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网 制作

上一篇 首页 下一篇


妙笔生花 各尽其妙
  ——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谈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轼《浣溪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前人论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这是就其词气象雄浑,风格豪放而言。其实,这两位宋代豪放词的代表,既有“大江东去”、“千古江山”的放歌,又有上录《浣溪沙》、《西江月》这样清新活泼的小唱。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是他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夏在徐州知州任上,去石潭谢雨(是年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求雨)途中所作《浣溪沙》5首词中的第三首。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是他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时所作。将这两首不同词牌的农村词作一番比较,是颇有意义的。

  苏轼曾评赞王维“诗中有画”,现在,我们借用此语来评赞这两首农村词也较为贴切。这两首词都以浅显生动的语言,逼真地摹写了农村夏景,而且都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绘,各尽其妙,各具特色。苏词描写的是徐州城东乡村夏日的风光。因而,它写苘麻等农作物,写蚕妇、老叟等农家人,写煮茧缫丝、捋取新麦等农家事,无不扣住了彼时彼地的特点。词中虽未用“夏”字直接点明时令,却借助写苘麻、收麦等间接交代时值夏日。试想,倘若不在夏季,那须发将白的老叟会摘取新麦吗?倘若不在白日,而在黑夜,那“麻叶层层苘叶光”,那老叟扶着拐杖“抬醉眼”的神态,能显得如此清晰吗?辛词描写的是上饶西黄沙岭一带夏夜的景色。因而,它所描写的不可能是苏词中“苘叶”、“煮茧”等彼时彼地的情景,而只能是星月、鹊蝉、稻花、茅店等此时此地的景物。在交代时间上也与苏词有别。对夏这一季节,它通过蝉鸣、蛙声,以及“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等间接点出;对夜这一具体时间,一是于词题中以“夜行”标明,二是于词中以“半夜”与星月等直接、间接地交代清楚。

  这两首词不仅惟妙惟肖地摹写农村夏景,而且以巧笔写人。或描写其音容笑貌,或勾勒其劳作情景,或反映其生活境遇,或刻画其心理状态。苏词写人,这是一目了然的。上片以一特写镜头写蚕妇,下片也以一特写镜头写老叟。写蚕妇,仅“隔篱”一句,便使蚕妇煮茧缫丝时娇语谈笑的情态跃然纸上。写老叟,既传神地刻画了其老态龙钟、醉眼朦胧的肖像:“垂白杖黎抬醉眼”,也逼真地描写了他贫困的生活境遇及其盼望秋熟的心境:“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辛词也写人。写农民(不言而喻,没有农民的辛勤耕耘,哪来“稻花香”?因此,“稻花”一句可理解为间接地写农民),更主要的是写作者自己。这与苏词不同,而且写得也不似苏词那样明显,妙在“于无人处见斯人”。看起来,全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惊动了鹊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在深夜还在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欣慰。

  这两首词都善于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感受来描绘乡村夏景。苏词上片的“麻叶”句,诉诸视觉;“谁家”句,诉诸嗅觉;“隔篱”句,诉诸听觉。下片3句也诉诸视觉、听觉等。这样,便使词中蚕妇、老叟等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具有浮雕感;使苘麻等景物及村民劳作、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逼真可感。辛词中写“明月”,“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等,着眼于视觉;写“鸣蝉”、“蛙声”等,着眼于听觉;写“稻花香”等,着眼于嗅觉;写“清风”、“两三点雨”,则着眼于触觉。如此调动了众多的感觉因素,加之天上景与地上物相映衬,动态的与静态的相结合,夜行者的心境与夜行途中见闻相交融,相吻合,便使这幅山村夏夜晴雨图声色俱全,活了,动了,从而,也极易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使之多方面地真切具体地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这两首词在结构上也不尽相同。苏词上片由屋外的苘麻写到屋内的煮茧缫丝,蚕妇的谈笑风生,构成一幅以村姑劳作为主的画面;下片写老叟“抬醉眼”,“捋青捣麨”,也构成了一幅以田翁劳作为主的画面。这两幅画面又组合成和谐统一的乡村夏日风光图。这是从横的方面着墨的,因而,空间的转换显而易见,而时间的推移则不那么明显。辛词上片写晴景,下片写雨景,两相对照,颇有情致。它是以夜行时间为经,以途中见闻为纬,来编织这样一幅山村夏夜晴雨图的。词从月光皎洁写到星稀雨疏,便极其巧妙地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对蝉鸣、蛙声、稻花、溪桥、茅店等景物的描写,则又十分自然地表现了空间的转换。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首农村词在绘景写人及结构等方面,是同中见异,异曲同工的。这两首词尽管词牌不同,但读来都琅琅上口,极有音乐感。其语言质朴清新,字里行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堪称宋词中吟咏农村风光的代表作。细加品评,对我们今天的诗歌尤其是农村题材的诗歌创作,不无启迪。

  (原载《语文园地》)

  

应天故事汇网 制作

上一篇 首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