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回 建云雾煮 七女有心欺玉帝




  登五凤楼 董仲无意犯灾星

  七仙女一心想把儿子带上天庭,路上只顾绕着天梯转过来转过去的,刻意保护儿子的安全,根本没料到会发生天梯倒塌,董仲被"定"的突然变故。因此,也就没采取防范措施。更重要的是,这件j#从发生到结束也不过一杯茶的功夫。当她母子俩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时,一切已成定局。

  七仙女发现天梯倒塌,儿子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地被"定"在半空中后,她采取的第一个举动便是去找母后。

  "这件务情我已经知道了。"七仙女尚未开口王母娘娘便说,如果不是她急中生智地为玉皇火帝出了个意在帮倒忙的主意,只怕她母子二人的下场会比现在更惨。

  七女想了想说:"母后能不能设法再骗父王一一次呢,反正有一生二、二生三'的'道德经占'为据,不算亏心。"

  王母娘娘叹了口气说:"唉!你父亲已经不是先前的张百忍厂,为娘的话他也是有所不听的。再说,聪明人是决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再摔第二跤的。你父亲是何等样人?!若再骗他就只能说明行骗者是在犯傻。"

  七女道:"听母后这么一说,孩儿反倒同情起父王来了。看来父王他比女儿我更可怜啊。"

  "你这是?"王母娘娘欲言又止。

  七仙女说,有道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玉皇大帝本是聪明绝顶之人,与其相信他轻易上当受骗,不如相信他是抱着明白装糊涂,故意网开一面。或者说他对女儿是恨铁不成钢。但是,轮到动真格的时候,却又念及骨肉之情,不忍下手太重,要么将"王法"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要么故意"上当受骗"以便不露痕迹地达到法外施仁的目的。

  总而言之,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说得过去"的借口,好让他自己在群仙众神面前有个交待尽管往往是一种无言的交待。从这一点上说,玉皇大帝比他的女儿活得更艰难,更应令人同情。

  王母听到这里,不由得茅塞顿开。她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仔细一思量,越发相信七女的分析是对的。种种迹象表明,玉皇大帝对七女一直比较偏爱。如果不是挑嘴姑娘当着众仙卿的面,把七仙女下嫁董永的事儿闹得路人皆知,也许玉帝还不至于把他们整得那么苦。

  七仙女认为,如果他和王母娘娘的分析是正确的,玉皇大帝便不再会加害于董仲了,若果真如此,董仲被定在半空中也未必是件坏事。尽管不能说是件好事,若引导得法,照样能有好的结果。

  "啊,有!"王母娘娘突发奇想,她让七女找几位姐姐帮忙,为董仲建一座空中楼阁,再把家里收藏的凡间书籍全部搬过去,让董仲借这个机会认真博览群书,日后于己、于国、于家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旦董仲把书读通了,将来定能终身受用不尽。七仙女听到这里,立即转忧为喜。她谢过王母之后,马上去找姐姐们共商大计。

  第二天,七仙女和六位姐姐们天刚蒙蒙亮,便每个人的腋下夹着厚厚的一叠书,同时去看望董仲。

  董仲见自己的母亲和六位姨妈都来了,真是既高兴又为难--在那种不沾天、不着地、无桌无凳、无水无茶的处境中不用说"热情款待"就是想让个座儿也只能是幻想。

  董仲见这么多贵客都那么干站着,便很有些难为情地说:"你看看,我这里什么都没有,俺娘和各位姨妈专程为我而来,我却......唉,真不好意思。"

  "不要紧,不要紧!"七女见董仲满脸羞愧手足无措的样子,便心疼地宽慰他说,"有道是,生得亲,买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姨妈们决不会见怪的。更何况这地方、这处境......"

