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李斯《議燒詩書百家語》
|
五帝不相複,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土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則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党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請封子弟功臣,始皇下其議,丞相李斯云云。制曰『可。』又見《李斯傳》)
◎李斯簡註:
李斯,公元前二八四年年生,公元前二零八年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秦代書家。字通古。從荀卿學帝王術,西仕于秦,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為丞相。定郡縣之制,下禁書令,變倉頡籀為小篆,後世稱為“小篆之祖”。李斯篆書“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書斷》卷上《小篆》)。清代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說:“小篆開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縟以趨簡易,三代以來風氣至此一變。蓋李斯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李斯佐秦滅六國,後為趙高構陷,腰斬咸陽。著有《倉頡》七篇,已佚。傳世書跡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秦小篆碑刻,傳李斯書,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所刻。內容是頌揚秦始皇的功德。此刻石為四面環刻,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二世詔刻於公元前二零九年)。南向二世詔文柒行,滿行十二字。傳宋拓本為貳佰貳拾叁字,後不知何時被毀壞。元拓本存五十餘字,明末殘存二十九字。清乾隆五年(公元一七四零年)毀於祠火。嘉慶二十年(公元一八一五年)複為蔣因培訪得殘石貳塊,僅存拾字,一九零一年羅正均作亭護之,時已僅存玖字。殘石今存山東泰安岱廟東廡。現傳世的拓本以明安國藏北宋拓本為最,存壹佰陸拾伍字,現在日本,其餘大多是貳拾玖字本。《泰山刻石》為典型秦小篆,在書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遺緒,下開漢篆之先河,是中國古文字的最後階段。觀其書法,用筆似錐畫沙,勁如屈鐵,體態狹長,結構上緊下松,平穩端嚴,疏密勻停,雍容淵雅,有廟堂之概。唐張懷瓘則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並非過譽。《泰山刻石》的篆書,世稱“玉筯篆”,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來習小篆者無不奉為圭臬。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跡。據《史記·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稱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後留下泰山、嶧山、琅琊、芝罘、碣石、會稽六處七篇刻石,皆為李斯所書。泰山刻石堪稱是李斯小篆唯一的傳世真跡了。李斯泰山刻石還是中國碑刻制度演變的重要見證。李斯泰山刻石矗立于泰山之巔碧霞祠西側。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屢遭劫難,極富傳奇色彩。漢代至隋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開始引起注意。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兗州太守獻出肆拾字拓本。歐陽修好友江鄰幾任奉符縣令時,親臨岱頂尋訪此碑,尚存數十字。此後學者劉支專程登岱考察,製成拓本,撰為《秦篆譜》一書。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都有著錄。明代嘉靖年間刻石被毀,僅存二世詔書貳拾玖字,移置碧霞祠東廡。現流傳貳拾玖字拓本即出於此。清乾隆五年(公元一七四零年)碧霞祠毀於火,此石遂失。嘉慶二十年(公元一八一五年)在岱頂整修時被發現,僅余殘石兩塊,存拾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請矣臣”,嵌于大觀峰前東嶽廟牆外側之“讀碑亭”內。道光十二年(公元一八三二年)讀碑亭倒塌,泰安縣令徐宗幹“索殘石於瓦礫中”,移至山下岱廟中保存。光緒十六年(公元一八九零年)殘石被盜,縣令毛蜀雲大索十日,得石於泰城北關橋下,宣統二年(公元一九一零年)五月,泰安知縣俞慶瀾在岱廟環詠亭附近專門建亭置放。今存於岱廟東御座,周圍以玻璃鑲嵌,使遊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風采。李斯泰山刻石對泰山文化的貢獻是巨大的。
落落校録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