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莫扎特效应”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作者:侯建成
那么, 在“兴奋唤起”中被试对音乐的注意加工资源到底有多少?再次结合面孔识别情绪 实验研究,Villenmier[45]在实验中将房屋、箭头识别作为目标刺激,面孔识别作 为无关刺 激,结果发现对目标刺激的识别正确率为86%,也就是说需要占用较多的注意加工资源,而 分配给情绪识别的注意加工资源较少。笔者认为,在“莫扎特效应”研究实验中,被试不会 对乐曲内在的深邃意义给予太多的注意与思考,只是简单地注意了由简单音符组成的连续不 断的旋律,这种明朗清晰的旋律足以激活杏仁核的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喜悦情感。如果对音 乐给予较多注意,那么在接下来的测验任务中也不会有足够的资源对试题本身进行加工。
前额皮层和边缘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两个PET实验[46][47]发现腹 内侧前额皮 层(VMFC)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处理起作用,这需要ACC活动调节的支持,同时VMFC也通过 影响ACC的活动来唤起正性情绪或引发负性情绪。相比负性情绪音乐而言,正性情绪音乐激 活了更多的脑区,如丘脑、豆状核、基底神经节等,这些脑区包含多巴胺能神经元(多巴胺 ,dopamine,是脑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了运动、认知、情感、正性强化、内分泌调 节等多种生理活动),同时它们也共同组成了大脑的奖赏趋近系统,共同参与正性情绪反应 过程[48]。
4 音乐认知加工与情绪加工的共有加工机制
音乐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两者各自的加工机制不是彼此分割开来,而是相互联系的,有的同 时既负责认知加工又负责情绪加工。
过去前额皮层(PFC)长期被认为是产生工作记忆和表征心理活动的重要神经回路,现在研 究已表明PFC也是整合情绪信息和认知加工的区域,可以对认知信息和情绪信息进行加工。 可以认为,正性音乐刺激不但激发了负责情绪加工的左侧脑区,同时也激发了主管逻辑推理 和思维活动的左侧脑区,而且正性音乐内在曲式特点与情感内涵与人体自身内在生物节律和 周期变化基本相符,故无需较多注意加工资源对之予以再评价,这样就把更多的加工资源运 用到其它任务活动中以利于更好地完成。
边缘系统的海马区是主管情绪的一个部分,而LeDoux研究认为海马还具有登记与辨别知觉模 式的认知功能,这也是陈述性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回忆过去的事件,并且它与杏仁核 之间的几条通路存在交互作用[49]。我们可以认为,听音乐过程中杏仁核和海马不 但处理了 音乐中的情绪信息,而且杏仁核作为主要的“情绪处理器”要评估海马处理的音乐情绪信息 和音乐事件回忆是否具有情感价值,所以两者联手完成了记忆任务,在情绪信息和过去事件 信息之间建立了联系。如听到一首欢快的音乐,就能说出以前所发生的快乐事情,相反地, 若听到令人悲伤的音乐就会回忆起过去令人伤心的往事。杏仁核和海马之间的通路使情绪信 息和有关过去事件的复杂背景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如在欣赏一首悲伤或恐惧的音乐时,被激 活的海马就会提取令人伤心的往事,这时杏仁核对之予以评价并调节负性情绪向正性情绪方 向转移,或者对音乐中体验到了的危险环境做出生理唤醒以及采用一定的决策手段来面对变 化了的音乐环境。
基底神经节具有调节运动、认知与记忆的功能,还能参与连续性的情绪行为以及积极情绪信 息的加工[50]。正常的基底神经节具有良好的音乐认知与记忆以及情绪表达的能力 ,而基底 神经节受损则丧失了理解音乐信息意义的能力,并降低了自发情绪的表达能力,无力进行情 感的沟通和交流[51]。利用脑成像技术发现[52],在正性面孔的潜意识登 记期间以及呈现正 性情绪和积极照片期间都发现了基底神经节的激活,这说明基底神经节对正性刺激进行了认 知加工,也进行了相应的情绪加工。所以,基底神经节对音乐中的积极内容也能够进行加工 ,有助于回忆和再现令人愉快的事件,并产生正性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5 小结
音乐认知加工与情绪加工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分,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重叠;情绪加工与认 知加工紧密相连,而不存在专门负责情绪加工或认知加工的脑区。同时也能发现,具有欢快 、明亮特点的正性音乐能激活更多的脑区,从而激发了这些脑区的潜在功能;这些脑区通过 彼此之间的神经突触相互连接又激发了许多功能,如颞叶区海马、杏仁核的记忆功能、额叶 的空间推理功能等。再者,莫扎特音乐的重要特点就是在音域的频率上产生特定共振,引起 了大脑波幅升高,而且是一种同步状态。通过EEG[53]发现,由于波形的时相叠加 使得波幅 升高,同时由于音乐刺激促使神经元突触连接增加,神经元参与了兴奋性放电,提 高了大脑活动效率,这也许就是“莫扎特效应”的认知神经生理机制。
进入21世纪,脑科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音乐心理学也出现了向脑科学过渡的趋势。 音乐以其特殊的表达方式成为探索脑科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Shaw及同事提出了“音乐作为 脑高级机能之窗”(Music as a window into higher brain function)这个主题,探索音 乐与大脑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来解决大脑某些高级心理机能的问题,期望在脑科学的前沿 课题中实现突破性进展[54]。可以预见, 对大脑的音乐认知神经机制的最终发现将 对人脑高级心理机能的阐明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Michel Parouty编.乐神的爱子. 张容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6
2 菲尔•古尔丁著. 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雯边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16
3 John R H. Brief communication:the Mozart Effect. Epilepsy and Behavior, 2002 , 3: 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