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分忧解愁 王母指派四小将




  传授武艺 七女委托二郎神

  虎狼滩一战,文挂武帅的董仲可箅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若能一举杀死杨高,再来个"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一世的"土丘国"也就指日可得了。

  可惜,事难随愿,只因董永还软禁在土丘国,董仲就只好刀下留人,手下留情。

  俗话说:屋檐滴水,点滴不差。这话在董永父子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董永孝敬父母,董永的儿子同样孝敬父母--写小说的已经记不清王母娘娘或是七仙女,是否对董仲说过,孝敬父母的A,b定能忠君爱国,但可以肯定,在这一点上,董仲也具备了与他父亲一样的品格和德行一一尽管董永父子之间有身为长工的父亲可以成为天帝的附马;身为状元的儿子却不愿成为人间天子之东床快婿的戏剧性区别。

  人们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一说法的含义董仲在杀杨高还是放杨高这件事情上体味得最深刻。

  董仲文挂武帅既是为保家卫国而挂帅,也是为忠君救父而出征,应当说:失为忠孝两全之举。如果这一场打下来,既能在卫国之战中旗开得胜,又能在救父义举中马到成功,当然是名符其实的两全其美。

  如果董永没有被他们弄到土丘国的国都去,虎狼滩一战打下来董永也就得救了,"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也就不会出现。恨只恨那土丘国的军师杨谋将董永扣作人质,便掌握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也有了保其主帅性命与讨价还价的筹码。

  董仲本当乘胜追击,又因负责分配粮草的"钱粮官"傅官保迟迟不运粮草。本应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结果是兵马已动,粮草未行。甚至是,仗已打完,粮草仍然不见踪影。粮草跟不上,一旦深入土丘国腹地,其结果必然是不战自败。因此,"乘胜追击"这一军事上的上策是行不通的。那就退而求其次,来他个"擒贼先擒王"的中策吧。如果能抓住杨高且不说逼其归降,至少可以用杨高为人质换回董永是有绝对把握的。董仲甚至认为,哪怕找到了尸首完整的死杨高也能换回一个活董永,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他才下达厂那个"生要整尸,活要生擒"的帅令。

  董仲始料不及的是,杨高早已连人带马落入陷阱。更没料到,连人带马同时落入陷阱的杨高不仅人马安然无恙,而且在他与女儿莉珍接近陷阱之际,杨高居然骑在马上"飞"过他们的头顶。

  因为有"金梭将"董莉珍在场,所以尽管杨高胯下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宝马良驹,也难免一死。刚开始,董仲也曾动过"先杀杨高再以尸体换回父亲"的一闪念,因此,他没有在事前警告女儿不要杀死杨高。

  然而,当董莉珍抛出金梭,即将结束杨高性命的干钧一发之际,董仲突然想起了在阵外旁观的土丘国军师杨谋一若是杨高死于乱战之中,那是他命该如此,在劫难逃。杨谋也不能责怪董仲,少也不便以此为借口杀害董永。相反,如果让杨谋亲眼看见,杨高是在清理战场期间,被董莉珍亲手所杀,就又当别论了。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全,董仲才不得不在紧要关头,网开一面,让罪魁祸首死里逃牛了。

  面君,要么节衣缩食地死守边关 平心而论,董仲是倾向于走利多弊少的第一条路,可是,战时法规早有明令:边关主帅非奉皇上亲召不得擅自离开边关,违者当以抗旨不遵论处。

  因此,董仲不得不违心地选择了利少弊多的第二二条路。为了国家的安危,董仲必须严格操练兵马;为了将士们的生存,董仲又必须组织边关将士开荒种地,其艰难困苦真是一言难尽。然而,在一颗赤子之心的作用下,董仲不仅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了,而且在虎狼滩一带坚守了十六年之久。

  十六年后,年轻的董仲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女儿董莉珍也从一个黄毛丫头变成了二十五、六岁的大姑娘。这种"少年子弟沙场老,红粉佳人白了头"的战争生活真是急煞人也。

