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河北省特教学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于玉东 史维密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特教学校开展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认识、评估、师资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最终为特教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特教学校 学前教育 残疾儿童
  分类号 G760
  
  1 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为了落实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中提出的“使51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要对全国八万名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25%的受训聋儿进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小学……[1]”的任务,保证残疾儿童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为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省的一些特教学校相继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针对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特教学校对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我省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发展比较落后。
  鉴于此,我们对全省特教学校学前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目的在于把握我省特教学校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在认识上、具体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向特教学校及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这对于特教学校正确认识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以及进一步促进我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健康发展,使残疾儿童能够全面、和谐地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 调查对象
  
  截止2005年低,全省特教学校117所,我们自编调查表和问卷,通过课题组的成员,对其中111所特教学校(108所国办、3所民办)进行了调查。
  
  3 调查方法
  
  自编调查表和问卷,依托课题组成员对其所在地区的特教学校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对其中24所学校,分别同领导和有关专任教师,进行座谈,并做了记录。
  对于无法亲自到达的特教学校,采取了邮寄问卷的方式。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我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机构数量少、不平衡且类型单一
  我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是特教学校,超过90%接受康复和训练的学龄前残疾儿童在特教学校。不到10%的残疾儿童在特殊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以及社区接受康复训练。
  在被调查的111所特教学校中,仅有52所特教学校对残疾儿童开展学前教育,不到所调查学校的50%,而且这52所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特教学校,在全省分布很不平衡(见表1)。11个地市中,仅有1个地市的特教学校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得好,达到100%。大部分地市的学前教育在特教学校的普及率不高,6个地市的普及率在50%以下。
  
  绝大部分学龄前残疾儿童接受的学前教育是隔离式教育,他们缺乏与主流社会接触和同普通儿童的交流,在特定的区域接受康复和训练。
  4.2 各个特教学校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年龄有较大的差别
  52个开设学前教育班的特教学校,在招收残疾儿童的年龄上,参差不齐(见表2)。
  
  从表2中看出,开展学前教育的特教学校在招收残疾儿童的年龄上,悬殊较大,最低的为1.5岁。最高的能到8岁,绝大部分是在3-5周岁之间。
  我们还了解到,特教学校招收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训练,在年龄的限制上是相对的,有一定的弹性。当生源富裕时,招收学生在年龄上限制得比较死,太小的不要,年龄大的不接受。而当生源紧张时,学校可能会对残疾儿童的年龄适当地放开,以便能招到学生,至少能招到一个班。
  4.3 大部分学校感到生源不足
  尽管特教学校在招收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时,年龄弹性较大,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感到生源紧张(见表3)。
  
  从表3看出,对残疾儿童开设学前教育的52所特教学校中,有两所学校对生源问题没有表态。余下的50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感到生源充足,有近半数的学校感到生源紧张。而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测,我国现在学龄前耳聋儿童约80万,倘若再加上其他各类残疾儿童,可达到140万,而且全国每年新出生各类残疾儿童还以19.9万人速度增长[2]。我省的人口资源在全国排第六,约6,3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20,但经济发展一般,学龄前各类残疾儿童约7万,再加上我省有学前教育的特教学校数量少,按理说生源应当是比较充裕的,但为什么这么多学校感到生源紧张呢?
  我们调查分析认为:(1)我省特教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聋童的,而针对其他各类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几乎没有。(2)特教学校针对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其训练效果不佳,在社会上没有影响,没有知名度,家长对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和训练积极性不高。(3)特教学校招收学龄前残疾儿童没有进行深入调查,没有真正进村入户做工作,动员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接受训练,而仅仅是在学校消极等待。
  4.4 教材和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要求
  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教材使用情况处于无序状态(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对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是有教材和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的,仅少数学校没有。
  但使用教材的特教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类别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缺乏统一管理。有将特教学校一年级教材降低标准使用的,也有直接使用特教学校一年级教材的,还有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学说话》教材的,在教材的使用上并不统一。
  在课程设置上也不统一,有的是按一年级课程设置上课,有的是借用普通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有的是结合本校的特点对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稍做修改,各校不一。
  4.5 特教学校学前教育的师资基本上是专业的,但缺少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特教学校学前教育的师资,90%以上的都是邯郸学院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包括其前身河北邯郸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他们在校期间曾经学习了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各类残疾儿童学前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能够对残疾儿童进行科学的训练,基本上能够胜任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工作。
  但是由于这些教师毕业多年,近些年很少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再教育[3],在知识、技能、方法尤其是观念上显得落后,跟不上发展,还需要经常接受相关的培训来不断充实。
  4.6 特教学校领导在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4.6.1 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片面认识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泛指所有的学龄前残疾儿童,由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对其进行初步的集体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并进行针对性的缺陷补偿训练,为今后顺利接受初等特殊教育奠定基础[4]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种情况,全省110多所特教学校,仅有52所开设学前教育,而这52所特教学校中,仅有1所学校的学前教育包括智力落后儿童,其他学校的学前教育都是清一色地针对聋生的。即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就是教聋生学说话。造成这种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片面认识的主要原因是:(1)知识和经验上的欠缺。我国聋教育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无论知识学习,还是语言训练,都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而对于盲童和智力落后儿童以及其他种类残疾儿童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上,就显得有所欠缺,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训练。(2)认识上的不足。即使有些领导对聋童之外的各类残疾儿童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上略知一二,但片面地认为,聋童经过训练,能学会说话,能懂得一些道理,而盲童即使是懂得道理又如何?智力落后儿童能明白事理吗?学前教育对他们来说有意义吗?(3)急功近利思想。聋童普遍地自立能力强,经过语训,在语言发展上,进步很明显,教师、家长都很高兴,办起来自然有劲,而对于其他种类残疾儿童,尤其是脑瘫儿童、唐氏综合症儿童等,生活需要照顾,教育上费很大的力气,效果很不明显,使人感到没有成就感,因而没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