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学习不良鉴定的干预反应模型

作者:张小将 刘 昌



  摘 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干预反应模型的产生背景、操作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干预反应模型具有进行早期鉴定、减少错误诊断人数以及为教育干预提供帮助的优点,但其理论基础、干预的实施及干预结果的评估也受到人们的质疑。未来的研究应该构建合理的理论定义,整合干预反应模型与认知能力测验,对干预反应模型的具体步骤进行明确的操作化定义。
  关键词 学习不良 干预反应 鉴定
  分类号 B842.3
  
  干预反应(Response to intervention/instruction,简称RTI)模型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学习不良鉴定方法,它通过考察学生接受有效干预后的结果来确定其是否为学习不良者。由于这一鉴定模型不仅能提高学习不良诊断的效度,而且能够为学习不良者的教育干预提供帮助,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3年11月,美国学习不良国家研究中心(the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简称NRCLD)专门召集一批专家,围绕干预反应模型开展了一次深入的专题讨论会。随后,2004年的美国残障者教育法案(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IDEA)修改了它的规定,不再要求人们使用此前已被广泛应用的能力一成绩差异模型,鼓励运用干预反应模型来鉴定学习不良者,而且允许使用特殊教育资金为所有学生提供早期干预。修改后的规定进一步推动了干预反应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在美国,干预反应模型已成为学习不良鉴定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1 背景
  
  干预反应模型应用于学习不良鉴定有其特定的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的促进作用有关。首先,自70年代以来,能力一成绩差异模型一直是美国各个州最为常用的学习不良鉴定方法。但是,在经过近二十年的使用后,研究者发现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它的理论背景、信度、效度都存在较大争议;无法及时诊断学习不良者,即存在着“等待失败”(wait to fail)现象;对某些特殊群体学生(如高智商的或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过分识别等。在美国,自使用能力一成绩差异模型以来,被诊断为学习不良的人数迅速增长。这大大增加了特殊教育经费的支出。因此,对教育部门来说,寻找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学习不良鉴定方法便成为当务之急。其次,在特殊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错误地将一些并非学习不良的学习差生纳入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问题,这样容易造成特殊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干预反应模型通过在普通教育中提供设计良好的、集中的和有效的干预,能够区分学习不良学生与因其它原因(如接受教育机会不足、存在严重的情绪问题等)而导致学业问题的学生,从而提高鉴定的准确性。第三,干预反应模型最初被用于对阅读不良者进行干预。在这方面,干预反应模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有的研究表明,设计良好的课程能够提高绝大多数存在阅读问题学生的成绩。LVON及其同事总结这些研究后认为,使用干预反应模型对学生进行早期的诊断和干预能够使高达70%的阅读不良学生回,归普通教育课堂。在这种背景下,干预反应模型顺理成章地成为代替能力-成绩差异模型的学习不良鉴定方法。
  干预反应模型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至198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一项调查。这项调查以三条标准对特殊教育诊断系统的效度进行评价。这三条标准是:(1)高质量的普通教育课程;(2)特殊教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成绩;(3)诊断学习不良者的评估过程准确并且有意义。只有符合三条标准,特殊教育的诊断才是有效的。Fuchs用基于课程的测量(curriculum basedmeasurement,简称CBM)考察学生接受干预后的结果,从而实现了对上述三条标准的操作化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干预反应模型的观念,主张通过有效干预重新对学习不良鉴定过程进行定义。即首先让学生接受普通教育课程中的有效干预并且证明他们无法从中受益,其次才能将其确定为学习不良者。与传统的学习不良鉴定只在某一时间使用能力、成绩和学习过程测量不同,干预反应模型通过基于课程的测量不断评估学生在普通教育课程中的进步。其基本假设是,如果某学生在接受有效的干预后,成绩仍显著低于其他同龄人,就可以确定其为学习不良者。这种成绩差表现为“双差异”:(1)学习成绩的提高速度不如同龄人;(2)总的学习成绩不如同龄人。只有符合“双差异”标准的学生才能确定为学习不良者。
  干预反应模型一般在多级干预的框架中实施。无论是几级干预,干预的强度都随着干预级别的增加而加大。在每一级的干预过程中或干预结束后,都要对被试接受干预后的结果进行考察。如果干预的效果未达到预期的标准,则进入下一级干预。依此类推,如果被试在接受最大强度的干预后仍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则将其确定为学习不良者。虽然对于应该使用几级干预还存在争议,但多数的研究者都倾向于使用三级干预。一般的三级干预实施如下:(1)第一级干预:在普通教育课堂中给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行为支持;通过基于课程的测量来考察学生的进步情况;根据考察结果确定其是否进入下一级干预。(2)第二级干预:学习成绩的提高速度及总的学习成绩落后于同班、同一学校或同一地区同龄人的学生,进入第二级干预。第二级干预是在小团体(师生比例不超过1:5)中进行的,每一轮的干预周期约8-10周。如果学生取得足够进步,则回到第一级干预。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再接受一轮第二级干预,仍没有达到预期标准的,则进入第三级干预。(3)第三级干预:对学生进行集中的、系统的、专业化的教育干预;以小团体(师生比例不超过1:3)的形式实施,持续更长时间(约10-12周);多学科小组根据学生接受干预后的结果来确定其是否应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
  
  2 两种主要的操作方法
  
  在干预反应模型的发展初期,至少有两大群体热衷于推行干预反应模型,即行为主义倾向的学校心理学家和早期阅读(early reading)干预研究者。但二者对于如何操作干预反应模型持不同意见。前者主张采用“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的方法,后者更愿意使用“标准方案”(standard-protoc01)的方法。这也是干预反应模型的两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2.1 问题解决方法
  问题解决方法最早源于行为诊断的文献。行为诊断的重要特征是归纳性(inductive)。其支持者认为,学生的任何特点(如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等)都不能预示某种干预是有效的,也不存在某种对所有学生都有效的干预。学生的行为问题必须通过考察学生在行为诊断过程的四个阶段中的表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