  不过最着急的还是潘洪、傅官保和挑嘴姑娘等人,原指望派董仲文挂武帅一定是"速战速败",没想到如今他们一个年近古稀,一个五十出头,早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皇帝梦仍然不能实现,而且一一直得不到傅无宗的消息。为了尽快使阴谋得逞,挑嘴姑娘又劝潘洪再给杨高写一封密信,派心腹将领偷渡边关。信中雨定:八月十五日深夜由杨高带领八干名骑兵偷营,潘洪派傅官保以督战为名,带一千步骑从后面先杀战马后烧帐篷,双方以火光为号,全歼董仲人马于虎狼滩前。

  这天,董莉珍正在巡夜,借着朦胧的月光发现一个黑影向边移动,她以为是野兽,后来又越看越像人,便连忙抽出梭棍打了过去。"啪"的一声,在那黑影的屁股上钻了个窟窿,就听他惨叫一声,再也跑不动了。董莉珍上去一搜,才知道是潘洪派去给杨高送信的密使。

  董仲见那封信卜的第一句话就是:"杨将军,十六年前曾托傅无宗带过一信,想必未曾收到"云云。当他再往下看时,简直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决定派两员战将护送董莉珍回京城,一是将那封信面呈皇上。二是请求粮草和援兵以便破敌,并将那个信使锁在囚笼内留作活口。

  十六年的戎马生涯,使董莉珍由一个小丫头变成了一名出色的战将,她一路上日夜兼程,不亚于其它两名男子。

  这天中午,来到一个茅草丛生的山坡上,那二员战将觉得又累又饿,要求到前面那个小镇吃顿饭再走。董莉珍也觉得饥肠辘辘,就同意了。

  说话问,只见两只山鸡从茅草丛中飞出,三人同时喊了一声"山鸡"。

  董莉珍说:"老天爷给我们送下酒菜来了。"说话间董莉珍将梭子向上一抛,拦腰一棍,"嗖"的一声,飞在上面的一只山鸡应声落地,董莉珍将手轻轻一抖,下面的那只也掉了下来。

  两个随行将领捡起来一看,两只鸡头都被打破了,不由得惊叹道:"好准的梭子!"

  董莉珍解释说:"是这梭子长了眼睛,我心里想怎么打,梭子就能怎么打,并不是我的手法高明。"

  两位将领早就想知道梭子的由来,经董莉珍这么一提,就更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了。说话间,不觉进入了小镇,他们走进一家餐馆,将山鸡交给店小二炒来下酒。酒过三巡,董莉珍开始讲起了那金梭子的来历。

  董莉珍说这梭子本是七仙女当年在家中织锦用的金梭,后来由董永传给了儿媳皮秀英。皮氏从小在潘洪府上当丫环侍女,不会纺纱织布,就一直把它锁在箱子里。

  一天,皮氏晒箱子,那梭子被董莉珍看见了。当时年仅五岁的董莉珍生就一种好动的特性,她见那梭子两头尖尖的,中间还有一根越拉越长的黄线,便从灶门口找来搅火棍敲打起来。奇怪的是,那梭子一敲就蹦,一打就飞,一收便回董莉珍真是爱不释手。从此她每天都在院子里打梭玩。时间一长,便发现那梭子似通人性,她想打哪里,就能打到哪里。

  原来那梭子是王母娘娘的又一件法宝,文能织布,武可破敌他们边吃边说,不知不觉已是酒足饭饱,便继续上路了。又走了五日,总算到了京城,刚进城门,就发现许多人在围着看一张告示,董莉珍骑在马上,居高临下,不用挤便一目了然。董莉珍好奇地往下一看,不觉大吃一晾,原来是一张杀人告示上写着:"董仲之长子董麒次子董麟因行凶杀人,国法难容,定于七月二十九日午时三刻开刀问斩。"董莉珍一算,离问斩日期只有三天了,便急得"哎呀"一声,差一点掉下马来。