  七仙女不敢再说下去了--当她发现自己已经热泪盈眶,再说一句便会泪满香腮时,便突然打住了话头。

  七女不愿让儿子再看见自己流泪,因为董仲还小。更何况,小小的董仲由于父母的分离曾经屡遭嘲弄,而这种被嘲弄给董仲所造成的心灵创伤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董仲不辞干难万险远上昆仑,与其说是为了寻母,不如说是为了修补心灵创伤。

  结果却恰恰相反,先有"孩子见了娘,无事哭一场"的悲伤,后有母子被迫分离的痛苦。如果说先前董仲只有思念母亲的单一痛苦,现在却要经受思念父、母的双重折磨了。

  为了不再雪上加霜,为了不继续向儿子的伤口上抹盐,七仙女在儿子面前必须尽可能表现得坚强些--为儿子壮壮胆。大姐从一开始便关注着他们母子俩。七女与董仲的每一个细小的感情变化都没能逃过张大姐的眼睛。因此,当七仙女说到"这地方、这处境......"而陡然打住时,张大姐立即接过话头说:"不是这地方,这处境,我们这些当姨妈的还不来呢。"

  "最少不会六位姨妈一齐来。"张二姐也顺着大姐的意思接着说:"这地方好,这处境更好。"

  张三姐见董仲有些莫名其妙地望着张二姐便进一步解释说:"这地方清静,这处境没干扰。在这里读书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处所啊!"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四姨把一大叠书往董仲怀里一放说:"这不!姨妈们把外公、外婆家里的书全给你搬来了。"五姨妈一边示意众姐妹把书都堆放在董仲立足的那朵云彩上,一边打趣地对董仲说:"有一年过春节时,你那腐里腐气的穷酸姨爹,写了两块条幅挂在书房里。一幅是'呼贤妻凑盆好菜';另一幅是'劝娇儿奋读良书。'五姨妈今天借用六位姨妈的口气把这两句话改一下送给你们母子俩。这第一句嘛,就改成:'呼七妹凑盆好菜';第二句就改成:'劝外甥奋读良书。'如何?"

  "好,太好了!"董仲总算找回了笑容,也找回了少儿的童真。可惜,那笑容与童真一闪即失--当董仲发现这"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地方"除去脚下的一片云彩,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没有时,其心境立即回到了那一无所有的现实。

  一直沉默不语的六姨妈,总算找到了合适的话题:"外甥尽管放心,有你六位神通广大的姨妈在,我保证你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给你变来什么。"

  六姐在"稳定军心"的同时,又自告奋勇地当起营造空中楼阁的临时总指挥来。

  在张六姐的统一指挥下,她们六姐妹立即一齐动手各显神通地忙开,大姨妈口中念念有词地将手一招,各种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竹子纷纷从云丛中飞来。

  二姨妈说了声:"看我的!"便主动充当起建筑设计师来。只见她双手并举,凭空画了一个古朴大方的亭阁式样之后,对着大姨妈召来的那堆竹子轻轻喊了一声,"此时不架,更待何时!"那些竹子便十分"听话"地各自寻找自己的位置。

  说时迟,那时快,须臾之间一座飞檐斗拱,四面八方六角的尖顶亭阁的构架便完成了。

  三姨妈正准备施展法术,可惜迟了一步,让五姨妈捷足先登了-张五姐招来数十片长五尺左右,宽二尺有余的大芭蕉叶,有的当墙、有的当瓦、有的沾在门框两边充当门板。不一会儿就毫不费力地把先前的空架子,装点成了一间名符其实的房子。那飞檐斗拱,四面六角八方的造型原本就有别具一格的滋味,再用绿色的芭蕉叶一装饰,就更有诗情画意了。

  张四姐和张三姐见别人抢了头功,也争先恐后地作"贡献"。她们一个变来桌子、板凳和床铺,一个召来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就这样,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便造就了一个空中楼阁。董仲把空中楼阁打量了一番之后,高兴得拍着小手,一边蹦蹦跳跳,一边不停喊着:"太好了,太美了,真漂亮。我太高兴了。"最后还在每位姨妈脸上亲了一口。

  从大姨妈到五姨妈在接受亲吻时,个个都是眉开眼笑。但是轮到该亲张六姐时,这位六姨妈却轻轻推开小董仲说:"我总觉得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做,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张大姐说:"什么事那么重要,你让侄儿亲你一下再想不行吗?"

