不然邊禍再起,若稍有差遲,累世英名,豈不盡付流水?”鄧太后認為言之有理,批准了鄧塢的請求。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班昭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個兒子,幾個女兒,兒子曹成被封為關內侯。


  附錄:

  女人的罪魁:班昭《女誡》

  作者:趙學儒

  班昭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是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而她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是她所寫的《女誡》一書。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是東漢扶風安陵也就是現在的咸陽市人,生於西元前四十九年,死於西元一二零年。班昭身世顯赫,祖父是廣平太守班稚,他的父親班彪是當時有名的史學和儒學大師;大哥班固,是《漢書》的主要作者,我國繼司馬遷之後又一傑出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二哥班超,是一個投筆從戎的志士,兩次出使西域,是打通“絲綢之路”的赫赫功臣。在父兄的影響和鼓勵下,班昭從童年開始就熟讀儒家經典和史書,長大後,又掌握了豐富的天文、歷史、地理等知識,是班氏家族中博學多才的才女。

  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在宮中被尊稱為老師。
  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後來生了一個兒子。但好景不長,不久丈夫就病故了,她便早早開始守寡,以後也不曾再嫁,在感情上就一直孤單著。班昭的個人生活是相當不幸的。

  班昭的文采首先表現在幫哥哥班固修《前漢書》上。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得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讚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這本書的寫作開始于班昭的父親班彪。她的父親早就對時人所續的《史記》之類的書不滿意,立意收集資料,寫一部上起漢高祖劉邦創業,下至王莽篡權的偉大著作。班彪死後,大兒子班固為了完成父親的未完之志,繼續編著,他奮鬥了30年,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漢書時,卻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這樣編著這部巨著的擔子就落到了班昭的身上。班昭痛定思痛,接過亡兄的工作繼續編者。好在班昭之前就參與了全書的纂寫工作,後來又得到漢和帝的恩准,可以到東觀藏書閣參考典籍。

  班昭在東觀藏書閣、漢代皇家圖書館窮年累月,孜孜不倦地著述,除將父兄所著部分分類整理、修訂外,又補寫“八表”和“天文志”。這樣,中國又一部偉大的史書——《漢書》,在班家三四十年的努力下,終於由班昭整理完成了。

  漢和帝看了該書後極為欣賞,還把她召入皇宮,讓皇后和妃子們奉她為師,請她傳授儒家經典。由於早早開始守寡,結果,班昭去宮廷給皇后和嬪妃們講課的時候,就出現一個麻煩:穿得豔一點,又怕人家說自己春心蕩漾;穿著古板一點,又怕街坊笑話,於是在保守和前衛之間搖擺不定。

  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得到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

  班昭的二哥班超,就是現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創造者。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遠侯,拜西域都護,揚漢威直至中亞細亞達三十年之久。

  漢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兒子回到洛陽,替他表達了葉落歸根的思想法,然而奏章送上去3年,朝廷仍不加理會。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對年已七十、客居異鄉的哥哥班超,產生一股強烈的依戀、憐憫之情,於是不顧一切地給皇帝上書。

  班昭代兄上書,說得合情合理,絲絲入扣,漢和帝覽奏,為之動容,於是派別人接替了班超。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他離開西域時本已有病,來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之旅途勞累,回家一個月就病逝了。

  在七十多歲高夀之年,班昭寫出了《女誡》,計一千六百字。《女誡》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篇。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科書,不料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詩經·小雅》中的說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認為女性生來就不能與男性相提並論,必須“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和事,不辭劇易。”才能恪盡本份。

  在“夫婦”篇中,認為丈夫比天還大,須敬謹服侍,“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婦不事夫則義理墜廢,若要維持義理之不墜,必須使女性明析義理。”

  在“敬慎”篇中,主張“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以柔弱為美,無論是非曲直,女子應當無條件地順從丈夫。”一剛一柔,才能並濟,也才能永保夫婦之義。

  在“婦行”篇中,訂定了婦女四種行為標準:“貞靜清閒,行己有恥,是為婦德;不胡說八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為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織,不苟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為婦工。”婦女備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禮。

  在“專心”篇中,強調“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卻絕對不可以再嫁。事夫要“專心正色,耳無淫聲,目不斜視”。

  在“曲從”篇中,教導婦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來順受,一切以謙順為主,凡事應多加忍耐,以至於曲意順從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說明與丈夫的兄弟姐妹相處之道,要事事識大體、明大義,即使受氣蒙冤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萬萬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間的和睦氣氛。在壓抑婦女思想方面,《女誡》是最徹底的,因為這是女性自己宣揚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班昭的《女誡》影響了後來整個兩千年的中國女性觀。

   班昭主要生活在漢和帝時代,東漢皇帝短命,造成外戚專權的局面。鄧太后以女主執政,班昭以師傅之尊得以參與機要,竭盡心智地盡忠。鄧塢以大將軍輔理軍國,是太后的兄長,頗受倚重,後來母親過世,上書乞歸守制。鄧太后猶豫不決,問策于班昭。班昭認為:“大將軍功成身退,此正其時;不然邊禍再起,若稍有差遲,累世英名,豈不盡付流水?”鄧太后認為言之有理,批准了鄧塢的請求。

  班昭七十一歲的時候去世,鄧太后為她素服舉哀。此後出現了《女史箴》、《女則》、《女孝經》、《女論語》、《內訓》、《閨範》、《女學》等一系列的跟風之作,但都再也達不到《女誡》這樣的高度了。

  班昭自己有所寄託,清心寡欲,沒問題;可是,《女誡》宣導的“三從四德”,“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義”,“清閒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等卻把後面兩千年的女人都搞得像進修道院一樣的嚴肅,極大地禁錮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有人說,中國封建社會一整套的封建道德將中國無數婦女打入無底深淵,婦女無獨立人格,成為男人的依附品。她們從精神到肉體都被弄得畸形了,不僅對著這些封建禮教躬身實踐,而且積極參加對女性自己的奴化教育。最為著名的莫過於班昭,她所寫的《女誡》一書,是中國婦女的行為準則,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如此看來班昭不僅是個受害者,而且還真是一大歷史罪人。


  落落校録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