  董仲不是只生董莉珍一人吗?怎么又冒出了两个儿子呢?故事讲到这里,又只得丢下凡间,且说天庭了。

  董永被杨高抓走之后,董仲又被迫文挂武帅困守边关,这一连串的意外变故,弄得七女闷闷不乐。无奈天规甚严不能抽身下凡。七女叹道:"人人都说天堂好,我说天堂似地狱,做鬼也有逍遥时,为神反而不自由。真是人有人的难处,神有神的难处啊!"这天,是正月初二,恰逢王母娘娘的寿诞之日,彩虹在南天门前升起如同彩链高挂;白云在彩虹旁定格恰似虎踞龙盘。百花在灵霄殿前吐艳,阵阵芳香醉人。群星自愿出来点饰景色,一闪闪一眨眨忽明忽暗,如同数以万计的彩灯。唯有月亮最辛苦,她要通宵达旦地值夜班,同时为天庭与凡问照明。

  太阳变成的烧火婆妈,不要柴火也能烧火做饭;彩云化成王母娘娘的围巾更是艳丽迷人。蟠桃上席待客,仙果多得如山如。

  大小神灵都来贡献寿礼:有骑鹤来的,有骑白鹿来的,有骑天马来的,还有乘风、降龙、驾云车来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更有宫娥彩女来助兴,她们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反弹琵琶的、还有倒吹银萧玉笙的。天鹅般的舞姿优美,百灵似的歌声甜润,更有凤凰展翅、孔雀开屏。仙乐无需演奏,钟鼓可以自鸣。仙歌神曲合一堂,百般器乐共八首,那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拜寿祝福者更是前呼后拥,从二十八宿到四大天王,从托塔天王李靖到太白金星。从百花仙子到雷公电母,从赤脚大仙到太上老君。还有那风神、雨神、金甲神、四海龙王和十殿阎君,一个个排得整整齐齐。拜寿者大都是"履行公事",连王母娘娘也说不清谁是假意,谁是真心。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七个女儿个个愿她长生不老,她们干针万线为"母后"绣的那件寿袍更让王母娘娘如意称心。

  这天一人早,张三姐的儿子二郎神杨戬,女儿三娘杨琼,四姐的儿子崔天保也都早早地赶来为外祖母拜寿。他们又是吃寿桃,又是尝仙果,又是吃寿面,又是品美酒,载歌载舞,有说有笑。三只眼的杨戬在教嗥天犬钻圈,四姐的儿子崔天保在聚宝盆内取宝,三姐的女儿杨琼正在撒娇。唯有七女坐在一边,越想越伤心,不觉泪流满面。

  大姐二姐见七女忧郁寡欢,便上前劝道:"哪个都免不了有揪心的事儿。这些事不可不想,也不可多想。不宜过分忧愁,似这样愁坏了身子不是更难么?"

  七女说:"难道明知董郎做了阶下囚,我也视而不见?眼看仲儿马上要文挂武帅,我也袖手旁观不成?"

  三姐、四姐也上前劝道:"七妹,揪心的事儿,我们也经历过。有道是:人生五十能知四十九年之祸福,在世百年难保三千六百日之平安,还是忍耐为高。"

  七女生气地说:"想当年,三姐你为儿女眼泪也流成了一水桶,不是母亲开恩暗助天书让戬儿打进天牢,杀上灵霄殿,父王才被迫放你和外甥女出来,如若不然哪有今天?说不定至今还坐在天牢内呢?当年你说我年幼无知,不懂夫妻之情,母子之爱,如今也用这些无用的话来劝我?"

  "还有四姐,你为了姐夫崔文瑞,又是送摇钱树,又是赠聚宝盆,又是大闹东京......父王发怒重振天规,还是从你那里引起的呢?到如今你们该愁的愁过了,该闹的闹过了,反倒来劝我忍,未必要我忍心看董郎人头落地,忍心看仲儿任人杀戳不成?"

  五姐、六姐见七妹由忧而悲,由悲而怒,只好站在一边陪她落泪。六姐像是劝七女,义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东西。我们姐妹七个人个个如此,想必是在劫难逃。"

  五姐也深有同感地说:"你又哭又闹,也不想想大姐、二姐,还有我和六姐,连个子女都没留下,这才是更苦呢。想当年,大姐嫁给那砍柴的姐夫,先是跟可恶的县令斗,后是跟那好色的皇帝拼......"五姐本当继续往下说,忽见大姐、二姐、六姐,都因为牵动了旧情而泪如泉涌,便不敢再说下去了。

