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残疾人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艳虹 张 芳 张丁酉



  
  3.1 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较差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残疾人生活状况还是比较差的。本次调查月收入低于该市最低生活保障线227元的残疾人共有38人,占被调查总体的66.4%。73%的残疾人表示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在所调查家庭的各项支出中,占总体66.1%的残疾人家庭的最大支出为吃的消费。虽然残疾人的收入水平不高,但是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是不少的,64.5%有子女的残疾人家庭把子女教育放在了家庭支出的首位。一方面与残疾人自身收入水平低而国家对残疾人家庭的优惠政策力度太小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残疾人与普通人一样,也期盼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美好的未来。同时,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存在着差异,听力残疾人在收入、婚姻、住房等方面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3.2 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高
  残疾人接受教育是提高残疾人素质、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关键。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纳入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的中青年残疾人中,近60%残疾人接受过初中及以上的教育,1/3残疾人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总体看来,残疾人表现出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差的特点。在我国这样一个存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残疾人没有足够的就业准备,自身素质偏低会直接影响其就业,进而导致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广大残疾人对受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持肯定态度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渴望能得到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表示出强烈的愿意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意愿。
  
  3.3 残疾人就业困难重重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解决就业问题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9]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可以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但是,残疾人的实际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本次调查显示,仅有26人(占44.1%)有工作。残疾人的残疾类型以及劳动能力自我评价与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分别存在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相对而言,听力残疾人的就业状况较好。同时,残疾人对自己劳动能力评价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本次调查显示,自我评价劳动能力“差”的残疾人,72.7%处于无业状态。
  
  4 建议
  
  4.1 建立残疾人社会经济地位的监测体系
  只有全面、及时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更加有效地对残疾人进行扶持和救助,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残疾人监测体系,对残疾人进行定期的调研工作,准确掌握残疾人的各种信息,使残疾人工作更加制度化、有序化、规范化。
  
  4.2 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素质
  针对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差的现状,普及残疾人的教育工作,切实抓好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素质,尤其是开展比较便利的社区培训,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培训走上适当的岗位。接受教育不仅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就业,同时也可以使残疾人在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精神生活的水平,更好地享受生活。
  
  4.3 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2006年12月31日,《残疾人权利公约》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正式获得通过。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内容全面的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公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我国在2007年3月30日在《残疾人权利公约》上签字,表明中国高度重视保障8296万多残疾人的权利。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保护残疾人权利,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特别是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就业,使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同昌.青岛城区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人口学刊, 2006,(1):52-56
  2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智力残疾人状况的调查.中国残疾人,2002,(7):50-51
  3 晋联.山西省残疾人生活状况暨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调查报告.中国残疾人,2001,(9):34-36
  4 吴秀丽等.残疾人士的健康、心理和生活状况调查分析.疾病控制杂志,1999,(4):290-291
  5 William C.Cockerharm 著.医用社会学.李辉,杨拓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2
  6 李爱慧.透视当代美国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东南亚研究,2005,(3):75-81
  7 白红义.小康指数关键词之二居住小康.小康,2005,(1):封面
  8 国家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
  9 郁贝红,张秀梅.关注弱势群体 齐筑残健共荣——社会转型期福州城市社区残疾人调查报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03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the Disabled
  LIU Yanh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ZHANG fang
  (The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ZHANG Dingyou
  (Depart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he disabled in a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onthly income of 66.4% of the investigated is below the minimum subsistence level. As for the expenditure of the investigated families, the largest share goes to food. Among the family with children investigated, about 64.5% put children's education as the first item on their family paycheck. Nearly 60% disabled have received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above; 33.9% have received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disabled are under unemployment or being laid-off.
  Key Words the disabled sociology social economic status(SES)
  (责任编校:刘玉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