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生命关怀视野下基础教育新课程全纳思想探析

作者:吴支奎



  摘要 课程全纳是全纳教育的最高层次,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生命的高度关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蕴涵了丰富的全纳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新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取向,为残、健学生共融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最低学习要求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实施注重差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之需,合作学习促成学生差异共存;新课程评价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生命的潜能和丰富多样性。
  关键词 生命关怀 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全纳思想
  分类号G760
  
  1前言
  
  全纳教育的理念自1984年由W.Stainback和S.Stainback[1]明确提出后,迅速成为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全纳教育理念立足于生命和人权的视角,从尊重、关怀生命和倡导人权平等的高度来关注生命个体,积极倡导所有特殊需要学生都能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因实现的程度不同,全纳教育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著名特殊教育学者陈云英博士将其归为三个层次:物理空间的全纳、社会性的全纳以及课程的全纳,而课程的全纳是全纳教育最高也是最难的目标。可见,普通学校要实现全纳教育倡导的让所有儿童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高质量的、适合他们独特的学习需要的教育[2],就必须对普通教室里课程的形式、内容与实施策略重新加以适当调整,以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能够和他们的同伴一起充分、平等地参与学校课程活动。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教育的原点,主张生命平等,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在课程理念、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层面蕴涵了丰富的全纳思想,本文试从生命关怀的视角对这一课程全纳思想进行探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全纳教育理念的践行。
  
  2生命关怀视野下的新课程全纳思想探析
  
  2.1新课程理念层面的全纳思想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强调以生命为教育的原点,主张生命平等,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为特殊需要学生敞开生命之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突破了传统课程观念,倡导许多新的课程理念[3],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基本理念便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从生命关怀的视角来解读这一理念,即新课程从学生的生命经验出发,直面学生的生命发展,强调以生命为教育的原点,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凸显生命整体性和独特性;课程内容凸显生命的现实性和体验性;课程实施凸显生命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程评价凸显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成性[4]。另外,新课程主张生命平等,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着眼于学生全人的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打破长期以来课程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局面。笔者认为这里的“个体发展需要”至少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全体个体,即课程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平等的尊重和关爱,而不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有多大;二是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层次和需要,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每个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使每个个体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
  特殊需要学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分子,其“特殊”需要在传统的课程价值理念下往往很难得到满足。在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为标准来安排自己的教学进度,特殊需要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特殊性,常常作为班级中的“少数民族”而被排除在大多数人之外,其处境和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新课程理念的生命为本意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特殊需要学生敞开了生命之门。特殊需要学生的独特差异性得到了关注,这也为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在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秉承学生为本的理念,走出传统的“抓中间,就两头”的教学惯式,转向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发展、进步。这也与现代教育蕴涵浓烈的生命意识,关照独特的生命主体思想不谋而合,即“提倡一种人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及内在需求,将人性置于比物性更重要的位置,促进学生自由成长和个性不断完善……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的力量”[5]。
  
  2.2新课程内容层面的全纳思想
  2.2.1回归生活世界取向,为残、健生共融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
  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世界,彰显生命的生活底蕴,为特殊需要学生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搭建现实平台。学校课程重返儿童的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传统的课程中洋溢着学术理性主义课程理念,中小学科目因过于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致使课程从总体上脱离学生的生活,具体表现为:课程的内容与生活相脱节,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失去了对儿童当下生活的关注;课程中缺乏生活气息,使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6]。而生活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生命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海德格尔)。脱离生活的教育把个体的生命抽空,丧失了生活的底蕴。新课程倡导重返儿童的生活世界就是从生命的高度来关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现实和未来生活世界奠基。新课程因此确立“生活即课程”的命题,主张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动源头。对特殊需要学生来说,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更意味着对其生命的现实关怀,体现了全纳教育的终极目标。全纳教育追求所有特殊需要学生最终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回归到正常人的“主流”生活世界中去。而新课程中富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让特殊需要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理解现实的生活世界,积累生活经验,并在实践生活中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学会用常态思维去感知生活中的人和事,这些经验为其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搭建了现实平台。
  2.2.2最低学习要求,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
  新课程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关注学生学习的最低要求,弱化统一的最高标准,充分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性,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长期沿用的教学大纲是一大创新,相对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核心思想上有一个重大转变,即用“最低要求”取代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学习的“最高的、统一的标准”。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由于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课程标准”的陈述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标准同时对课程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新课程标准充分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性,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基本上接近普通学生的学习节奏,通过学习完全有可能达到教学的“最低要求”的一种学习状态)成为可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