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

作者:苏春景 赵翠兰



  2.2.2 角色扮演与问题学生的产生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既扮演正式角色,又扮演非正式的角色。教师非正式角色包括:知识分 配者、交往控制者、课堂气氛营造者、社会标签张贴者等;学生非正式角色包括:主体地位 谋求者、展示机会竞争者、肯定评价寻求者、同伴与教师行为制约者等[5]。在课 堂师生互 动中,教师与不同个体转换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彼此角色转换的过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 互动以及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间的互动,由于学业成就主宰下的学生在班级位置的差异,个 体间的互动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等性。以教师提问为主的师生个体间互动为例,教师在选择互 动对象时通常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问题 学生经常参与一般性、普遍性、常识性问题的互动,而当这些学生寻求获得较难问题的互动 机会时,教师往往采取先同学业成就水平较高的学生互动,然后让问题学生重复前者已给出 的答案的方式。显然,在这样的互动中,虽然二者均参与了比较难的课堂互动,但是,由于 扮演角色不同,一个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扮演成功者的角色,另一个学生则扮演失败者的角色 ,他们从互动中所获得的个人意义是不同的;同时,在场的他人也始终如一的建构着两者在 班级中的角色,从而使问题学生永远处于失败者的位置。
  
  3 预防问题学生产生的建议
  
  关注问题学生,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与鼓励,是当前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理论 与实践工 作者的共同心声。然而,如果这种关爱以固有的思维方式给予的话,可能良好的愿望却起不 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由目前对问题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向建构性的思维方式转变,将 更有利于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
  3.1 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是对话、交流、沟通的基础,师生平等是当前教育界的强烈呼声。不可否认,教师作为 成熟的社会成员,扮演着成人、文化高位者和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扮演着未成年人、 文化低位者和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地位、权力有着巨大的差异,师生间 在教与学的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个表达不够确切 的命题”[6],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只能指教师对学生不能专制,要有民主作风。师 生平等的 根本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特别是当教师同问题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显得 尤为重要。因为学业水平偏低的学生,在班级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格平等对于增强这部分学 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当他们受到尊重、信任、理解的前 提下,师 生间在融洽的沟通中才能得到这部分学生的认可,并且愿意追随老师的教授,并且以老师的 喜好为喜好,以老师的悲欢为悲欢。因此,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情感上赢得了 学生,并进而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3.2 构建因材施教的良好氛围
  2500年前的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评价方式。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Dr. Gardner)根据多年研 究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不仅有语言、逻辑智能,而且有空间、运动、音乐、人际等八 种智能,并且这些智能是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这种观点现既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也 极大地冲击了长期以来我国以智育为中心评价一切的传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 叶”,因此,作为教育者从理性和感性上都不应该忽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发现每个学生身 上的闪光点予以指点和挖掘,使其充分展现。教师要心态平和,不以智育作为评价一切的标 准,对学生一视同仁,将更有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3.3 强化实践性反思与相互性人文关怀
  真正的教育反思是指向“改造性实践”的反思,是指在物理空间与意义空间交融的学校场域 的各种多元复杂的关系网络中,使置身其中的人不得不对自身的生存境遇以及自我与对象之 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反思,包括反思学校内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 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多重可能性,这是一种体现在师生的动态互动过程中的实践性反思[7]。吴康宁教授提出“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的疑问,打破了长期以来多 数人固守 的学生在校所处的低位者的观念,学生可以“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接触与接受 学习资源[8]。这种反思可使教师在实践中保持平和的心态,能够真正伏下身子倾 听学生的 心声、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进行人格上平等交流与沟通。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人文关 怀也应进行本质性的转变,突破以往施舍性的居高临下的师对生的关爱。师生之间虽然在社 会地位上有着不可改变的位置,承担着不可改变的角色,但是在现代学生优于教师比比皆是 的案例恰好说明了人文关怀的相互性,师生之间的关怀不是施和与的关系,而是相互施与的 关系。由此,那些在班级中处于劣势的问题学生,如果给予其一定的施展空间,教师将发现 其“先于、优于、多于”教师的智慧,此时教师有可能处于劣势而不得不接受学生的“关怀 ”。
  
  参考文献
  1 凌生.发掘潜力 摆脱阴影——初中“问题学生”自卑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对策.当代青年研究,2005(5),36-38
  2 程小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73
  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93
  4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63
  5 吴康宁,程晓樵等.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1—6.
  6 陈桂生.漫话“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研究,2001(9),40—43
  7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4. 38—46
  8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教育研究,2003(4),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