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培智学校校本研究实践探析

作者:潘 镭



  摘要 从培智学校的特点出发,总结了在“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前期以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为实践载体的校本研究经验,总结了以“基于问题”、“实践引领”、“自主成长”为路径的校本研究成果。提出了校本研究是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通道,基层学校校本研究的方向就是要依托实践中的问题,用研究的视角来实践。
  关键词 培智学校 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 G764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由校长带头,有目的,有组织的,由学校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参加的,体现集体协作研究的一种教育科研方式。校本研究多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立足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把教育经验提升到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教育行为的改进上。基层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上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校本研究来解决。
  笔者所在的培智中心学校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经历了四次办学规模的扩大,发展为招收3-18岁以上,能够满足学生接受早期干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对智力障碍人士职业康复指导,并监控区域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任务的一体化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培智学校的发展依赖校本研究。集学校20多年的经验,我们认为,校本研究就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通道。
  
  1 基于问题,分析症结,明确校本研究的实践点
  
  1.1体察学生与教师,明确校本研究方向
  基于问题是校本研究的着眼点,解决问题是校本研究的目的。问题首先来自于学生。因为学校地处首都中心城区,学生的自然情况是,2001年,学校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占智障学生总数的40—50%,2004年,这类学生占85—90%,培智学校学生以智力障碍为多数,有些伴有行为、精神、多重障碍,还有脑瘫、自闭症等类别。智力障碍学生存在心理需求发育不健全,语言中枢部分有损害,肢体运动技能有缺陷,适应性行为不完全等障碍,迫使学校思考学生的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等问题。
  学校研究教师。培智学校师源多数来自普通学校。近10年,特别是近5年,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有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到培智学校就职。教师们都没有执教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学校没有适合学生的课程,教师们面临着“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实际问题,陷入“拿着课本教不会,拿着纲要不会教”的窘境。培智教师要在自己所选择的教育岗位上有作为,有贡献,到底应该怎样做?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提供了校本研究的机缘,而与之相应的办学途径、管理方式等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决定师生发展和办学方向的问题是校本研究的急切任务。
  
  1.2慎选研究命题,拎出实践重点
  “课程”是培智学校校本研究的核心命题。学校在“九五”期间立题3项,“十五”期间立题9项,“十一五”开立题7项,每一个题目都提出培智学校课程问题。把课程摆在确立研究命题的首位,把握命题的科学性、联系性和深人性是校本研究的实效性所在。学校以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把准命题内容,以题目的步步深入反应研究内容的发展和效果的延续。比如职业教育研究,“九五”时期刚刚起步,研究“弱智学生的劳动教育”;“十五”研究“弱智学生职业教育模式”;“十一五”就提出“模式”下要集中解决的“教育训练”、“实习实践”、“生涯指导”等需要深化的问题,立项“职业教育深化研究”。
  针对“课程”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理论,学习课程理论,检索国内外培智学校课程研究信息,分析区域特点,拎出了“以教学领域为目标整体建构学习内容”、“探求使用纲本教材的一般规律”、“教材资源开发与整合”、“教育技术的运用”、“校本课程管理策略”等几个能够覆盖教师教育实践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主要的课程实践问题,组织研究。
  校本研究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组织教师人人参加的校本研究是行动研究的重要特征。把教师放到研究主体的位置,专家学者是教师的研究指导者,校长是研究的带头者,行政管理人员是校本研究的服务者、合作者。为教师创造研究的工作状态,为教师提供实际的实践内容。以校为本,统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研究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把教育实践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教育实践作为研究的内容,实践就是研究,研究就是实践,二者不能分家,给实践理性提升,为理论建构实践体系,基层学校这样认识问题就能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实践是引领校本研究的重要载体。
  
  2 实践引领,探析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推进策略
  
  校本研究长于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内容就是研究的问题。在研究中改进实践的方式,提高效率是引发研究热情、确定研究目的、提高研究能力的关键。学校将“科研自主、课题覆盖、教研生根、课堂结‘果”’确定为校本研究的工作思路,以校本课程的推进为校本研究的实施策略。
  
  2.1以教学领域为目标整体建构学习内容
  依据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结合智力落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学校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最终获得生存和发展为目标和归宿的原则,将认知、沟通、社会技能等六大教学领域的基础内容作为课程统整基础,以主题教学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和评估过程,设计几十个“衣物”“饮食”“交通”等与生活有关的主题,结合制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利用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学会类化和应用,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长期的学习效果。
  
  2.2用“标准”统领,探究使用纲本教材的一般规律
  个别化教育需要目标性课程。因为个体问和个体内的差异大,统编教材对中度智障学生不适宜,培智教师要具有能够熟练使用教学标准(教学纲要)统领教学的专业能力。
  学校组织教师从四个方面实践纲本教材的使用:①分清纲本教材的目标维度和层级。以主题目标为代表的抽象目标,以某一领域的单元目标为代表的具体目标、以课时目标为代表的操作目标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目标群,经过系统思考和辩证认识,要准确和精辟。
  ②训练和运用、开发和康复是教学的主要过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情感体验为提高社会生活的本领及其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服务。
  ③课时教学不仅仅局限在一个课时中的时段,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综合能力是考查教师教学水准的尺度,真实情景是最好的教学场。
  ④学校组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根据主题教学的进展,结合教学对象,编写主题单元教材。
  
  2.3整合课程资源,使用教育环境
  功能性课程使培智学校课程资源宽泛、体现的形式众多。文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的、生活的、学习环境等都是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习资源,只要与个体生存相关、适宜个体学习的都是最重要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