  "不!"六姐说:"今天我什么事儿也没干,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完了'再让侄儿亲亲,否则便受之有愧了。"

  七女想了想说:"六姐是不是说要把这空中楼阁隐藏起来,以掩人耳目?"

  "太对了!首先是不能让父王知道。"六姐说道便招来几片白云,将空中楼阁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挡了个严严实实。将漂漂亮亮的空中楼阁变成了神神秘秘的"云雾书斋"。

  董仲送走母亲和姨妈之后,就在那间"空中楼阁"、"云雾书斋"内读起书来。

  董永当然不知道儿子在天上读书的事儿。这天早朝,董永闷闷不乐地向万岁禀报了自己上昆仑山寻子的经过,万岁与文武百官大都为董永叹息,只有潘洪和傅官保在暗自高兴。

  当天晚上,傅官保和挑嘴姑娘正喜形于色地谈论着董仲被玉皇大帝定在半空中的事儿,傅无宗突然闯进来说:"爹、娘,你们晓得董仲是么样走的么?"

  傅官保说:"你知道?"

  傅无宗得意洋洋地说:"是孩儿我把他气走的。哼,他哪里我的敌手,叫他到天上得第一去吧。"

  "我的儿子真能,这就叫有种像种,无种不乱生。"傅官保话音刚落,挑嘴姑娘便忸怩作态地说:"像你就坏了,就凭这能说会道的样子就像我。"

  傅官保连忙取好卖乖地说:"都像、都像。"夫妇俩高兴得一起抢着儿子又揉又摸。也许,这就叫做"是鬼是怪,各人生的各人爱"吧。

  董仲走了以后,傅无宗果然连连得了几个第一名,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再也没有人能与他争高低了,他也就不再"争气"了。先生不在家他便带头贪玩,趁机欺负年小体弱的学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后来连个秀才都没有混上。

  傅官保生气地把书、纸、笔、砚往地上一摔说:"不学这些之乎者也了,为父给你请个武师,跟他学刀枪剑戟去。"

  傅无宗'听这话,立即抱住傅官保的脖子说:"你真是我的好爹爹。"

  斗转星移,一恍又过了三年。"云雾书斋"内的竹简,换了三次绳索。无字天书,董仲也读完了几本。六位姨妈都恭喜:"七妹的儿子已经学成了满腹经纶韬略,将来一定是凡间的栋梁之斋"内读起书来。

  七妹却愁眉苦脸地叹道:"他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学得再好也无益啊。"六位姐姐都笑而不答。七女哪里知道这笑声中的秘密?!

  大考之年,天下才子汇聚京城。主考大人卢未央被三篇锦绣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卢大人自言自语地说:"论文章可算得天下第一,论书法真可谓笔下生花。"再看考生的姓名,不由得大吃一晾:"怎么。又出了一个董仲?"

  董仲一走出考场就往家里跑。在离家门还有大半里路时他就扯着噪门喊:"爹,孩儿回来了!"

  因为董仲当过"和应子",噪门特别大,所以仅仅喊了一句,正在后院种菜的董永便听到了。董永把手放在状元袍上擦了擦,一边问:"是,是仲儿在喊吗!"一边撩起状元袍就往外跑。

  当董永像杀猪佬那样将长袍卷在腰间,跑到门口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一个遍体鳞伤的年青女子躺在大门口,还有一条狗正舔着她腿上的血迹。

  董仲同样发现了,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把那条狗赶走了,待董永也赶到时,他们便同心协力地将那女子抬到家里为她冲洗和包扎伤口。

  董仲见那女子昏迷不醒便说:"爹,我们还是先救命要紧,伤口等一会儿再包不要紧的。"

  董永说:"这话也对。我给她掐一掐人中和虎口,你快去倒一杯盐水来。"

  "爹,家里没糖吗?"

