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元记忆监控对学习困难生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永垒 韩玉昌 张 侃



  摘要 该文以自编的测试材料研究了45名学习困难生和45名学习优秀生的元记忆监控能力,目的在于了解元记忆监控对学习困难生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元记忆监控的参与可以显著提高学习困难生的记忆效果,同时学习困难生和学习优秀学生的元记忆监控能力差异显著,表现为前者弱于后者。学习基础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困难生的认知记忆效果。无论是学习优秀学生还是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与被试的记忆成绩存在着高相关。
  关键词 元记忆 元记忆监控 学习困难生
  分类号 B849
  
  1 问题提出
  
  元记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1年提出的,Flavell将元记忆称为个体关于记忆过程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包括信息编码和提取等方面的知识。他认为,个体对自己记忆的功能、局限性、困难以及所使用的策略等的了解程度就代表了他的元记忆水平。后来不少研究者在研究元记忆的过程中又将其分为记忆加工和记忆监控两方面进行考查。那么,什么是记忆加工?对此人们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Tulving和G·Maneller的看法。E·Tulving指出:“当词表中诸多项目的输出顺序受项目间语意关系或语音关系支配时,或者由被试实验前或实验中对词表中诸项目的熟悉程度的支配时,记忆加工便出现了”。G.Maneller(1972,1985)认为:记忆中的“组织是指在诸项目事件和特征间建立联系的心理结构”,“组织过程是指我们在输入和输出时间对信息所做的加工”。关于记忆监控,一般认为是个体对自己记忆状态的意识和对记忆程度的估计,越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记忆过程,准确地判断和估计自己的记忆效果,则记忆监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在元记忆和记忆之间不存在任何可推论的关系,但W.Schneider等人的研究表明,记忆监控、记忆加工与儿童学习成绩有较高的相关性。鉴于此,本研究从记忆加工组织策略和元记忆监控两个方面考查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控。
  元认知与思维的关系密切,我们通过学习困难学生对词语思维加工的元认知实验研究,发现学习困难生与学习优秀学生元记忆监控下的思维加工的差异是显著的,而元记忆监控策略使用对学习困难生的记忆又有何影响?以往对非学习困难生的研究结论很不一致:Kelly的研究表明,元记忆监控能力与记忆量没有关系,而Flavell的研究结果却支持二者相关的观点;国内学者施建农对超常与普通儿童记忆与记忆监控的比较研究表明,超常儿童记忆监控能力与记忆成绩均优于普通儿童,但二者间没有相关;而普通儿童二者间的相关却是显著的;杜晓新的研究还表明,测试材料的难度影响被试记忆策略水平,而材料的类型对记忆策略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元记忆监控与记忆的关系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以学习困难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自编的测试材料对其元记忆监控能力(记忆加工组织策略、元记忆监控)、记忆效果等因素进行考察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元记忆监控对学习困难生记忆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在国外,对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通常依据智力测验和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K-ABC)进行综合判断,但这种方法在学校会遇到一些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很不方便。在我国,目前标准化的学业成就测验还很欠缺,因此本研究采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惯用的筛选标准,即学习成绩低于群体平均成绩1.5个标准差和语、数和英三门核心科目必须有一门以上功课不及格需要补考来确定学习困难生。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选择大连第39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三个班级,将他们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三门核心课程的期末全市统考成绩转换成标准分,并计算出每位学生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平均分低于群体平均成绩1.5个标准差、且三门核心科目有一门以上功课不及格需要补考的学生49人。对他们进行瑞文智力测验,其智商在90以上的有45人。同时,我们还在三个班级中挑选了平均分高于群体平均成绩1.5个标准差的学习优秀学生45人做比较(智商均在90以上)。也就是说,学习困难生和学习优秀学生各45人,共90人。
  2.2 实验材料
  测试材料分为文字、图形、数字三类。每类由易到难分为三个等级组,文字材料为15个(3×5)汉字,结构有些相似;数字包括15项(3×5)2位数,各项之间有一定的规律;英语单词包括15个(3×5),各词不同但又有一定的规律。此外,还有答卷纸、评分纸、记时秒表。
  2.3 实验程序
  本研究采用2×3混合实验设计,将两类被试各分为3组,一组先做数字材料,另一组先做图形材料,还有一组先做文字材料。其中一组被告知学习材料的组织是没有规律的,只能用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没有发挥元记忆的监控作用);另一组被告知学习材料是有规律性的,应根据其中的规律进行策略性地记忆加工(发挥了元记忆的监控作用);还有一组什么也没说(一般的记忆加工作用)。每一组学习材料的呈现时间为2分钟(由主试控制),被试对呈现的信息只能尽可能地记忆加工但不能动手写,告诉被试当时间到时,材料马上被拿走,同时让被试立即报告所学习的信息内容,将把这些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2.4 评分方法
  2.4.1 报告量评分
  共三类资料,每类有15项,共45项。要求被试回忆并写出所呈现过的信息,每写对一项记1分,答错为0分,满分45分。另外报告时,要求被试写出材料回忆的依据。
  2.4.2 记忆加工策略水平划分
  记忆加工策略水平得分依据两个标准:(1)被试自己写出的回忆材料为依据;(2)被试报告的结果是否有秩序及错误率的大小,依据被试自己写出的回忆材料为依据。在本研究中被试的记忆加工策略基本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没有明显的认知记忆加工策略,被试采取机械记忆或不合逻辑的记忆加工形式;(2)有认知记忆加工策略,但这种策略内部没有明显的认知记忆线索,称之为一般的认知记忆加工策略;(3)有认知记忆加工策略,且有明显的认知记忆加工线索。以本研究的数字第一组为例(以报告的结果和写出的依据来判断),当被试不能完全写出五项数字(写出三项或以下,且没有规律),被认为是没有记忆加工策略;当报告出其中的四项,如以5、11、2、8奇偶数列来报告时,称之为一般的认知记忆加工策略;当被试能合理组织,并以2、5、8、11、14等差数列来报告时,被认为具有最佳的认知记忆加工策略。具体评分见表1,表2。
  2.4.3 元记忆监控分的计算
  在本研究中,元记忆监控分的计算公式为R/E×100(R代表实际报告正确量,E代表被试估计的报告正确量)。
  
  3 结果
  
  3.1 三组学习困难生和学习优秀学生的报告量比较
  每一被试对三组实验材料进行回忆,并写在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