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悲伤情绪的积极调节及其对震后心理援助的启示

作者:蒋长好 朱永国



  摘要 积极情绪在悲伤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情绪能降低悲伤情绪体验,抵消悲伤情绪的损害效果,恢复心理资源。成分操作理论、创伤后成长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分别解释了慢性悲伤背景下积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考虑悲伤问卷的改进,积极情绪的区分以及临床面谈策略选择等问题。此外,提出了对震后心理援助的启示。
  关键词 积极情绪 拓展一建构理论 悲伤调节 应对理论 分类号 B842.6
  
  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和孤立等情绪体验。悲伤是人们的生活中极其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在现实情境中,亲子分离、亲人亡故、学业失败、失业和离婚等因素都可引发悲伤。已有研究表明,悲伤对人的心理是十分有害的,持续的悲伤不仅使人感到孤独、失望、无助,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悲伤也会损害人的身体,悲伤的持续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忧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而导致猝死。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和应对悲伤。
  悲伤情绪的调节策略很多,过去人们过多地强调悲伤的消极应对。近些年,研究者转变研究视角,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积极情绪在悲伤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者设计了多种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大量的悲伤情绪的积极调节策略。
  
  1 积极情绪在悲伤情境下的功能
  
  积极情绪是与某些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使人愉悦的感受或主观体验,它主要包括快乐、满足、兴趣、爱、自豪、感恩和希望等。积极情绪在压力应对和悲伤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压力情境下,积极情绪有三个重要的适应功能,即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将个体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身心处于和谐、安宁状态;Fredrickson则系统地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拓展一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拓宽注意范围、发挥个体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提高个体对积极事件的敏感性,降低或消除消极情绪引发的情绪体验和生理唤醒,使个体以更积极的方式处理问题,获得更多的身体、智力和社会资源,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悲伤情绪情境下,积极情绪具有以下功能。
  一是降低悲伤情绪体验。一项研究对34个丧偶不久的老年女性作了连续98天的追踪,研究涉及被试的幽默感、积极情绪、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压力的降低有着密切的关联。表现出更多积极情绪的个体有更少的悲伤和抑郁情绪。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谈论亡故配偶时展示出真实笑容的被试,比展示出愤怒表情的被试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更少的消极情绪体验,被试追忆已亡故配偶时自发性微笑次数的增加和悲伤体验的降低呈正相关。
  二是抵消悲伤情绪的损害效果。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先让被试观看恐怖电影以诱发被试的消极情绪,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四个组中分别去观看一个引发满足、欢乐、悲伤和中性情绪的电影片段。结果显示,看满足和欢乐电影被试的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基线水平要比看悲伤和中性电影者更快。另一项考察悲伤诱发期间被试自发产生的积极情绪和心血管活动关系的研究表明:在观看诱发悲伤电影期间,有自发微笑的被试与无自发微笑的被试在主观体验及主要的心血管测量指标上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有自发性微笑的被试与没有微笑的被试相比,心血管测量指标恢复速度更快。
  三是恢复心理活力。在2001年美国91l事件后,有研究者对46名经历911事件的美国大学生作了连续数周的追踪访谈。研究发现,在恐怖袭击发生后,积极情绪诸如感恩、关心、爱的体验,有助于克服抑郁,促进心理活力的恢复。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萨尔瓦多大地震的150名幸存者分别做了访谈,研究涉及积极情绪体验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积极情绪能消除创伤事件的不良影响,使幸存者更快地从创伤事件中恢复。
  
  2 积极情绪在悲伤情境下出现的理论
  
  积极情绪在悲伤情绪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积极情绪是如何在慢性的悲伤情绪背景下产生的呢?研究者提出了以下三种理论假设。
  
  2.1 成分操作理论
  情绪的成分操作理论认为,情绪平衡状态的打破会使个体自发产生一种相反的情绪过程去拮抗这种失衡,使个体复归于平静状态。例如,在对压力事件引起的消极情绪反应时,个体自动激发积极情绪作为一种对立过程,使自己情绪复归于基线状态。它表现为悲伤发生时,个体可能由于体验到悲伤而激发改善自己处境的愿望并优先考虑重要的目标和角色,以重新达到生活的平衡。如在经历一个无法挽回的丧失之后,个体可能要评估丧失程度及其对未来生活的影响,重新确立自己的目标和角色。因为悲伤模式被激活后,抑制过程也会发生。在悲伤心境诱发过程中,被试可能开始回忆愉快事件,并产生积极的自我命题,用积极心境取代消极心境。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能在不同的模式内用不同的策略。如在联想水平回忆积极的事件;在命题水平使用积极的自我概念;在图式水平产生不同的情绪自我模式。同时,一个有效的策略可以在所有的模式内运行。
  基于成分操作理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慢性压力背景下共同出现,可解释为维持个体心理平衡的心理过程。这一解释的局限在于,有广泛的实践证据表明:人们积极地监控自己的情绪并通常有意行动去改变消极情绪状态。若像成分操作理论假设的那样,人们不需要去摆脱坏心情,因为它作为成分过程的功能自动发生。所以,尽管这一理论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用的,但是在解释慢性压力由积极情绪的出现,理由还不够充分。
  
  2.2 创伤后成长理论
  创伤后成长理论将消极体验中寻找积极效果的过程和压力过程中的成长、积极心理改变、应对的转换等结合起来,认为在悲伤背景下出现积极情绪的原因是对压力反应的成长过程。一些研究表明:压力的体验有积极的效果,如悲伤发生时,个体察觉到自我掌控的缺乏,产生求助于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需要。因此,悲伤可能让个体向他人发出求助信息,加强社会联系,改善人际关系、改变生活哲学以及自我的改变。例如,有人对居丧者作了追踪研究。研究者调查在那些有居丧经历的人是否发现事件的积极方面。在亲人亡故的一个月后,73%的人报告事情的积极方面;到18个月后,超过80%的人发现亲人亡故中的积极因素。这些被试报告他们有目标的重构、自信的增加和对家庭关系有更多的理解等等有益的方面。尽管研究人员没有将积极情绪作为结果测量,他们发现在亲人亡故后的压力经历中找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和更低的压力水平相关联。在居丧后的6、13、18个月内发现事情积极一面的人比没有这种发现的人有更少的压力。
  另一项关于照料者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回忆

[2] [3]