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5期

散文诗音乐性的建构

作者:蒋登科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相对的诗情的叠现,增强了散文诗语言的内在节奏,强化了散文诗的旋律,从而建构了散文诗语言的表现性特征。
  散体对仗中的两个句子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在字数上并不完全相同。这是现代语言与文言文的区别造成的。传统诗多用单音词构成对仗,而散文诗则更多地采用了双音词、多音词。同时,人们在旧体诗中常常回避的虚词也成了散文诗语言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对散文诗语言的散体对仗,主要不应该在词语的外形上作过多的深究,而应考察它所形成的旋律对散文诗表达的影响以及它所体现的诗人情绪的等量化处理方式等,否则,对散文诗语言的探索就会失去应有的诗学意义。
  
  三、排比
  
  排比是许多文体都常常采用的语言技巧。散文诗也不例外。
  排比由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对的词组或句子组合而成,一般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单元。排比与复沓、散体对仗有所不同,复沓主要是同一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叠现,散体对仗是两个结构单元的对应。排比是散体对仗的一种延续形式,对建构散文诗的旋律,强化散文诗的抒情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下面的例子:
  三个阶坡一个弯道,一回篁竹三回曲径。声鸟啼五声回音,一绺阳光七绺颜色……
  ……
  两面山逼过来,两道树压过来,两头风挤过来。蔓满阴湿的苔,泼满冰凉的水,落满飘零的花瓣……
  ——李耕《峡谷的路》
  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勾画了“峡谷的路”的弯曲、狭窄,由此引出“能通向又宽又平的前程吗”的反问,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
  毫无疑问,排比都是一气呵成的,虽然有的舒缓,有的急迫,但各个结构单元的相似节奏共同构成了散文诗语言的音乐性。如果不用排比而用其他方式来表现相同的内容,情感的流动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也就会失去作品在音韵上的美感。
  还有一种排比,出现于句中,由几个词语并列组成,可以构成诗句的内部节奏的整一性和音韵美,强化散文诗的抒情效果。像下面的片段:
  有些痛苦之来又是如此粗暴,它像一阵骤雨,一片焦雷,或一阵怒涛,一次倒坍——或者轻一点,像一阵飞快的鞭挞。
  你惊恐,你呼号,你哭泣,你倒退——你倒退,倒退,哦,你已退到最后的边缘了,再退一步你就要落入万仞绝涧,葬身于虎豹的腹中……
  ——陈敬容《痛苦,一个炼狱》
  诗人将结构相似而意义不同的词组并列于同一诗句中,增强了诗句内部的节奏感,也展示了诗人情绪的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构成旋律。在散文诗中,这种排比方式很常见,它打破散文语言的再现性,让散文诗语言的再现因素升华为一种审美描述,引它向语言的表现性靠近,强化了散文诗的内在音韵美。
  排比一般分为并列排比和承接排比,在并列排比中,各语言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有时甚至可以调换各排比单位的位置。在承接排比中,各排比单位之间存在上下转承的关系,相互之间不能调换位置。由于散文诗语言具有再现性特征,它与生活逻辑有关,与自然语言的联系也比较密切,保持着语言的承接关系和自然属性,因此诗人常常不采用并列排比,而主要采用承接排比,在一连串的结构单位中既叙述外在世界又歌唱内在世界,构成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相交相融。
  
  四、抒情诗体式特征的借用
  
  散文诗的体式是极为丰富的,除了常见的以散文样式排列的散文诗体式之外,还可以列举出对话体、戏剧体等等。为了强化散文诗的外在旋律,一些散文诗作家也尝试着借用抒情诗的体式特征来营构散文诗语言的外在节奏。像于宗信的《船》:
  船沉了,没有沉没心。
  爱之海,有你色彩繁复的歌吟。
  一种交织,有奇光幻影。
  你说,不是沉淀,便是再生。
  
  定彩在蔚蓝里。
  承受你水晶一般的情爱。
  世界,变得透明。
  人重归回自然,映出传奇的情调,闪射神
   话的景致。
  
  船沉了。
   你的心属于海。
  我,也是。
  表面看来跟自由诗并无二致,第一节的“心”、“吟”、“影”、“生”有明显的韵脚;加上全篇的节奏变换,形成一种旋律。但它仍然是散文诗,从情绪上看,它表达的是诗歌意绪;从语言上看,它有舒放之美。这章作品是作为散文诗发表在1987年7月的《青年散文家》上的,应该说,编者的选择没有错。
  更多的散文诗作家只是部分借用抒情诗的体式特征,将其混列于作品之中,以便在散文的文字中形成一种诗情与旋律的约束,增强散文诗的外在旋律。在散文诗中,这种情形很多,几乎每一位有成就的散文诗作家都曾有过尝试。像郭风赞美故乡叶笛的优美旋律的诗句:
  像民歌那么朴素。
  像抒情诗那么单纯。
  比酒还强烈。
  ——《叶笛》
  这些诗句镶嵌在散文诗作品中,有鲜明的节奏,有的还押韵,既把诗人内心的情绪和谐地表达出来,又构成作品的外在旋律,恰似一粒粒闪光的珍珠,为作品增色不少。
  散文诗的音乐性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以前只是见到人们对散文诗旋律比较笼统的介绍,很少见到细致探讨它的文章,这里也只是作了一些更具体的思考和分析。仅就上面谈到的几个方面,自然是难以对散文诗的旋律及其构成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描述的,散文诗的内在旋律与外在旋律都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思考,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散文诗文体得到净化,让散文诗的文体探索具有更丰富的诗学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