  "你想喝糖茶?有,就在......"

  "不是我要喝,我是想给她倒一杯。"

  "傻孩子,你以为爹是舍不得?昏迷不醒的人只能喝盐水,这就叫用盐水接气。你懂吗?"

  董仲迅速端出一杯盐水来.用汤匙从那女子的牙缝里慢慢往下浸。汤匙盐水"浸"去之后,董永已经帮她清洗,包好了伤口。那女子也轻轻地喊了一声:"哎......哟......"

  董永接过汤匙,一连喂匙盐水后,又为她盖上被子,这才对董仲说:"好了,现在不要紧啦,快到堂屋去,咱爷俩好好聊聊。"

  董永最关心的当然是七仙女的近况和儿子为什么突然平安返回。这件事情说来话长。董仲首先把自己经山神指点,得到青鸟的帮助,终于在瑶池边上找到七女,以及上天途中身体定住,天梯突然倒塌,六位姨妈共建"云雾书斋"的经过简单明了地说了一遍。

  当董永追问七仙女的近况和董仲为什么能安全返回时,董仲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董仲只知道自己在"云雾书斋"读书期间,每天都是七仙女亲自送饭给他吃。

  说起来是送饭,其实既没有饭,也没有菜,而且每天仅仅送一次,每次仅仅给他三颗白米。

  "那怎么能行呢?"董永忍不住问了一句:"凡间人人都羡慕神仙,原来神仙的日子比凡人过得还苦哇!"

  "不苦。"董仲说,"母亲送来的是仙稻神米,吃下三粒之后,不仅一天都不觉得饿,也不渴。而且读书,写文章时一点也不觉得疲劳,速度也特别快。一天读好几百卷书,写一百多篇文章也不感到吃力费劲儿。"

  董仲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六位姨妈送去的好几百卷书全部读完了。他觉得自己读得太快了,怕记得不牢,又从头至尾地读了一遍。没想到,把所有的书籍统统读了三遍之后,也仅仅花费了两天的时光。其中还时不时地停下来写文章,记录读书的感党。

  第三天,七仙女见董仲已经无书可读了,便从王母娘娘那里借来三部天书让儿滨。董仲蜕。天书无字,因此又叫"无字天书"。但是,只要有缘份,便能从白纸上看出黑字来。

  天书言简意赅,非常难懂,七仙女对蓬仲说:"天书上的字虽然也要用眼睛去看,但是天书的内容必须用心去读,用心去领悟。所谓'用心读书'便是因此而发。"

  尽管天书难读,董仲也仅仅用了半天时问,就把三部天书全都读了两遍。七仙女见儿子把天=岛读完了,便高兴地告诉董仲说:"外公已经同意让你回凡问去了,你收拾一。下快走吧。"

  董仲说:"我在这里仅仅住了三天,外公怎么就赶我走呢?"

  七仙女笑了笑说:"傻孩子,不是赶你走,而是法外施恩放你回去.你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年而不是三天。如今天下的才子都聚集在京城,参)三年一届的大考.外公外婆是让你回去参加天朝大考的。"

  董仲这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读得那么快,原来上界的一天,就是人间的一年。董仲担心自己三年没有回家把父亲急坏了,便赶忙火急地返回人间。

  董仲本来是想先回家看看父亲,然后再去参加大考,只因临别时七仙女送给他一个非常漂亮的木箱子,说是送给那位曾经指点董仲上天之路的阴阳先生严君平的,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先把箱子送给严先生,然后才能回家。

  严君平那箱子特别漂亮,便不敢收。严先生说他仅仅为董仲指点了一条上天的路线而已,不敢接受如此珍贵的礼物。董仲说,那是王母娘娘为了感谢他帮助董仲与七仙女母子团聚,而特地送他装书用的,严先生才感激不尽地收下了。