  七女听了五姐和六姐的一番叹息,站起身来一头扑在乇母娘娘的怀里放声痛哭起来:"这婚嫁之事,男女之爱,为何要分天上人间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哭了一阵又问:"母后,孩儿求您把我贬下凡去,我不要那'九天仙女'的招牌,只求真正的夫妻恩爱,母子团聚也就满足了。

  "你看那挑嘴姑娘以怨报德,干尽坏事,却逍遥一世,快乐一生真不知于法何在,天理何存啊!依我看如今仍然是阎王怕恶鬼,天理欺善人,下指有长短,爹娘有偏心。"

  王母娘娘说:"别说傻话了,为娘对三界的善男信文且无厚薄轻重,何况对自己的女儿呢?"

  王母这么一说,七女哭得更凶了:"孩儿有一事不明,为什么三姐、四姐的儿女都能在上界为仙,唯独我的儿子是凡夫俗子,难道这是一样厚薄,一般轻重么?难道这也是女儿的过错吗?"王母娘娘长叹一声道:"哎,皇天后土,系五行所定,阴阳造化,非人力可更。儿不见桃花三月放,菊花九月开,荷花迎烈日,腊梅斗冰霜?它们虽有早晚之分。红黄之别,但只要是花,就一定会开的。"

  王母停了停接着说:"我儿且放宽心,为娘白有安排。"七女听出王母弦外有音,便拜起寿来,天庭此时又恢复了应有的欢乐。

  次日凌晨,已是大年初三,王母来到点将台前,唤来银河内麒麟二星对他们说:"只因天朝奸臣当道,忠良受害,国运不昌,令尔等下凡走上一趟,助天子扬善惩恶,不知尔等意下如何?"秉性好动的麒麟二星,在银河内寂寞多年,听说要下凡投胎,喜得又蹦又跳,没等王母交待清楚,便纵身跳下凡尘。

  王母叹道:"看来不甘寂寞者大有人在,岂独少女之心?有道是好事成双,不如好人做到底,再派一对星宿下凡走一遭。"只因麒麟二星走得匆忙,王母交待不及,所以后来屡遭波折。只是天机不可泄露。王母尚未言明之事,写小说的也不敢故弄玄虚。只能告诉"看官"一句话:今日这四颗星宿下凡,十六年后皆有神妙。

  再说董仲。上边关之前,其妻皮秀英曾碰到一桩怪事。这天晌午时分.皮氏正在炒菜,突然有位老太婆站在门前不住地念道:"行行好,行行好......"

  皮氏把她:下一打量,觉得十分奇怪。只见她:白发苍苍头插花,满脸皱纹把粉擦,耳穿金环手戴银,沿门乞求似叫化。

  皮氏小心问道:"老人家莫不是渴了求茶?"

  "不是。"

  "饿了求食?"

  "不对!"

  "累了求凳?"

  "也不对。"

  "迷途问路?"

  "更不对!"

  "啊!一定是晚了投宿。"

  "就算是吧!不过投宿的不是我老太婆,而是这一对宝贝!"说着从怀里摸出两件占玩,往皮氏手里一塞,转身便走。等皮氏追出门去,那老太婆拐个弯就不见了。

  皮氏见她穿戴不伦不类,谈吐不明不白,办事莫名其妙便怀疑是哪个大户人家跑出的疯呆婆婆。

  皮氏见那"疯呆婆婆"不知去向,只好原路返回。来到堂前,再看手里捧的那两件古玩,竟是一对小巧玲珑,古色古香,闪闪发光的玉麒麟。皮氏将它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觉得它们十分讨人喜欢,竟忍不住去亲它们。

  哪料到刚一张嘴,那对玉麒麟咕噜一声,一齐钻到皮氏肚子里去了。皮氏的肚子像吹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这里董仲正好从外面回来,一见皮氏鼓得高高的腹部,便吃惊地问道:"夫人,你这是怎么啦?"

  皮氏见问,便把刚才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最后还不无担心地说:"官人,你看到底是凶是吉呢?"

  董仲想了想说:"有道是梦熊罴乃男子之兆,鼓琴鼓瑟系女子之吉,可这白日得麒麟,下官听也不曾听过,实在难料凶吉,但愿那老太婆是送子娘娘的化身。"

  三天之后,董仲便接到圣旨,令其上边关救父。临行前董仲对皮氏说:"我走后如果你真的生儿子,就取名为麒麟吧!"

