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心理咨询的神经科学基础

作者:耿柳娜 陈 晨



  摘要:心脑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来自动物学、创伤神经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表明,心理活动的改变也会积极地改变神经生理活动甚至结构,这给了心理咨询深层的支持和启示。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有许多相近的生理机制;心理咨询作为一个帮助个体学习的过程,有着从结构上永久性重新连接神经环路的可能。神经科学技术的引入,不但可进一步证实和解释心理咨询的功效,而且将从更科学的高度指导心理咨询的实施。
  关键词:心理咨询 神经科学 神经内分泌 神经可塑性
  分类号:RR4R
  
  1 前言
  
  心(mind/psych)脑(brain)关系(或心身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主张心理咨询的社会心理学派与主张药物治疗的神经生物学派,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居已阵。似乎心的问题需由心理咨询师疏导,而脑的问题责无旁贷地交给了脑科医生。这可追溯到笛卡尔的二元论时期,当时的主流思想认为心脑是分开的,大脑同躯体其它部位一样,是生理或物理上的形式结构;而心理思维则是另一种高级形式的存在。弗洛伊德将这种思想发展到了顶峰,把心理当作一个有独立能量的存在体来研究,并引入了许多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概念来描述心理动力学的规律,如力比多的驱力、潜意识的被压抑状态及其意识转换的过程等等。弗洛伊德的理论至今对心理咨询各学派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束缚了心理咨询的研究方法与范式。随着神经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突破进展,心脑关系的一元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然而,心脑关系一元论在初期更偏重于还原性解释,即将每一种心理活动和状态都归结到神经中枢部分区域的兴奋或抑制,且普遍达成了心理是大脑活动的表达这一共识。从这个意义而言,如果心理疾病都有其神经生理活动的根源,那么,只有从神经生理层面对个体施行干预才是最合理有效的。谈话形式的心理咨询只能做表面的疏导,不可能切入问题的本质。但是在做出这一结论之前,神经科学家必须解答一个问题,即心理咨询为什么往往如此有效?例如,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的治愈率都在50%左右。近年来,正电子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功能性核磁功能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fMRI)等影像学技术被引人心理咨询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支持心理活动作为大脑与外部环境的中介,可以改变大脑代谢活动甚至神经网络的联结的观点。因此,心理咨询在作用于这一中介的同时,也进一步从根本上持久性地改变着大脑。这时不易分辨是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脑成像和神经内分泌等角度来观察)反映着心理状态,还是心理状态也表达着神经系统的活动。一个完整的一元论已初展雏形,心脑是密不可分的,不只是大脑主导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也在积极地影响着大脑。因此,本文以心脑双向互动为出发点,探讨心理咨询在心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试图揭示其神经科学基础。
  
  2 动物学研究对心脑互动关系的启示
  
  有一些动物学研究的资料支持心脑互动关系,主要证据来自于社会关系地位、早期经验对动物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分泌和功能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Yeh(1996)等在对小龙虾的研究中发现,小龙虾的侧向大中间神经元(Lateral giant intemeuron,简称LG)对5-羟色胺(5-HT)的突触后反应有赖于该龙虾的社会地位。当将小龙虾隔离时,5-HT增强LG对触觉刺激的反应,引起强烈的抖尾反射。当将小龙虾两两置于小笼子中,使其通过争斗产生统治者和从属者。这时,统治者的5-HT依然增强LG的兴奋,但从属者的5-HT抑制了LG的兴奋。如果改变小龙虾的社会地位,LG对5-HT的反应也会随之改变。例如,当从属者战胜另一个从属者而跻身统治地位之后,5-HT对LG的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兴奋。由此可见,对自身地位的感知决定了某些神经递质的表达,进而又反过来影响行为。虽然,该实验方法没有移植到对人类的研究,但至少证实了社会关系对生理功能存在直接影响。
  相对而言,以与人相似的动物为被试的研究更具有模拟人类活动的说服力。如Suomi(1991)在对恒河猴进行的观察实验中发现,20%的恒河幼猴天生就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哪怕与母亲很短暂地分离,都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可的松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巨变等症状。但是,猴群中有一种母猴有超常的抚爱能力,被称为“超级母亲”(super mother),她们会非常亲密地抚摸、呵护和关注幼猴,当天性焦虑的幼猴被这样的“超级母亲”抚育后,分离焦虑倾向全部消失了,并最终爬升到猴群的统治阶级。这项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证实了亲密关系对社会化的正功能,还提供了亲密接触对神经递质分泌影响的证据。
  
  3 经验改变大脑——来自创伤神经心理学的支持
  
  目前确实存在着多方面创伤神经心理学的证据支持经验改变大脑的论断。Ornitz(1996)提出人类发育过程中的几个大脑结构塑造的关键期:儿童早期(15个月至4岁)、儿童晚期(6岁至10岁)、青春期早期和中期。早期的一些研究已证实,关键期的创伤与多种精神疾病和行为偏差存在正相关。但为了解两者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创伤的生理心理学过程,指出儿童早期的创伤会改变神经调节和生理上的反应,表现出对潜在创伤威胁的焦虑和对外界刺激的过分关注。Putnam和Trickett(1997)对遭到性虐待女孩的长期研究发现,早期的创伤会促使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面对轻微精神压力时血浆中的可的松含量显著升高,以及促皮质素释放激素分泌过量,导致垂体前部的促皮质素释放激素受体的适应性衰减调节,从而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降低。Bremner等(1997)发现,童年经历过身体和性虐待的成年人的海马体积与正常成年人相比有明显萎缩。进而解释说,在脑发育的不稳定期产生的创伤经验会使脑神经系统退化到早期的结构和功能。除了海马的萎缩之外,还有新皮层和杏仁体变薄,以及胼胝体中部缩小,导致边缘系统的电易感性和小脑功能活动的减少等。Gould和Tanapat(1999)还进一步发现,负面经验(如创伤和压力)会提高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海马释放谷酸盐、抑制颗粒细胞再生,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和海马的齿状回结构功能变化。这些研究都说明了经验刻画着大脑。虽然创伤是一种较为极端的经验,但是,相对于许多神经学家通过脑损伤观察行为变化而言,以精神创伤为变量也可以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神经生理数据变化。
  对心理咨询来说,个体已有的经验是客观存在的,咨询者无法直接改变。所以补救的方法只有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