  严君平送走董仲之后,连忙把自己用来算命用的各种书籍搬到一起,准备锁进箱内。不料,就在他打开箱盖的一瞬间,一股浓烟伴随着一束火焰猛然冲出--浓烟将严先生的两只眼睛完全熏瞎了,火焰将严先生的那一堆载有天界全部秘密的《阴阳命书》全部烧成了灰烬--从那以后,不仅天庭的秘密一直鲜为人知,而且凡问所有的算命先生都变成了瞎子。一是无《阴阳命书》可看,二是有书也看不见。因此,算命先生为人算命时就只好睁着一对失明的眼睛说瞎活了。从那以后"睁着眼睛说瞎话"也就引伸为骗人的意思了。

  董仲并不知道那口木箱是天神用来惩罚泄露天机者的法宝,也不知道严先生为了自己而遭到了如此严厉的惩罚,反到自以为已经还清欠严先生的人情债。

  董仲回家途中,正碰到考生们进考场,便不得不先参加大考再回家看望父亲了。

  听完儿子的神奇经历之后,董永总觉得事情并不像儿子讲述的那么简单,最少是玉皇大帝同意让董仲返回人间的原因没有交待清楚。但事关天机,凡夫俗子们无从知晓,除了走一步看一步别无他法。

  "爹,后面卧室里有响动。"董仲说。

  "也许是刚才那姑娘醒过来了。"董永说,"啊,对了,你认识那女孩子么?"

  "没见过。爹想必认识?"

  "似曾相见。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说曹操,曹操到。董永活音刚落,那位似曾相见的女子已经来到前堂,恭恭敬敬地跪在董永面前说:"民女皮秀英叩谢状元老爷的救命之恩!"董永仔细一看,才认出来是潘洪府上的丫环,便问她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

  那女子说:"老爷有所不知,民女秀英,白幼父母双亡,被人卖到潘府为奴,八年来民女小心为人,忠心侍主,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错说半句话。可是潘洪对民女仍然是开口便骂,举手便打。

  "前天,我给少奶奶送莲子汤.一进门就碰见那个已有三妻四妾的老色鬼正在房中与他的儿媳妇一少奶奶调情。民女本不敢声张,只想急速退出来了事。不料慌乱中绊在门槛上摔了跤,潘洪怕我把他的丑事张扬出去,便借少奶奶之口,骂我是败家精,故意摔碗泼汤。

  "这还不算,后来又唤来家丁,把我打得遍体鳞伤赶出府门。我本孤身弱女,无亲无故,能到哪里去呢?急难中又想起董老爷那次在潘府为民女求情,使奴婢免遭毒打之事,这才斗胆来投奔老爷您。没想到未进府门突然一阵头昏目眩便人事不知了。醒来之后,听见老爷和少爷在前堂叙话,才知道是你们救了奴婢一命。"

  董仲听后愤愤不平地说:"好一个相国,调情有术,治国无方!"说着又以同情的目光将皮秀英打量了一番,"好一副花容月貌",董仲差一点没喊出声来。

  董永问皮秀英:"现在打算往哪里去?"

  皮氏说:"我只身一人,实无安身立命之所,如蒙老爷开恩,奴婢以斗室容身,民女来生变牛变马,也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董永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愿收留你,只是我们董家从来就没有使唤丫环佣人的习惯,再加上你一向在潘府,如果留在本府,岂不是有意与他作对?"皮秀英不忍心为恩人招来是非,便要起身告辞,董仲连忙说:"且慢。"

  董仲喊了一声"且慢"之后,对董永说:"爹,依孩儿之见,留下她并无妨碍。她孤身独影,如失群孤雁;无依无幂,似吊根之草,出得门去定是九死一生。再说她是被潘府遗弃的丫头,又是自己找上门来的,量那潘洪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董永想了想说:"仲儿说得有理,我就收你为义女吧!"董仲说:"最好。"

  皮秀英慌忙跪下说:"老爷赏小女一碗饭吃已经恩同再造。有道是,无功不能受禄。这收为义女,实在不敢从命。"就这样一个要收为义女,一个只肯做奴仆,彼此推让起来。

  皮氏见董永坚持不改便说:"既然如此,民女只好告辞了!"

