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嚮秀 《思舊賦》




  余與嵇康、呂安居至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於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餘逝將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淒然。鄰人有吹笛者,發音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雲。

  將命適於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濟黃河以泛舟兮,經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予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迹兮,曆窮巷之空廬。歎黍離之湣周兮,悲麥秀于殷 墟。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歎黃犬而長吟。悼嵇生之永辭兮,寄余命於寸陰。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複尋。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


  關於嚮秀:

  魏晉間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詳。少穎慧。與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隱居不出,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三年)嵇康被害後,在司馬氏的高壓下,他不得不應徵到洛陽。後任散騎侍郎,又轉黃門散騎常侍。

  向秀好老莊之學。當時《莊子》一書雖頗流傳,但舊注“莫能究其旨統”,向秀作《莊子隱解》,解釋玄理,影響甚大,對玄學的盛行起了推動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樂》。稍後,郭象在《莊子隱解》的基礎上補完《秋水》、《至樂》注釋,又加發揮,成爲今日所見的《莊子注》。

  向秀今存賦、文各一篇。《思舊賦》作於入洛途經嵇康故居時,賦(及序)中描寫了重睹故人舊廬時的感受,表達了對亡友深摯的懷念之情。此賦情景交融,充滿了清淒悲愴的情調。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險惡,作者不能直抒胸臆,所以它僅限於寫思念之情,而不及有關的事實。魯迅曾指出這篇賦“剛開頭卻又煞了尾”(《南腔北調集·爲了忘卻的紀念》)。《難嵇叔夜養生論》是爲了讓嵇康發表正面主張而寫的引發性文字,並非向秀本人的思想表述。它與嵇康的《養生論》、《答向子期難養生論》,實際上是一組完整的文章,闡發他們“無爲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的養生之道。

  落落校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