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雷福民



  摘要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由于学生社会背景等许多方面的 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育原则和实施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文章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郊学校不同学生群体心 理问题的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城郊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郊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号B849
  
  1 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国家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标志,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 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 快,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外来务工农民进入城市,失地农民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20 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儿童约有643万人; 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5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失地农民子女 人数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失地农民子女和城市搬迁家庭的学生都汇聚到 城郊学校,由于他们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这些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也不相同。但面对新的 生活、学习的环境,他们需要去适应,这些学生适应环境的过程,特别是心理适应过程是非 常值得关注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社会背景下,现代观念更新加快,中小学生正处于 心理状况、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如何让学生与别人建立正常关系,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亟待解决的问题[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 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2]社会各界已认 识到对 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 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郊学校各学生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城郊学校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郊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郊学校的学生构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外来务工农民子女,二是 失地农民学生,三是城市搬迁家庭的学生。他们由于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家庭教育都不同 ,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不同。
  
  2.1 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特征
  外来务工子女是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学生群体。据统计,中国1.2 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3600万子女,仅在成都市武侯区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就有30553人。 他们在城市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由于文化适应、文化跨越的困难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 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3]。
  2.1.1 对新环境的好奇心理
  外来务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周围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 冲击着外来务工子女思想,面对很多新鲜的事物,他们觉得好奇,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常常 询问父母、老师或者同学,也会试着去尝试、参与,心理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2.1.2 对农村生活的心理依赖
  外来务工子女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心理状态不断发生变化,需要依靠外界的帮助来 进行 心理调试。但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忙于生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 他们就将这种依赖寄托在以前的农村生活,进行自我心理修复。具体表现是对农村生活的怀 念,在城市的生活中仍然延续农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1.3 积极寻求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通常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某些人联系而与其他人区分的自我意识。对特定个人或 群体而言,认同可能有多重的,因而是个体压力与群体冲突的重要来源[4]。
  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作为城市建设者之一,他们不仅仅是希望在城市里奋斗,更希望能 被城市所接纳;外来务工子女不仅仅渴求在城市的天空下读书,与城市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 教育,他们更渴求的是通过读书融入到城市中。“我也想努力做个好学生!”——在对北京 外来务工子女心理状况调查时,一位外来务工子女这样回答记者[5]。这些学生承 担着较 大的心理压力,对外界的评价十分在意。他们积极寻求属于自己的位置。有的通过努力学习 ,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有的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把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友谊等作为获得认可 的标志。
  2.1.4 文化冲突下的心理落差
  外来务工子女从文化、经济、教育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来到城市以后,必然会出现学习、环 境、情感等方面适应困难产生心理落差,极可能对城市生活不适应。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会 因为这种差异形成心理落差,他们的心理较为敏感,很看重外界评价,渴望得到社会认同。 往往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无意的呵责,都可能使他们脆弱、不稳定的心灵受到伤害,容 易形成性格障碍,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成绩。在学校里那些遇到最多困难的学生大都来 自这样一些群体,这些群体都有过漫长的遭受偏见和歧视的历史[6]。其表现特征 为性格 内向、失落自卑、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另一部分学生心理素 质较好,他们以自己拥有的农村经历向城市学生炫耀,环境变化对他们的影响很小。这种学 生的适应能力极强,心理落差较小,很少出现心理问题,对学业关注度较高。还有一部分学 生,他们也存在心理落差,但是,他们将这种差异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一方面坚持在农村 所形成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又接受城市文 化对他们的冲击,并渐渐地趋同于城市主流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积极面对、努力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还是内向消极, 都让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过早承受社会变化带来的压力,偏离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
  
  2.2 失地农民子女的心理特征
  失地农民子女是一个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家庭的子女。据专 项调查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四川省失地农民总人数为142.45万人,成都市就有45万人。 过去他们是地处城郊,距离城市最近的农民,现在他们失去了土地,变成城市居民,就其适 应程度来说相比农民工子女要好,但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让他们心理出现新的特征。
  2.2.1 心理压力较大
  失地农民子女在从农民到居民的过渡中,他们的人生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代失地农民 子女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已不再是单纯的"鱼跃龙门"或"子承父业" 的传统农家意识。由 于他们的家庭已经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也就失去了长期的生活来源,生存危机意识增强。 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就意味着这些失地农民的家庭没有稳定的子女教育经费的来源,家长 对他们寄予极大的希望,想让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 态,维持家业。在这样的氛围下,失地农民子女背负家庭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
  2.2.2 心理呈现多元化
  失地农民子女的生活环境处于城乡二元的交叉点,他们既有农民的典型特征,又受城市文化 的影响。土地被征,对于这些农民出身的子女来说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他们生活的地 方,不再是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生活质量提高。另一方面,他们所面对的, 不再是农村的淳朴乐土,而是与之恰恰相反的繁华世界,大量的新思想涌入他们的脑海。未 成年人的可塑性很大,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特别是失地农民子女的心态更具多元化。一些 学生追求城市时尚文化,与同学攀比,增加不必要的花费给家庭添加负担;一些学生热衷于 网络,用网络消磨课余时间。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及学校的引导稍不到位,很可能就会导 致他们不思学习,甚至辍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