  董仲走后时间不长,皮氏竞一胎生下了两个儿子。她按照丈夫的叮嘱,将麒麟:二字拆开,先出世的叫董麒,后出世的叫董麟。这两个孩子长相一模一样,就连两道眉毛中间的那颗红痣,也像是有人特意用同一根筷子点的朱砂一样,毫无差异。皮氏又为他们做一样的衣服,戴一样的帽子,穿一样的鞋袜。这样一来,不仅外人分不清他们哪个是董麒,哪个是董麟,就连皮氏有时也会忙中有错呢。

  有一年夏天,皮氏为他们洗澡,洗完后,一个说:"妈妈我洗了两次。"一个说:"妈妈我还没洗呢。"

  闹了这场笑话之后,皮氏只好替老大留了个披头散发,为老二梳了两个牛角辫子。他们那一身朴实无华的穿戴,再配上那有红似白的脸蛋,和一双顽皮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实在逗人喜爱。

  但是有一点叫皮氏很不放心,这两兄弟非常好动。不会走路时,他们是脚踢手抓,瞎翻乱滚,得做娘的不敢离开一步,生怕他fl、]掉下来摔断了手脚。为了安全起见,皮氏只好用绳子把他们拴在床柱上,让他们在床上翻滚。

  一年后,董麒、董麟会走路了,那个调皮劲儿就更没法提了。他们见鸡抓鸡,见狗撵狗,见到水牛也要打两拳头。

  这两兄弟,还特别喜欢棍棒,皮氏稍不留意,两兄弟就要用家里的顶门闩和拨火棍展开"械斗"。初一打得鼻青脸肿,十五戳得皮破血出。不过他们在外面从不生事闯祸。

  皮氏在丈夫、女儿赴边关之后感到格外冷清,有了董麒、董麟之后,那如花似玉的脸上又重新堆起了笑容。她觉得,董氏门庭应该出两员武将,文挂武帅的局面应尽快结束。

  她巴不得儿子快快长大,长大了好为国出力,为董家报仇。冈此皮氏打算请一位高名的武师到府上传授武艺。可是丈夫不在家,公爹成了阶下囚,自己一个年轻女子守着两个小伢,再请一个武师回来,又觉得不方便。送他们出门拜师学艺吧,孩子们又太小,自己不放心,别人也不愿接受。

  "能不能遇见一个好机会,让儿子学点武艺呢?"皮氏经常念道这件'拜。有道是:吉人自有天相,贵人必有天助。时隔不久,果然来了一个好机会,只可惜来得太突然,太奇巧,以至使皮氏牵肠挂肚十年之久。也许这就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吧。

  董麒、董麟刚满六岁那年,有一天傍晚,他们正在门前打地老鼠。你一鞭我一鞭地抽打着,地老鼠转得飞快。转着转着,突然碰到一粒沙子,"滴溜"一下便飞到对面那棵冬青树下去了。打地老鼠碰到沙子,本不足为怪奇怪的是,这时正好从树后面冲出一条黄狗,叼起地老鼠就跑。董麒、董麟在后而紧追不舍,那狗则穿村过店,不快不慢地跑着,像是有意与他们逗乐。最后跑到一鹰大山脚下,黄狗才趴在地上不动了。董麒、董麟冲过去举鞭就打,第一鞭还没有过去,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胆大顽童,岂知打狗欺主!"

  兄弟俩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武将。只见他手持三尖两刃刀,身着金盔黄甲,脚蹬薄底轻靴,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奇怪的是,那位将领虽然五官端正,但额上却比常人多长了一只闪闪发亮的眼睛。

  董麒高兴地喊道:"弟弟快看,马王爷。"

  董麟不解地问:"哥哥,你怎么知道他是马王爷呢?"

  董麒笑着说:"傻弟弟,你忘了,前天妈妈带我们上城里去玩,有个叫傅进苟的小少爷,跟人打架时不是说:'老子不给你一点厉害,你还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呢?"'

  董麟说:"他又没有长胡子,怎么会是马王爷呢,等我们上去问问看。"说着真的跑过去问道:"将军小叔,你是马王爷吗?"