  董永见皮氏如此固执,便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那就暂留几日,再从长计议吧。"

  这天,董仲在书斋吟诗作赋,皮氏送来一碗茶放在几案上,董仲立即起身让坐,皮氏忙说:"少爷每每如此客气,奴婢实在担当不起。"

  她指着另一把椅子说:"我这里坐下就是了。"

  董仲说:"秀英妹妹,我和爹爹都不习惯让人侍候.你还是和我一起读书吧!"皮氏见董仲一片实情,也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又是一天下午,董仲正在教皮秀英认字,突然听到门外"当......当......当......"几声锣响,接着又噼哩叭啦地响起了鞭炮声。

  董仲出门一看,只见两个报子,一边敲锣,一边高叫:"喜报喜报,到处喊叫,董公府前,吉星高照,才高八斗夺魁首,少爷再将龙门跳。"这才知道是自己中了头名状元。

  董仲心中暗喜,连忙封了两包银子作为报子的谢礼。老报子接过银两,连忙吩咐"备轿",接状元老爷进宫。

  董仲随轿来到五凤楼不久,榜眼、探花也先后赶到。大家互相叫了一阵恭喜之后,又听见一位太监高叫:"皇后驾到。"

  状元、榜眼、探花郎纷纷跪下低头接驾,没有一个人敢于抬头。皇后在宫娥彩女的簇拥下来到堂前,待她坐定并放下珠帘之后,众人才抬起头来高喊:"娘娘千岁!"

  行过君臣大礼后,皇后开始赐宫花。当探花按照惯例接过皇后亲手制作的宫花往新科状元董仲乌沙帽上插时,皇后在珠帘后面看了他一眼,禁不住全身一震:"啊!好俊俏的状元公,真乃才貌双全"。

  皇后娘娘见过董仲后,马上把那插宫花的太监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太监又走过去对卢天官耳语了几句。卢天官又把董仲叫到一边说:"恭喜状元公双喜临门!"

  董仲忙问:"恩师,这'双喜'二字从何说起?"

  卢天官笑笑说:"昨日金榜题名是一喜,今日皇后有意招你为附马,岂不是双喜么?"

  董仲一惊,连忙说:"老恩师,学生不敢从命。"

  卢天官说:"怎么连公主都看不中么,难道也要像你爹爹那找个天仙不成!

  董仲慌忙说:"学生决无此意,只是我......"

  卢天官见董仲两腮红晕,欲言又止,便追问道:"莫不是家中已有妻室?"

  董仲答非所问地说:"老恩师,你看学生如何是好?"

  董仲那天被一顶轿子抬到五风楼赴琼林宴之后,董永就天天在盼着儿子回来。这天上午,董仲总算回来了,他身穿红袍,帽插宫花,显得分外漂亮。奇怪的是董仲进了府门董永却并不高兴。儿子前脚刚跨进来,董永随手就关了大门,同时把脸一沉声色俱厉地吼道:"你做的好事,那风......"

  董永的"凤"字刚一出口,董仲的脸上"唰"的红到了耳根,他立即伸手捂住董永的嘴,又望了望站在父亲身后的皮秀英。待皮秀英知趣地退下去之后,董仲又"扑咚"一声跪在地上说:"爹爹:孩儿对不起您,刚才托进去的正是'凤冠霞披'!"

  董永一听"凤冠霞披"四个字,"哎呀"一声险些昏了过去。董仲把他扶到椅子上靠稳之后,董永又吼道:"小奴才,你知道你犯的是什么罪吗?那......那......那是要诛灭九族的欺君之罪啊!"董仲待父亲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下才说:"爹爹,我也是万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啊!"

  这真是:

  不愿乘龙作附马,婉言谢绝帝王家。

  状元犯下欺君罪,只因当初一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