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班固《竇將軍北征頌》
|
車騎將軍應昭明之上德,該文武之妙姿,蹈佐曆,握輔策,翼肱聖上,作主光輝。資天心,謨神明,規卓遠,圖幽冥,親率戎士,巡撫強城。勒邊禦之永設,奮櫓之遠徑,閔遐黎之騷鍬,念荒服之不庭。乃總三選,簡虎校,勒部隊明誓號。援謀夫於末言,察武毅於俎豆;取可杖於品象,拔所用於泰陋。料資器使採用先務,民儀響慕,群英影附。羌戎相率,東胡爭騖,不召而集,於是雷震九原,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罥日。雲黯長霓,鹿走(此七字從《藝文類聚》改補)黃磧。輕選四縱,所從莫敵。馳飆疾,踵蹊跡,探梗莽,采嶰阨,斷溫禺,分屍逐。電激私渠,星流霰落,名王交手,稽顙請服。乃收其鋒鏃、幹鹵、甲胄,積象如丘阜,陳閱滿廣野,戢載連百兩,散數累萬億。放獲驅,揣城拔邑,擒馘之介,民穀謠噪響聒東夷,埃塵戎域。唱呼鬱憤,未逞厥願。甘平原之酣戰,矜訊捷之累算。何則?上將崇至仁,行豈易,弘濃恩,降溫澤。貳者異而懦夫奮。遂逾涿邪,跨祁連,籍□庭,蹈就疆無偏勤,止無兼役。忄┩蒙識而愎戾順,貳者異而懦夫奮。遂逾涿邪,跨祁連,籍□庭,蹈就疆,獦崝真,轔幽山,{走曷}凶河,臨安候,軼焉居與虞衍。顧衛、霍之遺跡,賊伊帙之所邈,師橫騖而庶禦,士怫忄胃以爭先。囬萬里而負騰,劉殘寇於沂根。糧不賦而師贍,役不重而備軍。行戎醜以禮教,炘鴻校而昭仁。文武炳其並隆,威德兼而兩信。清乾鈞之攸冒,拓紅略之所順。橐弓鏃而戢戈,囬雙麾以東運。於是封燕然以降高,禪廣以弘曠,銘靈陶以勒崇,欽皇之貺。宣惠氣,蕩殘風,軻泰幽嘉,凝陰飛雪,讓庶其雨,灑淋榛枯一握興。嘉卉始農,土膏含養,四行分任。於是三軍稱曰:將軍,克廣德心。光光神武,弘昭德音。超兮首天潛,眇兮與神參。(《古文苑》,《藝文類聚》五十九)
神雀頌(《御覽》五百八十八,『永平中,神雀群集,孝明詔上《神雀頌》。班固、賈逵、傅毅、楊終、侯諷五頌文比金玉,今佚。』)
◎作者簡註:
班固,公元弎拾貳年至公元玖拾貳年。東漢辭賦家、史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年少時,就能屬文,拾陸歲入洛陽太學。又性情寬和謙讓,因此深為當時儒者所欽重。其父班彪是當時著名學者,曾作《史記後傳》陸拾伍篇,補寫《史記》以後西漢的歷史。班彪死後,他想要補完全書,後有人告發他私改國史,捕入京兆獄。其弟班超上書辯解,獲釋,漢明帝很讚賞班固的才能,召為蘭台令史,轉遷為郎,典校秘書。自明帝永平中奉詔修史,經過多年努力,于章帝建初七年(公元八十二年),基本完成《漢書》的寫作。章帝時,班固任玄武司馬。建初四年(公元七十九年)帝詔諸王、諸儒集合于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撰集其事,纂成《白虎通義》。和帝永元元年(公元八十九年),隨大將軍竇憲征匈奴,為中護軍。憲驕橫獲罪,班固被牽連入獄,死於獄中。
班固是東漢前期最著名的辭賦家,著有《兩都賦》、《答賓戲》、《幽通賦》等。東漢建都洛陽,“西土耆老,鹹懷怨思”(《兩都賦序》),仍希望複都長安,而班固持異議,因此作《兩都賦》。賦中以主客問答方式,假託西都賓向東都主人誇說西都長安的關山之險、宮苑之大、物產之盛。東都之人則責備他但知“矜誇館室,保界河山”,而不知大漢開國奠基的根本,更不知光武遷都洛邑、中興漢室的功績,於是宣揚光武帝修文德、來遠人的教化之盛,最後歸於節儉,“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兩都賦》體制宏大,寫法上鋪張楊厲,完全模仿司馬相如、揚雄之作,是西漢大賦的繼續。但在宮室遊獵之外,又開拓了寫京都的題材,後來張衡寫《二京賦》、左思寫《三都賦》,都受他的影響。《兩都賦》雖也鋪采□文,但未過分堆砌辭藻,風格比較疏宕。《幽通賦》為述志之作,表示他守身弘道的志向。寫法仿《楚辭》,先述自己家世,後寫遇神人預卜吉凶,再寫他誓從聖賢的決心。所謂幽通,即因蔔筮謀鬼神以通古今之幽微的意思。另有《答賓戲》,仿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表現自己“篤志於儒學,以著述為業”的志趣。此外,他為竇憲出征匈奴紀功而作的《封燕然山銘》,典重華美,歷來傳誦,並成為常用的典故。
班固在《漢書》和《兩都賦序》中表達了自己對辭賦的看法。他認為漢賦源於古詩,是“雅頌之亞”,“炳焉與三代同風”。他不僅肯定漢賦“抒下情而通諷諭”的一面,而縣肯定它“宣上德而盡忠孝”的一面,實際上也肯定了漢賦的歌功頌德的內容。在《離騷序》中,班固對屈原作了不正確的評價,他認為屈原“露才揚己”,雖有“妙才”、“非明智之器”。都表現了他囿於儒家正統思想的局限性。班固另有《詠史詩》,□緹縈故事,為完整五言體,雖質木無文,卻是最早文人五言詩之一。
《隋書·經籍志》有《班固集》拾柒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有《班蘭台集》。
落落校録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