  那武士一边摸着董麟的脸蛋,一边说:"要是马王爷来了,准把你们吓得哇哇叫呢。马王爷长得可怕人了。"

  "那你是谁呀,怎么也和马王爷一样长三只眼睛呢?"

  "我叫二郎神,是专门来接你们去习武的,我这三只眼是当年上天......"

  二郎神发现自己说露了嘴又改口道:"不!足上山找娘的时候,被一个老道人用拐杖捣了一个洞才长成的。啊!不早了,你们快跟我走吧!"

  董麟连忙抢着说:"你骗人,我们不去,我们又不认识你。""可我老早|就认识你们呐。"

  "你认识我们?我怎么就没见过你呀?"

  "见过,我们在犬......啊,不......因为我是你们的表叔,所以老早就见过你们,不过那时你们还小,当然不认识我了。"

  "上哪儿去练武,离这里远不远呢?"

  "昆仑山习武,离这里好远好远呢。"

  "不去,到时候妈妈找不到我们会哭的。"

  "不碍我早就和你们的妈妈说好了,是她叫我来找你们的呢!"

  "真的?''

  "真的.骗你们是小狗。"

  就这样,董麒、董麟骑在嗥天犬的背上飞向昆仑山习武去了。一路上经过了南山、汉水、巴山、岷山、西倾山和玉山,才到达昆仑山。

  董氏兄弟下了嗥天犬,发现前面有一座大山,半个天都被它遮住了,高山见顶.两旁也不知道延伸到什么地方为止,董麒忙问那是什么山。

  二郎神说,那不是山。是一根铜柱,又叫"天柱",周围三千里,在昆仑山的正北面,四周浑圆,像刀削的一样,柱子上面还刻有一首铭词,是专门夸这天柱的。

  董麟说:"能带我们上去看看么?"

  -郎神说:"那螳字又大又高,不要说你们还是个孩子,就是大人恐怕也看不清的,就是看得清,今天也没有工夫去了,还是让我背给你们听吧!"

  董麒、董麟连声叫好,恳求他快点背词。二郎神说,那赞铜柱的铭词只有四句,共十六个字:"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圆周如削,肤体美焉!"

  董麟觉得十分有趣,义问还有什么好玩的景物没有。

  二郎神说:"昆仑山是仙境,当然有许多好玩的景物。"他们一边说一边走,不知不觉中便走进了一座神奇的洞府。

  二郎神从腰问摸出一枚"啦"型古币,一刀砍成两半,分别嵌在两根小树枝上,说声"长",那树枝和古币眨眼工夫便变成两件兵器。

  董麒问这兵器是什么名称,二郎神说:"就叫它方天画戟吧。"

  董麟说:"多谢三眼睛小叔,赏我们的方天画戟。"

  董麒却学着大人的口气教训董麟道:"弟弟,你真是没大没小。不能叫三眼睛小叔,要叫师父。"说完又拉着董麟下跪拜师。

  二郎神连忙将他俩扶起来说:"时候不早了,快起来习武吧。"

  董麒、董麟当然不知道二郎神是受七仙女他们的祖母之托下凡传艺的,更不知道二郎神是趁玉皇大帝睡午觉时,偷偷下来的。他们只知道要快点学完武艺,以便早点回去看娘。

  其实师父比徒弟更性急,仅仅教了三五个套路就在他俩背上各拍三掌,又将三尖两刃刀倒过头来,在他们头顶各敲了一刀柄,就催他们赶快出洞下山。

  董麒、董麟觉得千里迢迢跑上山来,仅仅学了三五个套路,十几个动作就走,太不合算。更使他们想不通的是,本来学得很认真,师父竟打了自己三巴掌,一棍。

  二郎神见两个徒弟呆立不动,便说:"有道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再学几招你俩就该长胡须了。再说我这些绝招,都是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绝招,那三掌一棍可以使你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完全够你们受用一辈子的。"说完,也不问他们愿不愿意,便抓住他俩的后衣领将他们丢出了洞府。

  这正是:

  王母、七女费若心,"疯癫"婆婆送麒麟。

  行骗多亏"马王爷",传艺功归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