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周 红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疗法,美术治疗鼓励、引导当事人通过绘画、雕塑等美术活动表达出难以言表的情感,并围绕创作过程和作品与治疗师开展互动,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目前,美术治疗在欧美已广泛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这对我国的特教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构建安全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给予无条件的支持与接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游戏引导美术创作活动;鼓励并尊重儿童自己对作品的解释。
  关键词 美术治疗 特殊儿童 教育
  分类号 G760
  
  1 引言
  
  美术治疗(art therapy)***是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一种艺术疗法,由精神分析学家南伯格(Margaret Naumburg)创立,它主要通过绘画、雕塑、拼贴创作等美术手段帮助当事人释放难以言表的情绪、控制行为、解决问题,进而获得身心整合。目前,美术治疗在欧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殊教育等诸多领域。在临床康复和治疗中,它能有效治疗抑郁症等神经官能症;在特殊教育领域,它已成为特殊儿童有效的辅助康复与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增强自信与自尊,与教师和正常儿童建立融洽的关系。相比而言,美术治疗在我国目前仍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疗法,应用有限,相关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将对美术治疗的理论依据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加以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该治疗方式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 什么是美术治疗
  
  20世纪40年代后期,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对图画的艺术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浓厚兴趣,促成了美术治疗的产生与发展。杜威的学生南伯格被认为是美术治疗的创始人。在她所创建的进步主义学校——沃登(Walden)儿童学校的教学中,南伯格十分重视儿童的自由艺术表现,将其视为解放儿童心灵并促进其成长的重要方式,引入她所开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在她看来,自由作画不仅有助于儿童无意识成分的释放,而且有助于心理医生通过作品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南伯格创建的美术治疗,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压抑理论为基础,以精神分析疗法中的自由联想、解释等为主要治疗技术,由于它能作为一种基本的、主要的心理治疗形式,故被称为“美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therapy)。目前,属“美术心理治疗”阵营的美术治疗模式,除精神分析方法,还有人本主义等多种方法[1]
  南伯格之后,美术教师、艺术家克莱曼(Edith Kramer)创建了美术治疗的另一大阵营,即“美术作为治疗”(art as therapy)[2]。她以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为基础,强调艺术升华作用和美术创作过程本身的治疗特性,即美术创作活动是个体把心理冲动和情感表达在图像中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个体的幻想与现实、无意识与意识等得到整合。南伯格的“美术心理治疗”要求心理医生或治疗师不干预儿童的创作、被动的观察,与此相比,克莱曼则强调治疗师应适当介入,如帮助儿童进行自我表达,在儿童需要时教给儿童相应的技能技巧等。在应用方面,克莱曼认为“美术作为治疗”只能作为与心理治疗相辅助的形式,不能完全代替心理治疗[2]
  南伯格与克莱曼对美术治疗内涵的不同探讨,引发了美术治疗实践的多元化取向,但也给理论界定“什么是美术治疗”带来了困难。目前,较受认可的是美国美术治疗协会(AATA)的定义:“美术治疗是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造过程、当事人对所创作美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3]由此可见,美术治疗是一种专业性服务,它既不同于谈话法的心理治疗,也不同于美术教育。
  (1)美术治疗不同于谈话法的心理治疗。在谈话法的心理治疗中,当事人主要通过口语的方式表达情感,通过与治疗师或同伴的互动获得个人成长。在美术治疗中,当事人主要通过美术而非口语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情感,同时围绕创作过程、作品与治疗师进行交流与对话;而且用可以永久保存、能触摸的美术作品来记录整个治疗过程。
  (2)美术治疗不同于美术教育。二者都涉及美术媒介、美术创造活动以及创造者对作品的反应,且美术治疗包含一定的教育因素,美术教育也包含相当的治疗因素。但是,美术教育以学习为评鉴的标准和目标,以教学原理来架构其教学,美术治疗将心理健康作为治疗的依据和目的,以心理治疗来架构其治疗活动。[4]此外,美术治疗中的创作以治疗关系的建立为前提,相对美术教育,它更为重视创作过程而非最终的作品及其美学价值。
  简言之,美术与治疗是美术治疗的两大构成要素,美术是媒介,治疗是目标。美术创作和作品既被用于评估当事人的发展和机能水平,又被用作治疗手段,帮助当事人表达情感。基于此,美术治疗一般只能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 美术治疗的具体做法
  
  在欧美,由于治疗师的个人背景、理论取向以及美术治疗之应用领域的不同,美术治疗实践存在多元化的特征。但总体而言,严格意义上的美术治疗一般需经过诊断、帮助改变与结束等三大阶段。
  
  3.1 美术治疗诊断
  正式的美术治疗之前,治疗师除了通过专业诊断结果、教师或家长的描述等渠道来了解当事人的背景信息外,还要在第一次会见中,亲自对其进行诊断。依据创作方式的不同,美术治疗诊断可分为非结构性(unstructured)和结构性(structured)两种方法[5]。非结构性方法是指治疗师提供铅笔、黏土等多种材料,让当事人自由选择主题、自发创作;结构性方法则对创作主题和媒介选择进行了明确规定,且会运用大量投射技术,如“房树人”测试、诊断家庭人际关系的“动态家庭绘画”测试(Kinetic Family Drawing)。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师皆要仔细观察和评估当事人的行为,如当事人与治疗师的互动、与美术材料的互动、对作品的解释等,依此诊断出当事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内心的矛盾及处理方式,以及是否适合进行美术治疗、适合何种美术治疗形式(个体、家庭或团体),进而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与目标。
  
  3.2 美术治疗的帮助改变阶段
  正式的美术治疗由多次会见组成,主要围绕唤起与促进当事人的美术创作、围绕作品进行互动等展开。初期阶段,治疗师一般采取口头鼓励、热身活动等方式,帮助当事人克服心理防御和阻抗,激发其美术创作,以进入治疗过程。之后,当事人由于心理防御或阻抗等原因,可能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虚假情感或避免表现真实情感,如遭受丧亲之痛的当事人不断以临摹或模仿的作品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情感。此时,采取各种技巧帮助当事人表达真情实感便是整个治疗的中心,如布置主题绘画作业,建议当事人更换美术媒材。
  作品完成后,治疗师与当事人围绕作品展开互动。作为创造者,当事人可与治疗师或其他成员谈论作品,也可将作品收藏起来。作为作品的观赏者,治疗师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为前提,对其作品的隐意和显意进行适当的反馈,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例如,一名15岁的男孩第一次在作品中真正表达出丧父的悲痛之情后,治疗师表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死亡都是一件难以理解和处理的事情”,这便让男孩知道,其情感虽未以口语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但已经被治疗师理解了。[6]通过互动,当事人得以逐渐正视自己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进而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如口语来谈论这些情感,达到其思想、情感和个人经历的外化。通过互动,治疗师则能在真正理解而非曲解或误解当事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的干预措施,促进整个治疗过程的良性发展。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